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 与世无争,大巧若拙

与世无争,大巧若拙

发布: 2011-8-29 00:22 | 作者: 萧龙 | 来源: 一元一国学网  | 查看: 516次

打印 | 收藏此页 | 推荐给好友 | 举报

摘要

“大辩若讷”和“大巧若拙”道理相同,讲的也是生存的技巧和策略,其主要特点就是将自己高明的面目掩藏起来,装出一副软弱、低能、愚笨、木讷的样子给人看,而不是表现出强硬和锋芒毕露,这是十分睿智的处世方略。老子反对张扬,在他看来,当强壮者、富足者、当权者刻意炫耀自己的权位和财富时,那他的财富和地位就已经岌岌可危了。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巧若拙 与世无争,大巧若拙


  “大巧若拙”,意思是说最大的灵巧好像是笨拙的一样,老子比较憎恶机巧,在他看来,是机巧把人类从朴素引向奢华。综观老子的思想,我们不难发现,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事事,无为只是果皮,而无不为才是果实的真正内核。老子主张要像柔水一样与世无争,但并不是说要任人宰割,而是没人能与之争的不争。机巧也是如此,它本身并没有变,只是披了一件笨拙的外衣,这样的外衣有利于保护自己。


  “大辩若讷”和“大巧若拙”道理相同,讲的也是生存的技巧和策略,其主要特点就是将自己高明的面目掩藏起来,装出一副软弱、低能、愚笨、木讷的样子给人看,而不是表现出强硬和锋芒毕露,这是十分睿智的处世方略。老子反对张扬,在他看来,当强壮者、富足者、当权者刻意炫耀自己的权位和财富时,那他的财富和地位就已经岌岌可危了。


  东魏丞相高欢的长子叫高澄,聪明俊秀,父亲高欢非常喜爱并看重他,大臣们也都依附他的门下,没有不畏惧他的。高欢的次子叫高洋,沉稳机敏,城府很深,外表不动声色,内心却明察秋毫。他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不肯说出自己的见解。他经常说自己见解浅陋,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表示顺从,所以高欢很看不起他,即使家里亲近之人也都认为高洋不如高澄。


  高澄继承王位后,高洋因为是次子,被高澄所猜疑。高洋的夫人李氏长得貌美,在公开的宴会场所,李氏都显得比高澄的夫人漂亮许多,高澄对此更为不满。高洋常常为李氏购买一些服饰珠宝,有稍好一点的,高澄就强令取走,李氏很生气,有时就不给他。高洋笑着说:“这些东西还可以再去买,兄弟既然需要,我们怎么能吝惜呢?”高澄有时感到惭愧,就不索要了,即使接收下来,也不让夫人佩戴。


  高洋每天上朝回来,总是关门闭户,一个人静坐着,即使面对着妻子和子女,也能一整天不说一句话。有时他赤着脚又跑又跳,李氏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我这是逗你玩儿呢。”这大概是他锻炼身体却不肯说出来。他的寝室里到夜晚时有神光出现,将屋子里的一切照得清清楚楚。李氏很惊奇,将此事告诉了高洋,高洋说:“千万别告诉别人。”从此之后,他只和李氏同寝,侍卫人员都被勒令通到门外。


  高澄在晋阳被人刺杀后,秘不发丧,之后消息渐渐泄露出来,东魏皇帝暗地里对左右人说:“大将军之死,好像是天意,大权应该归回皇室了。”高洋要赶赴晋阳时,亲自到昭阳殿下数十步的地方站立,而卫士站在台阶上的有二百多人,都挽着衣袖手持利刃,如临大敌。高洋让主事的人传奏,声称一定要到晋阳去。言罢,再拜而出。魏帝神色大变,目送高洋说:“此人好像不能容我,我不知何日就会死去。”等高洋到了并州,慰问那里的将士,言辞诚恳实在。众人都很欢喜,说:“谁说高洋不如高澄。”


  后来,高洋迫使魏帝禅位,自己成为北齐的开国皇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8551/625222499086.html

更多阅读

四字吉语书家必备 家居必备

书写用四字大全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淡泊明誌、典雅清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氣若蘭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和風朗月、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惠

寂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甘寂寞 失败并不可怕

想必每位初登学术堂奥之人,都会从前辈处听闻这么一句质朴无华甚至让人感觉老掉牙的话:“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代代学人皆重复此大巧若拙般的治学箴言,自然说明忍不了寂寞便做不得学问。其实这恰恰戳中人性之软肋。世事多变迁,内

朱镕基书

朱镕基书法朱镕基的书法,概而言之,功力深厚,师法古远,具有浓烈的魏碑风格,遒劲有力,磅礴大气,清新隽永,大巧若拙。在核心的前领导人物之中能见到在文化领域如此令人折服的书法作品,既让人慨叹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让人仰慕驰怀,又欣慰泱泱华夏之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老子《道德经》里出的成语:天长地久 上善若水 无为之治 大巧若拙 金玉满堂 功成身退 宠辱若惊 视而不见 听之不闻 自知者明 出生入死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以德报怨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老子-道德经里的几大思想: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

小故事-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

从前有一位名叫纪省子的人对调教斗鸡很有一套。有一次,周宣王派人送来一只斗鸡请他调教。十天过去,周宣王派人来询问,纪省子说:“它过度虚张声势,只知逞强。不行!”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派人来询问,纪省子说:“它一面

声明:《大巧若拙 与世无争,大巧若拙》为网友温柔的废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