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 争zhēng
“争利亦争名,驱车复驱马。”出自王僧孺《落日登高》。意谓为争名夺利奔走不停,不是驱车去争,就是骑马去夺,直言不假修饰,点得痛快淋漓。
这里的“争”字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象上下两只手(代表两个人)在争夺大家都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你拉我扯,抢个不停。金文与甲骨文相比略有不同,上部的手已变成了“爪”形,所争之物有些像翻地的犁具形状。从小篆字形看,显然下面的人是胜利者,因为这个有价值的东西已握在手上。楷书由小篆演变而来,只是所争之物讹变为一竖钩。简化字时上部的“手”又变成了现在“手”的形状。
“争”字的本义是“争夺”。如《墨子·公输》:“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意思是说:杀死自己所不足的(人民)争夺自己所有余的(土地),这不能说是聪明。
也可以引申为“竞争”。如《虞国策·楚策一》:“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意思就是:自己认为无忧无虑,和别人没有竞争。
只争朝夕
著名文史专家王利器酷爱祖国文化遗产,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就是文章、著作遭受禁锢,也从不气馁。
十年动乱中,不管说他是白专道路也好,是反动学术权威也好,他都诺诺连声,唯唯听命。以此幸免于难,从而也深深地领悟了道家所持的“呼我为牛吾应之,呼我为马吾应之”的哲理,每当有人要他交代问题时,他就枯坐冥搜,像煞有介事,其实他的思想早已开了小差,去悬想他在学术上没有解决的问题。
粉碎“四人帮”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时,他的真实面目才大白于天下,他接连交出《盐铁论校注增订本》、《风俗通义校注》等十多部书稿,约有六七百万字。他身边的老朋友们说:“老王这两年大丰收了,创造了奇迹。你的奥妙何在?”他幽默地说:“没有啥子奥妙,就是一句话:“他们搞他们的,我搞我的。”
王利器就是在“七十老翁何所求”的岁月里,在一般人都认为是不堪其扰的环境里,闹中取静,以不服老的精神工作着,还给他那间陋室命名为“争朝夕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