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壮阳药酒最好配方 中华药酒方剂连载(之一)*

 

名称:续筋接骨酒
拼音:Xù Jīn Jiē Gǔ Jiǔ
处方:透骨草10g 白芍药10g 自然铜末3g 大黄10g 当归10g 丹皮6g 生地15g 土狗10个 土虱30个 红花10g 白酒350ml
制法:将上述10味药材,除自然铜外,均捣为粗末,用酒煎取一半;候温,过滤去渣,分作3份。
功能主治:接骨续筋,止痛。主治跌伤,打伤。
用途用量:每日用1份药酒送服自然铜末1g。
注意:孕妇忌饮此酒。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

名称:五蛇酒
拼音:Wǔ Shé Jiǔ
处方:金环蛇2、5kg 银环蛇5kg 乌梢蛇10kg 眼镜蛇5kg 木防己5kg 闹羊花12、5kg 七叶莲5kg 石南藤2、5kg 鸡血藤5kg 钻地风5kg 豨草5kg 蕲蛇2、5kg 70~75度纯粮酒250升
制法:将上述药材洗净沥干切碎,放入大罐内;倒入酒浸泡,密封,1年后开取服用。
功能主治:有祛风湿,活血通络,润肤止痒之功效,主治银屑病一类皮肤病。
用途用量:每次服10~15ml,每日2~3次,不能饮酒者,可加兑凉开水冲淡服用。亦可用于外擦患处。
注意:方中有些药品含一定毒性,可小剂量试服,再逐渐加至治疗量。
摘录:《湖南医药杂志》(6)1977年
备注:

名称:苏木行瘀酒
拼音:Sū Mù Xínɡ Yū Jiǔ
处方:苏木70g 白酒500ml
制法:将苏木捣成碎末,放入锅内;倒入水、酒各500ml,上火煎煮,取500ml;候温,过滤去渣,分作三份。
功能主治:行血祛瘀,止痛消肿。主治跌打损伤,肿痛。
用途用量:每次1份,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注意:孕妇忌饮此酒。
摘录:《民间单验方选编》
备注: 
名称:松叶酒
拼音:Sōnɡ Yè Jiǔ
处方:松叶500g 白酒1000ml
制法:将松叶切碎,与酒同煎;煮取300ml,候温备用。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解毒。主治风疹瘾疹。
用途用量:日夜服尽,处温室中,衣盖出汗即愈。
摘录:《普剂方》
备注:

名称:石松浸酒
拼音:Shí Sōnɡ Jìn Jiǔ
处方:石松100g 白酒1000ml
制法:将石松拣净杂质,筛去灰屑,切段;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14日后开启,过滤后即可饮用。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除湿祛积。主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用途用量:每次30~50ml,每日1次。
摘录:《生草药性备要》
备注:

名称:石楠肤子酒
拼音:Shí Nán Fū Zǐ Jiǔ
处方:石楠叶50g 地肤子50g 当归50g 独活50g 白酒500ml
制法:将上述4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与酒共置于锅中,上火煎煮数10沸;冷却后,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除风湿,和血止痒。主治风毒瘾疹。
用途用量:每次10~15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

名称:石榴酒
拼音:Shí Liu Jiǔ
处方:酸石榴7个 甜石榴7个 苍耳子30g 党参30g 苦参30g 丹参30g 羌活30g 清酒1500ml
制法:先将石榴连皮捣烂备用;其余8味药村也捣成细末,然后把石榴与药末一起放入瓷瓶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春夏7日,秋冬14日开后,过滤丢渣,贮瓶备用。
功能主治:疏风消肿。主治头面热毒,皮肤生疮,面上生疖。
用途用量:每次10~15ml,每日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可时饮时加酒,味薄即止。
摘录:《普济方》
备注:

名称:如意酒
拼音:Rú Yì Jiǔ
处方:如意草(新鲜肥大者)50g 白酒70ml
制法:将如意草捣烂,滚酒冲入,少顷挤汁。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痈疽,疮毒。
摘录:《潘佩侯方》
备注:

名称:牛蒡蝉蜕酒
拼音:Niú Bànɡ Chán Tuì Jiǔ
处方:牛蒡根(或子)500g 蝉蜕30g 黄酒1500ml
制法:将牛蒡根(或子)捣碎;与酒同置于瓶中,密封;3~5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服用。
功能主治:散风宣肺,清热解毒,利咽散结,透疹止痒。主治咽喉肿痛,咳嗽,喉痒,吐痰不利,风疹、寻麻疹,疮痈肿痛。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2~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注意: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饮用此酒。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

名称:内消浸酒
拼音:Nèi Xiāo Jìn Jiǔ
处方:鲜仙人掌250g 羌活30g 炒杏仁30g 白酒1000ml
制法:将上述3味药材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中,放入干净的瓶子内;倒入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封,去掉药袋,过滤备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治风热毒气,结成瘰疬。
用途用量:每日10~15ml,将酒温热空腹服用,临睡前按上量再饮1次,以消为度。
摘录:《普剂方》
备注:

名称:柳根酒
拼音:Liǔ Gēn Jiǔ
处方:柳根(近水露出者)750g 糯米750g 细曲50g
制法:把柳根与2500ml水同入锅内,煎取一半,备用;将糯米洗净,上笼蒸半熟,沥半干,备用;细曲研细末,备用;将3者同置入缸内,搅拌匀,封口,置保温处;21日后开启,压去糟渣,收贮备用。
功能主治:消瘦。主治甲状腺肿大。
用途用量: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初饮10ml,以后逐渐加量,以唇麻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
备注:

名称:两皮酒
拼音:Liǎnɡ Pí Jiǔ
处方:海桐皮30g 薏苡仁(炒)30g 五加皮30g 独活30g 牛膝30g 防风30g 干蝎(炒)30g 杜仲30g 生地90g 白酒1500ml
制法:将上述9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瓷瓶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秋夏3日,春冬7日,开封,去掉药袋,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有祛风、解毒、止痛之功效,主治热毒风结成疡肿,痛不得安。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重患者不拘时候饮之,常令酒色相续。
摘录:《证治准绳》
备注:

名称:立效酒
拼音:Lì Xiào Jiǔ
处方:皂角刺(炒赤)30g 粉甘草5g 乳香(另研)3g 没药(另研)3g 瓜蒌9g 黄酒适量 好酒250ml
制法:将药捣成末,兑入黄酒于砂锅内搅匀;倒入好酒慢火煎沸,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主治痈疽瘰疬。
用途用量:将煎好的药酒汁液温热服用。
摘录:《外科精要》
备注:

名称:苦参天麻酒
拼音:Kǔ Shēn Tiān Má Jiǔ
处方:白藓皮200g 露蜂房75g 天麻80g 苦参500g 黍(即黄米)5kg 细曲750g
制法:将上述4味药材捣碎,装入纱布袋内;同入锅中,加水7500ml,煮取一半,去掉药袋,备用;细曲研细粉备用,然后将药液和细曲同置入缸中,搅匀,经3天3夜。将黍煮半熟,沥半干,冷却后倒入药缸中,和匀,加盖密封,置保温处;14日后开启,压去糟渣,过滤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解毒疗疮。主治遍身白屑,搔之则痛。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3次,可渐加至30ml,饭后将酒温热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

名称:化瘀止痛酒
拼音:Huà Yū Zhǐ Tònɡ Jiǔ
处方:丹皮30g 肉桂30g 桃仁30g 生地黄汁250ml 白酒500ml
制法:将桃仁丹皮、肉桂共捣为细末,与生地黄汁和酒一同煎煮数十沸;冷却后,过滤去渣,收贮备用。
功能主治:通经化瘀,止痛。为跌打损伤,瘀血在腹、疼痛难忍的绝妙方剂。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或不限时饮。
注意:孕妇忌饮此酒。
摘录:《验方新编》
备注:

名称:瓜蒌甘草酒
拼音:Guā Lóu Gān Cǎo Jiǔ
处方:瓜蒌1枚 甘草12g 白酒少许
制法:先将瓜蒌、甘草研成腻粉,备用;每次用酒、水各20ml,量人虚实入腻粉少许(10~20g);上火煎3~5沸,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消肿化瘀。主治痈疔多日不消。
用途用量:睡前将酒温热服用。
摘录:《圣济总录》
备注:

名称:复方黄药子酒
拼音:Fù Fānɡ Huánɡ Yào Zǐ Jiǔ
处方:黄药子1、2kg 海藻1、2kg 浙贝母900g 白酒7000~8000ml
制法:将药材一起研成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内;倒入白酒,隔水加热,不时搅拌至沸;取出,连酒带药倒入坛中,趁热封闭;静置10天,滤过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有软坚散结之功效,性寒清热,味苦泄降,消瘿解毒,化痰散结,主治地方性甲状腺肿。
用途用量:每次服10ml,每日3次。
摘录:《串雅内编》
备注:

名称:复方红花苏木酒
拼音:Fù Fānɡ Hónɡ Huā Sū Mù Jiǔ
处方:两背针(皮)2、5kg 50%食用乙醇7500ml 苏木2、5kg 红花500g 高粱酒7500ml
制法:将上述药材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食用乙醇、高粱酒浸泡,密封; 15天后开启,滤过去渣,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活血法瘀,消肿止痛。主治因跌打损伤而引起的瘀血肿痛。
用途用量:每次20~30ml,每日2次。
注意:外用适量,擦患部至有灼热感。孕妇、有内出血者忌服。
摘录:《中药制剂汇编》
备注:
名称:地龙酒
拼音:Dì Lónɡ Jiǔ
处方:地龙5条 乌芋20g 白酒100ml
制法:将地龙去泥洗净,与乌芋共绞取汁;与酒匀和倒入锅中,上火煎数沸,去渣候温备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痉通络。主治出疹血热毒盛,黑陷不起。
用途用量:1次顿服。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

名称:大豆乌蛇酒
拼音:Dà Dòu Wū Shé Jiǔ
处方:大豆100g 麻子仁100g 乌蛇(去头尾皮骨)12g 白酒1500ml
制法:将上述3味药材,相和令匀,放甑内蒸;熟后,去掉甑底物,将酒淋入甑中,等酒热再淋,按此淋7~8遍;将酒倒入瓷瓶中密封,冷却,备用。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攻毒,消肿止痛。主治热毒风肿,日夜焮痛。
用途用量:不限时,随量饮之,常带酒气为好。
摘录:《普济方》
备注:

名称:五加皮酒
拼音:Wǔ Jiā Pí Jiǔ
处方:五加皮50g 当归45g 牛膝75g 高粱米酒1000ml
制法:先将五加皮洗净,刮去骨;与当归、牛膝一起放入砂锅内同煎40分钟,然后去渣取汁,兑入高粱米酒中。
功能主治:散风除湿,强溺壮骨。主治风湿麻痹,四肢拘挛,腰腿软而无力,或膝痛不可屈伸。
用途用量:每次10~3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服用。
摘录:《本草纲目》
备注:

名称:乌梢蛇酒
拼音:Wū Shāo Shé Jiǔ
处方:乌梢蛇1条 酒500ml
制法:将乌梢蛇放入干净的瓶中;倒入酒浸泡3~4日,药酒则成。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攻毒。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骨、关节结核,小儿麻痹症,麻风,皮疹搔痒,疥癣,破伤风。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3次。
摘录:《本草纲目》
备注:

名称:天麻石斛酒
拼音:Tiān Má Shí Hú Jiǔ
处方:牛蒡子20g 制附子20g 乌蛇肉(微炒)20g 仙灵脾20g 五加皮20g 虎胫骨(涂酥炙黄)32g 牛膝20g 草薢20g 桂心20g 当归20g 杜仲20g 茵芋20g 狗脊20g 丹参20g 石斛20g 川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出汗)25g 天麻20g 川芎20g 酒1500ml
制法:将上述药材一同捣细碎,放入瓮中;倒入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取。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强筋壮骨,祛风除湿。主治中风手足不遂,骨节疼痛,肌肉顽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脚肿胀。
用途用量:每日10ml,不限时,将酒温热服用。饮10毫升加10毫升新酒,至药味薄为止。
摘录:《太平圣惠方》
备注:

名称:天麻酒
拼音:Tiān Má Jiǔ
处方:茄子根30g 大麻仁30g 骨碎补15g 制附子8g 晚蚕沙30g 恶实根(切焙)10g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天麻15g 松节(碎细)15g 败龟(醋炙)15g 龙骨10g 虎骨(酒炙)10g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羌活10g 独活10g 当归15g 牛膝(酒浸切焙)10g 川芎15g 熟地15g 酒1500ml
制法:将上述19味药材粗捣碎如麻豆,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密封;春夏4日,秋冬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搜风祛邪,活血止痛,强筋壮骨。主治肢体瘫痪,行动不利。
用途用量:每次15~20ml,不限时,将酒温热服用。
摘录:《圣济总录》
备注:

名称:十味附子酒
拼音:Shí Wèi Fù Zǐ Jiǔ
处方:制附子30g 五加皮(炙)20g 桑白皮50g 丹参30g 续断30g 牛膝30g 白术50g 生姜50g 细辛25g 肉桂25g 清酒1500ml
制法:将上述药材捣细如麻豆大,装入纱布袋内;放入瓷瓶中,倒入酒浸泡,密封;春夏5日,秋冬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散寒逐湿,温阳行痹,补肝肾,强筋骨,益脾通脉,降利冲逆。主治因脚气引起的腿脚软弱无力,或麻木、酸痛、挛急、肿胀、发热、萎枯、呕吐等。
用途用量:每次1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圣济总录》
备注:

名称:十七味药酒
拼音:Shí Qí Wèi Yào Jiǔ
处方:白石英120g 酸枣仁30g 羚羊角30g 磁石120g 石斛90g 黄芪30g 羌活30g 生地60g 牛膝90g 肉桂60g 云苓60g 杜仲45g 酒3500ml
制法:将上述药材一同碎为细末,装入布袋内,悬挂在干净的坛子同内;倒入酒浸泡,密封;10日后开启。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补虚。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腰脚软弱无力,视听不明。
用途用量:每次1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旋饮旋添酒,味薄止。
摘录:《柳森可用方》
备注:

名称:三滕酒
拼音:Sān Ténɡ Jiǔ
处方:络石藤90g 海风藤90g 鸡血藤90g 桑寄生90g 五加皮30g 木瓜60g 白酒3000ml
制法:将上述6味药材,切成薄片,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按冷浸法制成药酒2000~3000ml即成。
功能主治:此酒有祛湿、通络、舒筋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疼痛。
用途用量:每次30ml,每日1~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

名称:大风引酒
拼音:Dà Fēnɡ Yǐn Jiǔ
处方:制附子16g 枳实20g 泽泻20g 陈皮20g 茯苓20g 防风20g 大豆100g (原方有甘草) 水1000ml 米酒1000ml
制法:将上述前6味药材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米酒、水一同煮大豆;煮取750毫升,分作3份。
功能主治:有祛风利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痛,遍身胀满。
用途用量:每日服1份,3份为1疗程。
注意:因制附子之毒性,可小量服之,观察效果,再酌加至治疗量。
摘录:《柳森可用方》
备注:

名称:一醉不老丹
拼音:Yí Zuì Bù Lǎo Dān
处方:熟地黄90g 生地黄90g 五加皮90g 没石子6枚 莲子蕊90g 槐角子90g 白酒4000ml
制法:将上述药材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14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将布袋中的药渣取出晒干,研成细末;同适量的大麦炒和,炒蜜为丸,每丸重6克,或制成饼状;储藏时,用坛装,每放一层药丸即撒一层薄荷末。
功能主治:有补肾固精,养血乌发,壮筋骨的功效;主治腰膝无力,遗精滑泄,精神萎靡,须发早白等症。对因肾气不固、精血不足所致的遗精、滑泄者有较好的疗效。
用途用量:每次10~15ml,每日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饭后服用药丸1~2丸。
注意:方中槐角有一定毒性,饮用此酒时,剂量不宜过大。
摘录:《扶寿精方》
备注:

名称:五子补肾酒
拼音:Wǔ Zǐ Bǔ Shèn Jiǔ
处方:枸妃子100g 菟丝子50g 五味子50g 覆盆子100g 车前子50g 白酒1000ml
制法:将上述药材研细粉,装入纱布袋中;放入酒中,浸泡30天,过滤,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滋肾填精,对精、神、气、血皆有补益功能,又能充养形体,振奋精神,乌须黑发,强壮筋骨,延年益寿;主治肾虚遗精,阳痿早泄,小便后余沥不清,久不生育,及气血双虚,须发早白。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1次,晨起即饮。
摘录:《医学入门》
备注:

名称:五味沙苑酒
拼音:Wǔ Wèi Shā Yuàn Jiǔ
处方:枸杞子60g 山茱萸30g 沙苑子30g 菊花60g 生地30g 白酒1500ml
制法:将上述药材加工碎,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后即可饮用。
功能主治:补肝肾,明目。主治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目暗不明等症。不耐酒力者,可用米酒或黄酒配制。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补肾益寿药酒方》
备注:

名称:五精酒
拼音:Wǔ Jīnɡ Jiǔ
处方:枸杞子500g 松叶600g 黄精400g 白术400g 天冬500g 糯米12、5kg 细曲1、2kg
制法:先将细曲加工成细末,备用;枸杞子、黄精等药置于大砂锅中,加水煮到10升,待冷备用;若无大砂锅,可分数次煮;将糯米淘净,蒸煮后沥半干,倒入净缸中待冷;将药并汁倒入缸中,加入细曲末,用柳枝搅拌匀,加盖密封,置保温处;21日后开封,压榨去糟渣,过滤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健脾,祛风湿。主治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肌肤干燥易痒等症。五精酒是古人常用的延年益寿药酒。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或每次随量饮之。
摘录:《外台秘要》
备注:

名称:天门冬酒
拼音:Tiān Mén Dōnɡ Jiǔ
处方:天门冬40g 高粱酒500ml
制法:将大门冬用竹刀剖去心;之后与水同入砂锅煎煮;煮约40分钟后,去渣取液,兑入高梁酒中,装瓶密封待用。
功能主治:润肺滋肾,调整血脉。主治因肺、肾阴虚所致的劳咳咯血、口燥咽红,便秘,肢体、肌肉酸痛麻木。
用途用量:每次10~30ml,每日1次,以午后服为宜。
注意:阳虚阴盛,脾胃虚寒见有食少便溏症状者。不宜饮用此酒。
摘录:《本草纲目》
备注: 
名称:山萸苁蓉酒
拼音:Shān Yú Cōnɡ Rónɡ Jiǔ
处方:菟丝子30g 肉苁蓉60g 山萸肉30g 五味子35g 川牛膝30g 熟地黄30g 巴戟天30g 山药25g 茯苓30g 泽泻30g 杜仲40g 远志30g 白酒2000ml
制法:将上述12味药材一起捣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春夏5日,秋冬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补肝肾,暖腰膝,安神定志,充精补脑。主治肝肾亏损,头昏耳鸣,怔仲键忘,腰脚软弱,肢体不温。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

名称:三仙酒
拼音:Sān Xiān Jiǔ
处方:桑椹60g 锁阳30g 蜂蜜60g 白酒1000ml
制法:将桑椹捣烂,锁阳捣碎,两药一起倒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封,过滤去渣;将蜂蜜炼过,倒入药酒中,拌匀,贮入瓶中,即可饮用。
功能主治:补肾养肝,益精血,润燥。主治腰酸、眩晕、体倦、大便秘结等症。颇适于老人肝肾阴虚所致津液亏损,肠燥便秘者服用,无病者常服,亦有延年益寿之功。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补肾益寿药酒方》
备注:

名称:女贞皮酒
拼音:Nǚ Zhēn Pí Jiǔ
处方:女贞皮400g 白酒1500ml
制法:将女贞皮切细后,放入干净的瓶子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5日后开启,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主治腰膝软弱,疼痛拘挛。
用途用量:每次10~30ml,每日2次,将酒温热服用。
注意:在治疗中偶有副作用出现,主要表现为口干,头晕,轻微腹痛、腹泻,停药后自行消失,其中有的继续服用数天后副作用反而减少或消失。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备注:

名称:二地二冬酒
拼音:èr Dì èr Dōnɡ Jiǔ
处方:菟丝子120g 肉苁蓉120g 天门冬60g 麦门冬60g 白茯苓60g 枸杞子60g 五味子60g 石菖蒲30g 车前子45g 山萸肉60g 远志肉30g 柏子仁60g 覆盆子45g 地骨皮45g 牛膝60g 生地60g 熟地60g 山药60g 人参60g 、 木香60g 川椒30g 泽泻30g 杜仲(姜汁炒)60g 巴戟天(去心)60g 白酒3000ml
制法:将上述24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用纱布包贮,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7~12日,即可饮用。可随饮随加酒,直到味薄乃止。
功能主治:补肾添精,安神定志。主治肾虚精亏,中年阳痿,老人视物昏花,神志恍惚,腰膝酸软。
用途用量:每次20ml,每日早晚2次。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

名称:竹黄酒
拼音:Zhú Huánɡ Jiǔ
处方:竹黄60g 白酒1000ml
制法:将竹黄放入干净的器皿内;倒入白酒浸泡,密封;5日后开启,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化痰止痛。主治咳嗽痰多,胃气痛。
用途用量:每次5~10ml,每日2次。
注意: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
摘录:《药酒与膏滋》
备注:

名称:天天果酒
拼音:Tiān Tiān Guǒ Jiǔ
处方:天天果(龙葵果)156g 白酒500ml
制法:将黑熟的天天果放入干净的器皿内;倒入白酒浸泡,密封;20~30天后开启,过滤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用途用量:每次10ml,每日3次。
摘录:《中药制剂汇编》
备注:

名称:天冬紫菀酒
拼音:Tiān Dōnɡ Zǐ Wǎn Jiǔ
处方:天门冬200g 紫菀10g 饴糖10g 白酒1000ml
制法:将药洗净捣碎,装入纱布袋内,与饴糖一起放入净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10天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主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
用途用量:每次10~30ml,每日2次。
摘录:《肘后备急方》
备注:

名称:芥子酒
拼音:Jiè Zǐ Jiǔ
处方:白芥子250g 白酒1000ml 黄酒2000~3000ml
制法:将白芥子研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3日,再入黄酒或米甜酒浸泡3日;去掉药袋,澄清后即可饮用。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利气豁痰。主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等症。
用途用量:每次20~5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本草纲目》
备注:

名称:冬虫夏草酒
拼音:Dōnɡ Chónɡ Xià Cǎo Jiǔ
制法:将冬虫夏草捣碎,装入干净的瓶子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饮用。
功能主治:补肺益肾,增强气力,止咳化痰,平喘。主治虚劳羸瘦,病后体弱,神疲乏力,自汗盗汗,饮食减少,阳痿遗精,腰膝酸软,失眠,痰饮喘嗽等症。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3次,空腹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

名称:百部酒
拼音:Bǎi Bù Jiǔ
处方:百部根100g 白酒500ml
制法:将百部根炒后捣碎,放入干净的瓶子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主治因百日咳、肺结核、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气急;外用可杀虫虱、疥疮,阴道滴虫等。
用途用量:每次15~20ml,每日3次,饭后徐徐慢饮。外用时,用百部酒涂患处。
注意:凡脾胃虚弱者,及大便溏泄者均慎饮本酒。
摘录:《本草纲目》
备注:

名称:白前酒
拼音:Bái Qián Jiǔ
处方:白前100g 白酒500ml
制法:将白前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中,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备用。
功能主治:泻肺降气,下痰止嗽。主治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
用途用量:每次10~15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时后备急方》
备注:

名称:右归酒
拼音:Yòu Guī Jiǔ
处方:仙萸肉70g 菟丝子55g 炮附片30g 枸杞子75g 茯苓50g 鹿角30g 当归120g 桂枝70g 熟地50g 白酒1500ml
制法:1、 将上述药材洗净一起研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缝口;
2、 放入白酒中浸泡,封存100天;
3、 过滤去渣,取液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温利肾阳,填充精血。主治肾阳不足,阴寒内盛,老年身半以下常有冷感,腰酸腿软,小便不利或反而增多,遗尿,尺脉微弱,舌淡;或者中年人阳痿,滑精,以及寒癫,浮肿,火不暖土,脾胃虚寒,呕吐腹胀,食少便溏等症。
用途用量:每次5~10ml,每日早晚2次服用。
注意:药性偏热,故阴虚火旺者忌用。
摘录:《景岳全书》
备注:

名称:仙灵酒
拼音:Xiān Línɡ Jiǔ
处方:仙灵脾120g 菟丝子60g 破故纸60g 金樱子500g 小茴香30g 巴戟天30g 川芎30g 牛膝30g 当归60g 肉桂30g 沉香15g 杜仲30g 白酒10000ml
制法:1、 将上述药材打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加盖;
3、 将器皿放入锅中,隔水加热约1小时;
4、 取出器皿,密封;
5、 7日后开封,过滤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固精,养血,强筋骨。主治腰膝无力,下元虚冷,行走无力,阳痿,遗精、泄泻等症。中老年肾阳亏损,气血不足者可把此酒作为食疗常服。
用途用量:每次15~3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奇方类编》
备注:

名称:九香虫酒
拼音:Jiǔ Xiānɡ Chónɡ Jiǔ
处方:九香虫40g 白酒400ml
制法:1、 将九香虫拍碎,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7日后开封,去掉药袋,即可饮用。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理气止痛。主治因肾虚所致的阳痿,以及胸隔气滞等症。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

名称:仙茅酒
拼音:Xiān Máo Jiǔ
处方:仙茅120g 酒500ml
制法:1、将仙茅九蒸九晒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倒入酒浸泡,密封;
3、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祛寒除湿。主治阳痿滑精,腰膝冷痛,男子精寒,女子宫冷不孕,老年遗尿,小便余沥等症。
用途用量:每次15~20ml,每日早晚2次,空腹服用。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摘录:《本草纲目》
备注:
名称:长春酒
拼音:Chánɡ Chūn Jiǔ
处方:山茱萸30g 巴戟天45g 石菖蒲30g 地骨皮40g 覆盆子45g 枸杞子100g 菟丝子45g 肉苁蓉120g 柏子仁40g 五味子24g 熟地45g 山药40g 牛膝70g 杜仲70g 茯苓30g 人参10g 木香15g 川椒9g 泽泻40g 远志30g 天冬(去心)30g 麦冬(去心)30g 白酒3500ml
制法:1、 将所有药材捣成碎末;
2、 装入纱布袋,放进干净的坛子里;
3、 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再放在文火上煮沸;
4、 约1小时后离火,冷却后将坛子密封;
5、 7天后开启,将药渣除去,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虚损,壮筋骨,调阴阳。适于中老年因肝肾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之症。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菉竹堂经验方》
备注:

名称:仙灵脾酒
处方:仙灵脾60g 白酒500ml
制法:1、 将仙灵脾洗净,装入纱布袋中;
2、 放入酒中浸泡,3日后取出。
功能主治:益肝肾,祛风湿,壮筋骨。主治腰膝发凉、麻木、酸软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着不仁,肝肾两亏,风寒湿痹。
用途用量:每次10~30ml,每日1次,睡前服用。
注意:凡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此酒。
摘录:《本草纲目》
备注:

名称:巴戟天酒
处方:巴戟天18g 牛膝18g 石斛18g 羌活27g 当归27g 生姜27g 椒2g 酒1000ml
制法:1、 将上述药材捣细,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酒浸泡,密封,煮1小时;
3、 取下冷却,过滤后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活血通经,舒筋利关节。主治腹部瘀结冷痛,折伤闪挫,腰膝痹痛,足痿无力,肢节不利、四肢拘挛,肾虚阳痿。
用途用量:每次15~20ml,将酒温热服 名称:巴戟熟地酒
处方:巴戟天60g 熟地黄45g 狗杞子30g 制附子20g 甘菊花60g 蜀椒30g 醇酒1500ml
制法:1、 将上述6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醇酒浸泡,密封;
3、 5日后开取,过滤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长肌肉,悦容颜。主治肾阳久虚,阳痿早泄,腰膝酸软。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

名称:史国公药酒
处方:虎胫骨(酒浸1日,焙干酥炙)62、5g 炙鳖甲62、5g 川牛膝62、5g 枸杞子156g 干茄根(蒸熟)250g 当归62、5g 萆薢62、5g 防风62、5g 秦艽62、5g 松节62、5g 蚕沙62、5g 羌活62、5g 无灰酒(优质黄酒)12000ml
制法:1、 将上述药材装入绢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黄酒浸泡,密封;
3、 10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密封,在干燥阴凉处存放。
功能主治:壮筋骨,祛风湿,舒筋活络。主治半身瘫痪、四肢顽麻、骨节酸痛、风寒湿痹等症。
用途用量:随量服用,每日早晚2次,不可间 名称:石斛山药酒
处方:山茱萸60g 怀牛膝30g 石斛120g 山药60g 熟地60g 白术30g 白酒3000ml
制法:1、 将上述药材捣成碎末,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密封;
3、 14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即可服用。
功能主治:补肾,养阴,健脾。主治因阴虚体弱而致的腰膝酸软,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目眩等症。
用途用量:每次10~2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

名称:三味地黄酒
处方:生地黄(切)100g 大豆(炒)200g 牛蒡根(切)100g 酒2000ml
制法:1、 将上述药材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放入酒中浸泡,密封;
3、 5日后开启,过滤后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肾除烦,祛风止痛。治疗心烦,关节疼痛等症。
用途用量:不限时,随量服用。
摘录:《山居备用》
备注:

名称:九制豨莶草药酒
处方:九制豨莶草712g 海风藤80g 炒苍术80g 千年健80g 威灵仙80g 油松节80g 川牛膝80g 伸筋草80g 熟地黄80g 桑寄生80g 制乳没各80g 炒白术80g 地枫皮80g 防风80g 狗脊80g 木瓜80g 防己110g 秦艽80g 茜草80g 独活80g 川芎80g 红花80g 杜仲80g 玉竹130g 当归80g 肉桂60g 陈皮80g 川断80g 麻黄20g 红糖4~5kg 白酒25000ml
制法:1、 将所有药材一同放入酒瓮中,加酒密封浸泡;
2、 每天搅拌1次;1周后每周搅动1次;
3、 1个月后余滤取上清液,药渣压榨过滤,合并滤液;
4、 将红糖用少量白酒加热溶化,过滤,和入药酒坛内,搅匀;
5、 静置10天,取上清液,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通利关节,补肾活血,和调血脉。主治肝肾不足,骨痛膝弱,四肢麻痹,腰酸足软,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症,于久痹体虚患者最宜。
用途用量:每次服20ml,每日3次。
摘录:《药酒与膏滋》
备注:

名称:虎骨酒
处方:虎胫骨1具 糯米2、5kg 曲适量
制法:1、 将虎胫骨炙黄打碎,放入锅内煎汁;
2、 将糯米放入,用曲适量如常法酿酒;
3、 密封50日,待酒熟,压去糟,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壮筋骨,强腰脚;祛风寒。主治肾虚骨弱,少腹冷痛,行走无力,肩臂疼痛。适于治疗风痹疼痛,四肢拘挛以及肝肾虚寒,腰脚软弱无力等症。
用途用量:随宜饮用。
摘录:《普济方》
备注:(1)虎骨:味辛性温,辛散温通,去风定痛,强筋健骨,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良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糯米:补中益气。曲:消食健胃。

名称:丹参杜仲酒
拼音:Dān Shēn Dù Zhònɡ Jiǔ
处方:杜仲30g 丹参30g 川芎20g 江米酒750ml
制法:1、 将上述药材一同捣碎细,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酒浸泡,密封;
3、 5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肾益肝,活血通络。主治肝肾虚,精血不足,腰腿酸痛,久痛络脉痹阻。
用途用量:不限时,将酒温热随量服用。
摘录:《普济方》
备注:(1)杜仲:性味甘、微辛,温,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丹参:性味苦,微寒,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的功效;川芎:性味辛,温,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名称:大生地酒
处方:杉木节50g 牛蒡根120g 地骨皮30g 大麻仁60g 生地120g 丹参30g 牛膝50g 防风20g 独活30g 白酒1500ml
制法:1、 将上述药材一同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去渣,装瓶贮存。
功能主治:清虚热,祛风,活血,消肿。主治足胫虚肿,烦热疼痛,行步困难。
用途用量:每顿饭前,将酒温热随量服用。
摘录:《太平圣惠方》
备注:(1)杉木:活血止痛,主治脚气,痞块,骨节疼痛,带下,跌扑血瘀。牛蒡根:祛风热,消肿毒。防风、独活:祛风除湿,行痹止痛。丹参:活血。地骨皮:清热。生地:滋阴补血。牛膝:强筋壮骨。麻仁:润肠通便。

名称:羊羔酒
处方:嫩肥羊肉1500g 杏仁200g 木香15g 曲200g 糯米5000g
制法:1、 将糯米如常法浸蒸,肥羊肉、杏仁(去皮光)同煮烂;
2、 连汁、拌米,入木香与曲同酿酒,勿犯水;
3、 10日后,压去糟渣,收贮备用。
功能主治:健脾胃,益腰肾,大补元气。主治病后虚弱,脾胃虚寒,不思饮食,腹胀便搪,腰膝酸软。
用途用量:每次10~3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本草纲目》
备注:(1)羊肉:味甘性温,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杏仁:化痰止咳、平喘润便、化滞消食。木香:行气止痛,温中和胃,同杏仁配伍可防羊肉塞滞滋腻之性。粳米:即大米,味甘性平,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

名称:吴萸酒
处方:吴茱萸50g 黄酒1000ml
制法:1、 将吴茱萸(色绿,饱满者为佳)研为碎末,放入瓶中;
2、 倒入黄酒浸泡,密封;
3、 3~5日后开启,过滤后即可饮用。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此酒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效;善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等症。
用途用量:每次10ml,每日3次,空腹服用。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用此酒。
摘录:《本草纲目》
备注:(1)吴茱萸:性温味苦辛,有小毒。

名称:术苓忍冬酒
处方:白术60g 白茯苓60g 甘菊花60g 忍冬叶40g 白酒1500ml
制法:1、 将白术、白茯苓捣成碎末,忍冬叶切细,然后将四味药装入纱布袋;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醇酒浸泡,封口;
3、 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再添入凉开水1000ml,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智宁心,明耳目,祛风湿。主治脾虚湿盛,院腹痞,心悸、目昏,腰脚沉重,颇宜于中年人脾胃虚弱者。
用途用量:每次10~15ml,每日1~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备注:(1)白术、白茯苓:健脾渗湿。甘菊花:清心明目。忍冬叶:祛风除湿。

名称:山核桃酒
处方:山核桃3kg 白酒5000ml
制法:1、 将核桃捣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加白酒浸泡,密封;
2、 20天后开启,以酒变褐为度,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收敛、消炎、止痛。适用于急、慢性胃病患者。
用途用量:每次服10ml,每日3次。
摘录:《中药制剂汇编》
备注:(1)山核桃:味甘性温,有敛肺定喘,温肾润肠的功效。 名称:牛膝浸酒
处方:牛膝(去苗、八两) 茄子根(八两) 鼠黏子(微炒、三两) 防风(去芦、二两) 萆薢(二两) 枸杞子(二两) 羌活(二两) 海桐皮(二两) 苍耳(捣碎、二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二两) 五加皮(二两) 虎胫骨(酥炙、二两) 牛旁根(四两)。火麻子(捣碎、三合) 晚蚕沙(三合) 黑豆(炒熟、捣碎、三合) 秦艽(去苗、一两)
制法:上细挫,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三斗,缸盛密封,浸七日。
功能主治:治风痱偏枯,腰膝疼痛。
用途用量:每日空心午时及夜临卧温饮一小盏,其酒旋添,味淡即换药。
注意:忌鸡猪毒鱼粘滑物。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备注: 名称:硫磺酒
制法:用透明锋芒硫磺二钱,乳钵内研细,入醇酒再研。
功能主治:治恶风,头面肢体瘾疹魁瘰。
用途用量:空心饮其清酒。将滓又研细,再入酒饮之,连日如是。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备注: 
名称:仓公酒
处方:当归(三分) 防风(三分) 独活(一两半) 麻黄(一两一分) 细辛(半两) 附子(一个)
功能主治: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
用途用量:每服四钱,水酒各半煎服。口不开者抉开纳药。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备注: 
名称:乌蛇浸酒方
处方:乌蛇(六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 防风(去芦、二两) 桂心(二两) 白蒺藜(炒、去刺、二两) 五加皮(二两) 熟干地黄(四两) 天麻(三两) 牛膝(去苗、三两) 枳壳(去穰、麸炒微黄、三两) 羌活(三两)
制法:上剉细,以生绢袋盛药,以无灰酒二斗于磁瓮中浸,密封七日后开。
功能主治:治风及白癜紫癫。
用途用量:每日三度,温饮一小盏。
注意:忌毒滑物,猪鸡肉。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备注:

名称:摄风酒
处方:寻风藤(一两) 五加皮(一两半) 虎胫骨(二钱半) 乌药(五钱) 石楠叶(二钱半) 青木香(二钱半) 苍术(五钱) 骨碎补(七钱半) 三角尖(一两、石上生者) 威灵仙(二钱半) 川续断(二钱半) 当归(二钱半) 滴乳香(二钱半) 川羌活(二钱半) 北细辛(二钱半) 青藤根(一两) 川牛膝(四钱) 防风(五钱) 甘草节(五钱) 苏木(五钱) 南木香(二钱半) 石薜荔(一两、石上生者佳) 生姜(一两半) 川乌头(一只、分作四份、只生用一份)
制法:上剉碎,用无灰酒一坛,将药盛于布袋内,放酒坛中,油纸封缚,以锅内盛水,将酒坛坐于锅内,慢火自辰煮至午,连坛取出放冷。
功能主治:治白虎历节风,及诸般风湿,流注四肢,大风鹤膝,一切风疾。
用途用量:每日不拘时随意温服药酒。如夏恐停久作酸,只作半料,用小坛酒,依上法煮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备注: 
名称:菊花酒
处方:菊花(一斤)、杜仲(一斤)。防风、附子、黄蓍、干姜、桂心、当归、石斛,各四两。紫英石、肉苁蓉,各五两。萆薢、独活、钟乳粉,各八两。茯苓(三两)。
制法:以酒七斗,浸五日。
功能主治:治男女风虚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无颜色,嘘吸少气,去风冷,补不足。
用途用量:一服二合,稍稍加至五合,日三。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备注: 
名称:五加皮浸酒方
处方:五加皮(三两) 熟地黄(三两) 枳壳(麸炒、一两) 防风(一两) 干姜(炮、一两) 独活(二两) 地骨皮(二两) 牛膝(去苗、二两) 鸟喙(炮裂、去皮脐、二两) 石楠叶(二两) 丹参(一两) 虎胫骨(酥炙、五两)
制法:上细剉,以生绢袋盛,用清酒二斗,于瓷瓶中浸,密封七日后开。
功能主治:治风,毒气攻腰脚,连骨髓,日夜疼痛。
用途用量:每日三五度,温饮一小盏,常令醺醺,以瘥为度。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备注:

名称:杜仲浸酒方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黄)、蛇床子、当归、川芎、干姜(炮)、秦艽、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桂心、细辛、茵芋、天雄(炮裂、去皮脐)、川椒(去目、炒出汗)、防风(去叉)、独活,各二两。
制法:上细剉,以生绢袋盛,用法酒三斗,于瓷瓶中浸之,七日后开。
功能主治:治风冷,腰脚疼痛,屈伸不得。
用途用量:每温饮一小盏,常令醺醺,不得大醉。酒尽其药滓晒干,捣罗为细末,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备注: 
名称:枸杞浸酒
处方:枸杞子(半升) 晚蚕沙(炒、半升) 恶实(炒、一升) 苍耳(炒、一升) 防风(去叉、二升) 火麻子(炒、二升) 茄子根(二斤、洗净切细、蒸一伏时、须要九月九日采) 牛膝(酒浸、炒、一斤) 恶实根(切炒、一斤) 桔梗(炒、二两) 羌活(去芦、二两) 秦艽(去土、二两) 石菖蒲(九节者、二两)
制法:上以夹绢袋盛,用好酒三斗浸,密封闭,勿令通气,七日方开,开时不得面对瓶口。
功能主治:治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及妇人一切血风,上攻下注。若久服,悦泽颜色,滋润皮肤,退风益气强力。
用途用量:每服一盏,温过空心食前临卧服。常令有酒容,久病风疾,不过一月瘥。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备注: 
名称:海桐皮浸酒方
处方:海桐皮、五加皮、独活、天雄(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桂心、防风(去芦)、当归、杜仲(去皮、炙黄)、仙灵脾、萆薢、牛膝、薏苡仁、生地黄,各二两。虎胫骨(酥炙令黄),三两。
制法:上细挫,以生绢袋盛,用清酒二斗,春夏浸七日,秋冬浸二七日。
功能主治:治风毒,脚膝软弱,行立不得。
用途用量:每日时时暖饮一小盏,常令熏熏,不得大醉。
注意:若酒尽,旋旋添之,以药味尽即止。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备注: 
    

补肾壮阳药酒最好配方 中华药酒方剂连载(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8851/27995455445.html

更多阅读

目前最好的补肾壮阳产品 补肾壮阳药酒最好配方

【导读】目前最好的补肾壮阳产品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一个知已的,知已是什么呢?一般都是异性知已,男女之间真的有纯洁的友情吗?这一点就不得知了,知已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它介于爱情和友情之间,进一步便是爱人,退一步便是陌生人。这种分寸不

最厉害的壮阳药酒配方 补肾壮阳药酒配方

很多的中医中药中都具有补肾壮阳、强身健体的功效。比如鹿茸、巴戟天、海狗肾、海马、肉苁蓉、锁阳、紫河车、蛤蚧、杜仲、续断等,其中杜仲、续断、巴戟天还能补肾强腰壮筋骨,是很好的泡酒良药。在此中医揭秘为你介绍几种中药配制药酒

补肾壮阳药材泡酒配方 中医补肾壮阳药酒配方

中医补肾壮阳药酒配方――简介要想在性生活中持续不断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最好的方法还是食疗,生活中就有很多补肾强腰的食材。传统的中医中有很多药食同源, 具有补肾壮阳、强身健体的功效的中药. 比如鹿茸、巴戟天、羊肾、海狗、肉苁

补肾壮阳药酒最好配方 最好的壮阳药酒配方是什么

壮阳酒的类型有很多,一般最受推崇的壮阳酒配方有以下几种: ①人参枸杞酒做法:准备的药材有人参200克、枸杞子3500克、熟地1000克,冰糖需要4000克,准备妥当后,即可泡白酒);②鹿茸山药酒做法:需要准备的药材有鹿茸15克、山药60克,白酒1

补肾壮阳药酒配方 补肾壮阳药酒配方是什么

补肾壮阳药酒配方是指这些药酒中所使用到的材料,这些材料一般都是中药材,而且是具有补肾壮阳功效的中药材。从中国古代开始,男人就有补肾壮阳的需求,因此发现的这类中药也十分丰富,为了让这些药材的功效得到最好的发挥,中医们将它们泡成药

声明:《补肾壮阳药酒最好配方 中华药酒方剂连载(之一)*》为网友归来一场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