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最好<?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对孪生兄弟因为逃难而失散 , 多年后重逢。个性活泼的哥哥在饥寒交迫下投身寺院当了和尚 , 个性安静的弟弟在机缘巧合下娶了妻子生了儿女。兄弟俩过得极不快乐 : 哥哥羡慕弟弟娶妻生子 , 享尽家庭温馨 ; 弟弟羡慕哥哥皈依佛门 , 远离尘世纷扰 。 一天 , 兄弟俩相约在半山腰的小凉亭闲谈,正要离开时 , 发生了山崩。他们慌乱地躲进一个山洞 , 幸免于难。半夜 , 哥哥怕弟弟着凉 , 脱下僧衣给弟弟盖上 ; 清晨,弟弟感激哥哥的照顾 , 脱下上衣给哥哥盖上。
几天后 , 兄弟俩获救了 , 但哥哥被送回了弟弟家 , 弟弟被送回了寺院 。他们将错就错住下了 , 体会自己向往的生活。哥哥为了衣食拼命干活 , 累得半死也撑不起一家的温饱 , 丝毫享受不到在家生活的温馨 ; 弟弟为了准时撞钟 , 诵早课 , 和衣而睡 , 彻夜未眠 , 半点感受不到出家生活的悠哉。兄弟俩在疲惫不堪下恢复了身份 , 这才发觉 , 还是做自己最好。
【向阳心语】生活中人们有一些不好的习惯,甚至可以说是“恶习”,就是总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看着这个比自己官大,那个比自己钱多,比来比去总是自己最为不堪。结果轻者伤心、叹气,感觉自己生活不幸、时运不济;重者悲愤、恼怒,变得愤世嫉俗、性格乖张。人在这时候心理是偏执的,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更不知道自己所拥有的很多东西,正被自己仰慕的人所羡慕着。正如那“得到的不知道珍惜”的老话说的一样,人们更容易忽略自己已经拥有的,却去眼馋别人不拿当回事的东西。例如,你羡慕别人的做高官、掌大权,而他正羡慕你生活简单、无拘无束;你羡慕别人的家业大、财富多,而他正羡慕你愁事少、压力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轨迹,也各有各的幸福,人不能拿自己的幸福标准去看别人的生活,同样也没有必要拿别人的生活状况,来给自己的生活评分。人要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真实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既要看到自己的缺失,也要看到自己的收获。不是在缺失中沉沦迷惘,而是在缺失中燃起激情;不是在收获中忘乎所以,而是在收获中树立信心。
在生活工作中,人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比较,这本无可厚非,但人要学会如何去“比”。我们说人不可一味地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是希望不要在这种比较中丧失了心志。在与他人的一较长短中,我们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并且不仅仅是看到别人的“果”,更应该看到别人在取得这“果”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学习别人的方法、态度,以助自己更好地成长和成熟。同时,我们也不提倡一味地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这容易使自己过分地高估自己、迷失本我。我们要看清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特长有清醒的了解,这更有利于我们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在我的老家,老人们常说这样一句俗语:“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把脚跷。”说的是那些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得陇望蜀、做事不踏实、最后一事无成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上天赋予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幸福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这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把握、发现和体会。幸福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它只存在于人心,有不同的心理,就能体会不同的幸福。永远不要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它只能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永远不要在比较中寻找幸福,立足当下、品味今天才是幸福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