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温州市疾控中心公布了2011年~2014年我市脑卒中发病与死亡流行监测数据。数据显示,我市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55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病率增长较快,8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最高。但不容忽视的是,脑卒中在25~44岁中青年中的发病率也在上升。
38岁的阿华是温州人,在一家小企业当老板,他整天忙于应酬无酒不欢,一天要抽3包烟。没过两年,阿华不仅体重飙升,血压也是蹭蹭往上涨。一天晚上,阿华在家里泡澡时,突然感觉一侧肢体麻木,左边胳膊也抬不起来了。医生说,阿华得了脑中风,幸好救治及时,命保住了。
为何温州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上海科学院上海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黄久仪认为,这一方面跟我市监测能力提高有关:许多病人通过筛查早期发现疾病。另一方面跟居民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高脂高热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喝酒、精神压力大等都有关系。而其中,吸烟和饮酒是中风的两大重要诱因。
青年卒中发病率也在上升
黄久仪说,很多年轻人吸烟酗酒、运动量少、高热量饮食、过度熬夜,这些长年累月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不断增高。酗酒会造成酒精肝,吸烟会损伤脑血管内皮,较大的工作压力会导致脑血管痉挛,这些都可能致使脑血管收缩或脑动脉硬化,导致无法挽救的后果。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据统计,男性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在每10万人口中,男性脑卒中患者比女性患者多出约60人。脑卒中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可能跟男性有吸烟、喝酒的不良生活习惯有较大关系。
除了秋冬季外,夏季同样是中风的高发时节。温州市疾控中心慢病防治所副所长李江峰提醒,出现以下症状时要警惕脑中风,比如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口角歪斜、流口水,言语不清或发音障碍,意识不清,视物不清,眩晕、呕吐,行走不稳,一过性遗忘,突然跌倒等。
他提醒,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家人要第一时间警惕脑中风的可能性,并拨打120。
脑中风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
脑中风,看似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可目前正呈年轻化趋势。昨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干部保健委等单位主办的“脑血管健康中国行”全国公益活动(温州站)暨瓯江健康医学论坛上透露了这一信息。

案例:脑中风呈现年轻化趋势
论坛上,上海科学院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黄久仪举了一个案例,也是他曾经收治过的一位脑中风病人。“38岁的小老板,平时一日抽烟3包,酒论斤喝,又有高血压症状。”黄久仪说,像这样的年轻人由于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成为脑中风潜在的高发人群。
无独有偶,前不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一医神经内科也收治过一位年轻病人。收治的医生介绍说,该男子28岁,在某事业单位上班。当时送到医院时,该男子右侧手脚没了知觉。后经头颅CT检查,医生考虑为脑出血。幸好抢救及时,男子右侧手脚才得以功能恢复。
据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副所长李江峰介绍,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我市脑卒中发病率为十万分之146.59,到2014年,发病率上升为十万分之285.99,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脑中风原本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但近年来有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应引起重视。
病因:8项危险因素都可致脑中风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急性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包括出血和缺血)引起的急性或局灶性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
“脑中风”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在昨日论坛上,专家认为主要包括8项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及有脑卒中家族史。
黄久仪说,脑中风患者与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不无关系。目前认为吸烟和饮酒是引起中风的两大重要因素。数据显示,男性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在每10万人口中,男性脑卒中患者比女性患者多出约60人。
防治:发病后3小时是抢救“黄金期”
如何预防脑中风?黄久仪认为,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这其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
另外,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黄久仪说,脑中风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如果身边有人出现以上征兆,需马上拨打120。发病后3小时内是抢救的“黄金期”,及时治疗,能明显提高救治率。
延伸阅读:Neurology偏头痛或会增加中风的风险温州脑中风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二手烟导致中风患病率增加30% TT型基因让中国人更易中风老汉房颤 8个月中风3次80岁老太脑中风倒地牙缺失险些成为“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