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海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薛郡:秦王政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设置,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汉朝时期的鲁县在西汉时期曾一度改为鲁国,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及江苏省北部一带地区。

  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214年)置郡,广东旧广州、韶州、潮州、惠州、肇庆、南雄诸府州及高州府北境、广西旧平乐府东境、梧州府东南境皆其地,郡治番禺,即今广东省治。

  珠崖郡:亦称临振郡、琼州郡,即今海南岛。

  历史来源

  海(hǎi)姓源出

  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裔的封位,属于以神话传说封神之职为氏。相传,黄帝有个儿子叫禺阳,任职海司,后来他被封为东海之神。禺阳的儿子叫禺强,后来也被封为北海之神。在禺阳、禺强父子俩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海神封号为姓氏者,省称海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臣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3.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4.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5.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6.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藏族、裕固族、土族、土家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海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禺阳、禺强、海春、海鲁丁、海答儿、海东阳。海姓始祖,是春秋时代卫灵公的大臣海春,得姓的历史至少在2500年以上,是中国的众多古老姓氏之一。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海姓是卫灵公的大臣海春的后代,他指海为姓,望族出于薛郡。秦汉之后,族人都集中于薛郡。海氏后人奉海春为海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海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四百八十八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七十二位门阀,目前人口约四万八千余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4%左右。有历史记载的海氏始祖,是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大臣海春,得姓的历史至少在两千五百年以上,是我国的众多古老姓氏之一。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海氏是卫灵公的大夫春的后代,他指海为名,称海春,其后代即称海氏。秦、汉之后,该支海氏族人都集中于薛郡一带,因此望族出薛郡。目前在南方的闽、粤一带,有不少该支海氏分播的族人,分布极广。

  今河南省的郑州市、邓州市、平顶山市湛河区、周口市沈丘县、南阳市西峡县、许昌市、濮阳市、南阳市方城县、洛阳市、信阳市固始县,湖南省的张家界市、临湘市,贵州省的毕节市、织金县,江苏省的无锡市、徐州市、苏州市,山西省的大同市,山东省的临清市、菏泽市东明县,四川省的成都市,陕西省的咸阳市,辽宁省的营口市、阜新市,河北省的大厂回族自治县、唐山市,云南省的昆明市通海县、宣威市、丽江市、曲靖市陆良县、玉溪市江川县,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台湾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吴忠市同心县、固原市彭阳县,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的文昌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鹿寨等地,均有海氏族人分布。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海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堂号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

  薛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县堂。

  珠崖堂:以望立堂,亦称琼州堂。

  南海堂:以望立堂。

  字辈排行

  河南郑州海氏字辈:“同有守诚志永怀孝敬心”。

  河南南阳海氏字辈:“明朝遇朋广,本国金丰翔,仁义传家宝,贺世寿万方”

  山东临清海氏字辈:“立连玉长(尚)荣(春)清(振)明(洪红)福江春振洪福侯德民安祥保家壮礼志庆丰久年望”。

  贵州毕节、湖南隆回、云南宣威回族海氏字辈:“盟通崇思泽盛世朝希国中昌仕应永逢万代英杰礼义纲常重诗书孝友芳行仁生福禄积善造嘉祥”。

  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海氏字辈:“南龙源世永,立起思洪朝,德明兴兆录”。

  家族名人

  海鹏:唐代学者,著作有《草经》一卷而为人所知。

  海顺:唐朝时期的高僧,他的道行非常纯洁,著有《三不为篇》。

  海瑞:明代右都御史,字汝贤(1514-1587),一字应麟,号刚峰,广东(海南省)琼山人,回族。著作有《备忘录》、《元佑党人碑考》等。

  海兰察:清朝的大臣,乾隆时期征伐西域,征复台湾,被封为一等超勇公,逝世后被谥为武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92171/296138281.html

更多阅读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公西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顿丘郡:汉朝初期置顿丘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清丰西南一带地区。  历史来源  公西(Gōng xī)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鲁国公族季孙氏的支系后代所改。公西一姓,据《姓氏寻源》记载,出自春秋时鲁国公族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司徒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司徒氏望出赵郡。汉高帝时将原来秦朝的邯郸改为赵国,东汉建安年间改为赵郡。  历史来源  「司徒」源出:  司徒(Sītú)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是舜帝的后代。尧帝为炎黄部落首领时,舜为尧的司徒官,执掌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鲜于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鲜于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渔阳郡:秦朝时期置渔阳县,其时地在今北京密云西南一带地区。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慕容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慕容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郡。秦、汉沿之。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地区。  历史来源  姓源出处  1.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远古时,有个黄帝后代叫“封",他取姓慕容,是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游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广平郡:汉景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  冯翊郡:汉武帝时置左冯翊,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冯翊郡。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历史来源  「游」源出  游(Yóu游)源流单

声明:《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海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为网友暮草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