妆罢低声问夫婿 【随感】妆罢低声问夫婿

(爱水意用手机拍于2016年3月)

 

 

  上周五的晚上,豆豆和豆妈继续看电视节目《诗词大会》。

  其中有道题提到“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老师讲解到“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豆豆听毕,很得瑟的说:“我们小学三年级就讲过了。”

  豆妈很惊叹:“啊,现在你们的古诗讲的真深,当年老师让我们读个大意,能背诵能默写就OK了!”

 

  昨晚读书,蒋勋的《舍得,舍不得》,也讲到这句古诗,却是完全不同的解读角度:

  “妆罢低声问夫婿”是这首诗里最动人的句子。

  刚成婚才一天的妻子如此信赖夫婿,化妆完,悄悄低声询问身边男子:眉毛画深了,还是画浅了?

  在芸芸众生的世界,在许多可能挑剔责备的众人面前,一定要有一个可以相信的人,一定要有一个比镜子还能看清自己错误、让自己改正的人,一定要有一个人,你愿意全心依赖。

 

  可今天的教育,反而如此回避洞房花烛、回避男女的私密情感,好像要有更繁复高尚的解释才足以有教学价值。一定要去除洞房花烛的闺蜜实景,一定要回避夫婿的亲昵,硬要穿凿附会成考试、攀附、提拔,其实是做小了一首诗的格局。

  今天对青年人有颇多情操感悟的好诗却可能因此失去了真正的价值。考试考对了,知道了张籍和李司空的关系,但是又何关文学的价值呢?

 

  蒋勋还在书中另举了一首诗做例: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诗的好,其实是呈现了人性复杂矛盾的真实过程,挑战了爱情、婚姻、伦理、贞节多重的社会矛盾。在一个津津乐道小三事件的今天社会,张籍的这首诗也还是人性最好的自问自答。

  感动并不表示接受。

  “还君明珠”与“双泪垂”其实是一种矛盾,是理解了生命必然的选择之后淡淡的无奈、淡淡的遗憾与惆怅。

  深沉的文明都从理解遗憾、无奈、无常中一步一步走来,每一次生命的选择或许都怀抱着对所有不能选择之事物的遗憾吧。

  因此生命才有泪,一部《红楼梦》也从还泪的故事开始。粗鄙刻薄的社会是不懂还泪的意义的。

 

  一个人可以拥有纯粹完全的个人自由吗?或是人必须生活在社会性的习惯伦理中,遵守世俗共同的道德律法?

  好诗好文学都不是答案,却是一种引发思维的过程。

 

  男人议论其女性贞节的时候都异常刻薄,不少人指责这女子归还明珠的时候还哭得“双泪垂”,可见贞节不坚定。如此做诗解也只是活生生把好唐诗都一一“尸解”了。

  还是忘了这些“尸解”吧,回到出土的唐代女子身上,看一看她们对自己的健康大方明媚的自信吧,她们如同艳阳下的春日好花,使人相信一个文化曾经如此活泼过。

 

(网络图)

 

 

妆罢低声问夫婿 【随感】妆罢低声问夫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8351/458032414427.html

更多阅读

《山鬼谣》 《山鬼谣》-简介,《山鬼谣》-【赏析】

《山鬼谣》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诗词之一。《山鬼谣》山鬼谣_《山鬼谣》 -简介【年代】宋【作者】辛弃疾【来源】雨岩有石,状甚怪,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名《山鬼谣》。【内容】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

声明:《妆罢低声问夫婿 【随感】妆罢低声问夫婿》为网友風芿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