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晏殊
大家一定对《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这首词不陌生,它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读起来非常美,词中可谓句句珠玑,每个字都用的恰到好处。这首词原文如下:
晏殊像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他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他的词被历代学者所推崇,尤其这首词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更是成为了至今传颂不衰的千古名篇。
这首词词写深秋怀人,是宋代词作中的名篇之一,当然也是晏殊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上片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全词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在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采桑子晏殊
晏殊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他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国画采桑子
在他众多作品中,有许多以采桑子为词牌的词作,这些作品都堪称佳作,被人们一直传诵至今。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词作吧。
晏殊的采桑子主要有以下几首: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采桑子•春风不负东君信》
《采桑子•林间摘遍双双叶》

《采桑子•石竹》
《采桑子•红英一树春来早》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
《采桑子•阳和二月芳菲遍》
在这里我们看看第一首《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吧。这首词原文如下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轻巧空灵的笔法、深蕴含蓄的感情,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抒发了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的复杂情感。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体物写意自然贴切,是晏殊词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起首二句把时光拟人化,暗含“多情自古伤离别”和“思君令人老”双重含义。“多情”二字,总摄全篇。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抬头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胧而又惨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风的威胁。上片概述时光之无情,下片写春去秋来,触景生情,相思难禁。词中“长恨离序”、“好梦频惊”等句,用意超脱高远,表现了一种明净澄彻而又富于概括意义的人生境界。
晏殊是哪个朝代的
晏殊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吧,在我们初中高中的时候就学过很多他的诗词。至今都会背诵一些名句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二月春风,正是杨花满路,那堪更、别离情绪。”等等。
晏殊雕像
还能说出晏殊用的诸如:破阵子、浣溪沙、采桑子、蝶恋花、清平乐之类的词牌名,那么我们还记得他生活的年代吗?他是哪个朝代的人呢?
没错晏殊是宋朝的,是北宋前期人,官职而且做到了宰相呢,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都是他的学生。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晏殊作词最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虽然晏殊身居高位,但他却平易近人,生活节俭,道德是非常高尚的。他的词多的是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并且委婉含蓄。多表达伤春悲秋,相思别离的感慨。晏殊也被尊为北宋婉约词宗师。
推荐阅读晏殊踏莎行赏析晏殊诗词介绍晏殊晏几道之间是什么关系晏殊与庆历新政有什么关系晏殊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晏几道小莲的情感表达1/2 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破阵子晏殊
众所周知破阵子是一个词牌名,在许多词作家的作品中都有用破阵子做词牌的词,当然北宋词作大家晏殊也不例外。晏殊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是晏殊与他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书法作品
然而在他的词作中用破阵子做词牌的却并不多。那么就让我们在这里来看看他那首最有名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吧。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原文如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丽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嬴, 笑从双面生。
这首词的意思是: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惊疑着昨晚的春宵美梦,原来是今朝在斗草中赢出,不由得双颊上生笑。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全词通过对春天一系列景物的描写,比如燕子、梨花、柳絮、碧苔、黄鹂、少女等等,描述了春天一切都焕然一新的景象,处处明快,处处透着美好,表达了词人一种非常愉快的心情。晏殊在词作上不矫揉造作,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或许也就是他的词非常迷人,备受古今学者青睐的地方吧。
晏殊怎么读
我们都知道晏殊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名篇,小至小学生,老到耄耋之年都能随口背出他的一些词句。那么晏殊这两个字怎么读呢?
独上高楼书法作品
没错,就是:【yàn shū】。晏殊出生于公元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14岁就被推荐参加朝廷科举考试了,真宗时期赐进士出身。文章赡丽,尤工为词。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及《珠玉词》存世。其词主要承继晚唐、五代遗风,内容比较狭窄,多为遗兴娱宾而作。
他的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等。词风蕴籍和婉,温润秀洁,为宋初一大家。 大家可能也非常熟悉他的那首《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吧,这首词原文如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是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在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在今天我们最喜欢“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很多人把它当作座右铭,激励自己向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断奋斗。
晏殊与庆历新政
很多人都知道在宋朝的时候有一项巨大的改革就是庆历新政,一共历经了一年零四个月,虽然它的结果是失败的,但是它的出发点却是好的。
晏殊雕像
很多人都说,晏殊是这场改制中的幕后领导人,要说起晏殊和庆历新政的关系,首先要说晏殊的一生了,晏殊五岁就会作诗,他一生不论是在做官还是做人的方面,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一个神童,在年少时期就已经被人举荐给朝廷了。
他主要是为朝廷引进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范仲淹就得到过晏殊的提拔,其实晏殊他的女婿也和这场新政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他的女婿是当时和范仲淹一起提出这场新政的富弼,富弼当时写了一篇文章给晏殊看,晏殊特别喜欢,觉得他是一个特别有用而且可靠的人才,便把女儿许配给了他,范仲淹看到富弼之后特别高兴,他觉得他们两志趣相投,并且也觉得富弼是一个有用之才,就带着他一起进行这场新政。
然而富弼是当时的宰相,他和范仲淹走得很近,就引起了宋仁宗的注意,宋仁宗觉得他们结交为党朋党,历代的皇上是特别不乐意看到这种状态的,而且当时庆历新政已经遭到了一大批的反对派的反对,所以借由范仲淹和富弼等人的关系,来结束了这场新政。总的来与晏殊和庆历新政没有特别必然的联系,反倒是他的女婿,和这一场新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推荐阅读晏殊踏莎行赏析晏殊诗词介绍晏殊晏几道之间是什么关系晏殊与庆历新政有什么关系晏殊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晏几道小莲的情感表达2/2 首页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