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 草木皆兵的典故 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出自哪里?

  草木皆兵的典故:草木皆兵出自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意思是说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典 故: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三八三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九十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八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二十五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 草木皆兵的典故 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出自哪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8451/693830847717.html

更多阅读

草木皆兵的成语典故 草木皆兵的成语典故故事

   关于草木皆兵的成语典故故事  【成语】: 草木皆兵  【拼音】: 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释】: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

所向无敌的成语故事 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

   草木皆兵的故事:  【成语】: 草木皆兵  【拼音】: 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释】: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

诚惶诚恐的意思 诚惶诚恐的成语故事

   关于诚惶诚恐的成语故事  【成语】: 诚惶诚恐  【拼音】: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解释】: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成语故事】:  “诚惶诚恐”成语出自《

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 长袖善舞的成语故事

   关于长袖善舞的成语故事  【成语】: 长袖善舞  【拼音】: cháng xiù shàn wǔ  【解释】: 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成语故事】:  

不贪为宝的故事 不贪为宝的成语故事

   关于不贪为宝的成语故事  【成语】: 不贪为宝  【拼音】: bù tān wé bǎo  【解释】: 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成语故事】:  “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

声明:《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 草木皆兵的典故 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出自哪里?》为网友喜欢矜持的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