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代词 “我”字是如何成为人称代词的?

文/乐奀

 

人称代词 “我”字是如何成为人称代词的?

    “我”是第一人称,常用来表示自己。“我”字行遍天下,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字之一,你可知否“我”字是如何成了人称代词的呢?今天乐奀就和你说说哦!

    我们知道,咋们的汉字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象形字,一类是会意字。“我”字就属于会意字,字形就像兵器。它从“手”、从“戈”,本意为“以手持戈”,即指“手持战戈的人”。以下是“我”字的演变过程:

                                                                  

                          早期甲骨文        晚期甲骨文        金文        纂书               

 

    “戈”是我国古代较为常见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这种兵器盛行于商朝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


古时的“戈”

    戈上突出的部分叫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与钩杀,钩割或啄刺敌人。所以,“我”的本意是一种兵器,但这种兵器的具体形制现已很难说清楚。后来,“我”由兵器名称引申出了“杀”的意思。在《说文解字》中说道:“我,古杀字。”

    那么代表“以手持戈”的“我”,又是怎么成了自己的代名词呢?原来,“戈”是古代有代表性的武器,很容易激起人们的斗志。所谓枕戈待旦,大丈夫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下》)。因此,武士们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归属于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

   “我”首先引申为第一人称复数名词,它指王室、王族、贵族。古代王室一年到头只做两件事:祭祀与戎战。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危难,每个人都是战士。所以他们把自己这个统治天下的部族命名为“手持战戈的人”,即“我”。“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用,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当时的“我”作为代名词用时,均指我们。那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自我的观念。到西周时,“我”就指代自我了,并一直沿用至今。从侧面看出人都是自私的,从根本上都是本能的。         

    当然,与“我”同义的字还有:“身”(魏晋南北朝时多见)、“侬”(吴人自称)、“奴”(唐朝及五代时期男女卑尊均可使用)。秦汉之后的口语里很可能已经统一于“我”,而见于书面的则是“吾”字。现在北方一些方言不说我、我们,而说俺、俺们、咱、咱们,那是因为继承了元朝的传统。顺便说一下:第二人称的“你”,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后期,通行于隋唐时期,在正式场合下用“尔”或“汝”;第三人称的“他”,出现于白话文兴起之时,明显晚于“我”、“你”之称,而古人使用“之”、“其”、“彼”等字来表示。

   我,普通话中的读音wǒ。而实际上,“我”字的古老正统读音是从喉部发出的,在华夏族融合其他民系的过程中,这个音很多人学不会,故简化为wo,但绝大多数地方包括关中(长安一带)等地还是保留了正音,读作ngè、nguò、ngai。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9951/519432349707.html

更多阅读

ANSYS入门教程,我是如何ANSYS的。 ansys如何入门

ANSYS入门教程,我是如何ANSYS的。——简介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是一个多用途的有限元法软件,可以用来求解结构、流体、电力、电磁场及碰撞等问题,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生物医学、桥梁、建筑、电子产品、

我是如何发现桔梗治疗痛风病的 澳门发现痛风千年秘方

原文网址---http://www.shuojiankang.com/thread-96237-1-1.html品清我是如何发现桔梗治疗痛风病的1983年我第一次痛风病发作,左脚母趾红肿、烫手,并引起整个左脚水肿,疼痛难忍。当时诊断为丹毒,住济南军区总医院中医科治疗,吃中药、静

苏引华:超级演说家是如何炼成的

热度 1已有 376 次阅读2012-4-20 17:27 |个人分类:创业感想|系统分类:人脉情感| 演说家大家好,我是苏引华,我发现身边有无数的人渴望成为一名演说家,能站在讲台上对万千观众随意挥洒的感觉,也有无数的朋友向我请教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演

声明:《人称代词 “我”字是如何成为人称代词的?》为网友蓝色星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