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历史剧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冲击

众所周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所谓国情不仅指它的现状,也包括它的历史和文化。现今社会,在了解历史方面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淡漠历史;二是胡编历史。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淡漠历史,遗忘、曲解历史的现象却在专心经济的背景下逐渐蔓延。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近年来,随着传统历史文化地位的上升以及对历史教育的重视,一些以中国古代历史为背景的历史剧纷纷登台亮相,如《大汉天子》、《汉武大帝》、《康熙王朝》等,这些剧作大多取材于古代历史但却不拘泥于古代历史,同时这些剧作又以它取舍精当的选材构思、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吸引着广大观众。它们一方面使人们享受娱乐,另一方面还传播着传统历史文化,是很好的历史文化教材,使人们在享受娱乐的同时领悟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无穷魅力。但是随着夸张、虚构等剧作手段的大量运用,许多历史剧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颠倒历史黑白,使历史的真面目得不到再现,严重地冲击了传统的历史文化,容易使广大青少年分不清历史真相。许多历史工作者都对此深表担忧。

  笔者针对历史剧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冲击作以浅析,并提出历史剧创作所遵循的一些原则,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第一:历史剧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会影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宛如一条漫漫长河,流淌过五千年的岁月。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不仅灿若星河,而且博大精深,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财富。
  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先贤哲人用他们的行为、思想、成就,甚至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历来,我们都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自居。但是,今天某些历史剧创作却不遵循基本的历史事实,蓄意美化历史人物,使悠久历史失去原有的真实性。如:《至尊红颜》是以唐朝历史为背景、反映武则天历史作为的历史剧,刻意美化武则天,忽略武则天“任用酷吏、滥杀无辜、放手招官、大肆媚佛”等事实,武则天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女皇帝,但她也有过失,历史剧的蓄意刻画,无疑易使人们对她形成不客观的评价;《康熙王朝》是反映清朝康熙大帝的历史剧,但是此剧也有歪曲的成分:剧中索额图自称国丈,孝诚皇后赫舍里是索额图的侄女,并非女儿,所以索额图是妄称,不符合历史I康熙西征噶尔丹向孝庄太皇太后辞行,康熙先后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和康熙三十五年(1696)两次西征噶尔丹,但是孝庄太皇太后在康熙二十六年(1688)就离开了人世,这又是对历史年代的不明,从而颠倒了历史。
  第二:对后人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严重影响,易使他们颠倒历史黑白,不能客观公正地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研究历史不仅是对往昔的追忆,更多是对往昔的反思和对即将成为历史的现实的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史学洋溢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在开启智慧、塑造人格、激发进取意识和使命感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当代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有助于自己的成长、个性的塑造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现代人不仅限于利用书本、史料了解历史,还可通过媒体、网络进行。备受青少年青睐的历史剧却一味追求自身艺术价值的完美和场景的虚构,不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如《随唐英雄传》故意刻画英雄人物,淡漠政治,从而使“文能治国”得不到显现;还有《汉武大帝》中汉武帝刘彻自称自己“武帝”,“武帝”是谥号,是本人死后后人根据其历史功过做的“盖棺定论”,自己是不知道的。这些都会使青少年颠倒历史黑白、模糊历史人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有很大的裨益。历史剧一旦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使历史的真面目得不到展现,无疑会对青少年造成一种错觉,影响他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认识。
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历史剧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冲击
  第三:历史剧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将会削弱国人的民族责任感。
  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三番五次修改教科书,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罪行翻案和美化侵略战争历史事实的行径,已经遭到了包括日本爱国人士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说明历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日本人民的反响也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我们所创作的历史剧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在某种意义上说明某些国人历史责任感不强,鸿篇历史剧作《贞观长歌》对突厥进军长安描写极不公正:公元626年,颉利进军至渭水便桥,李世民率高士廉、房玄龄等至渭水与颉利隔河相对,该剧中的描写则是颉利跨马与李世民对话;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当李世民率高士廉、房玄龄等至渭水时,“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差别如此之大。从夏至今,在大约四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中华民族分分合合,但是从来都没有被驱赶出自己的厚土,统一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流趋势。梳理历史,我们发现,从夏朝建国到秦帝国统一,中华民族得到了充分的发育,文明的基因沉淀产生了独特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亲和力在以后两千年间经历了千锤百炼,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历经如此多的分裂和内乱;也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每次都使自己撕裂的伤口迅速愈合,最终回归到统一潮流,这是世界民族史的奇迹。它正是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作用。当今,某些历史剧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有意、无意地削弱民族责任感,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对国人也会形成不好的影响。
  第四:历史剧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将会伤及民族感情。
  我国是一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纵观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明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祖国是各个民族浴血奋战缔造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今日的中华民族是各个民族经过很长时间相互融合的结果。当前许多历史剧对少数民族的陈风遗俗大加披露,并吸纳一些野史材料。如《大清风云》将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描绘得有声有色;《雍正王朝》将雍正继位描写为贻害先皇、篡改遗诏。“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根据现有资料是证明不了的;雍正篡位据历史学家考证“根据当时情况是不可能的”。“孝庄下嫁”、“雍正继位”与“顺治出家”被列为清初三大疑案,至今也没有摘清。这些毫无根据的乱下定论将会伤及民族感情。
  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但这种创新永远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前提。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文化,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的条件下创造的。鉴于现代历史剧歪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我认为历 史剧的创作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第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尊重历史事实的原则。历史剧的创作者必须以严谨的创作态度,从尊重历史事实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以再现历史的真面目。创作者在通过阅读大量历史书籍,对我国古代历史形成系统、深刻的理解,在大量占有真实资料、可用资料、可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同时创作者不能在剧中渗透个人偏见,不能有自己的感情色彩,更不能妄下结论。
  第二,对一些野史、传闻、疑案及史学界有争论的事件不要在剧中涉及。历史剧对观众最有吸引力和诱惑力的便是一些野史、传闻及历史疑案,是历史剧最爱涉及的剧情。野史、传闻是对历史的一种解释,不少是曲解,历史疑案更是我们至今仍无法解释的。野史、传闻和疑案出现在历史剧中,势必让观众形成误解。因此,历史剧应该避开这类题材。有些剧作者认为这样将使剧情缺乏吸引力,从而影响收视率,但是我认为只要作者在剧情及细节上下功夫,相信也一定能够吸引观众,而且观众宁愿了解真实的历史也不愿去看那些蓄意美化的历史剧。以历史剧作《三国演义》来说,此剧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青睐,但并不靠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相反,它是在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基础上对剧情加以描述。
  第三,让一些历史工作者、史学专家参与校正。历史剧创作完成后,应该请一些史学工作者和历史专家进行审校。剧作者因为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势必会在剧作中出现一些失误,因此,请历史学家对其创作的作品加以审议指正是必要的,从而促使历史剧作更好地反映历史真相,努力达到完美。
  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历史教育。在全社会中普及历史,使国人对我们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培育国人的民族责任感,使人人都知道维护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那么,就不会有演员演那些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的历史剧,就不会有观众接受那些歪曲历史事实、美化历史人物的历史剧,从而使歪曲的历史剧淡出影视市场。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历史文化大有用处,因此历史剧的创作一定要尊重历史事实,努力融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从中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应大力弘扬传统历史文化,尊重历史事实,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历史,谱写中华民族的华丽乐章!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0151/38197266561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数字玄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颠覆上

原文地址:数字玄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颠覆(上)作者:武陵君数字玄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颠覆(1-4)  在中国传统文化神秘的一隅,即易术、相术、占星术、风水堪舆术、占梦术、扶乩术、九宫术等林林总总的“奇门术数”中,数字均起到关键性的指示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糟粕”? 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举例

对于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上不错的态度和选择,那就是取其精华,去除糟粕,问题是这属于糟粕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中国有一种学说,在治世,在社会追求稳定时受到推崇;在乱世,在社会要求变革时受到贬斥,这便是儒家学说了。譬如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学

电商对传统百货的冲击 百货冲电

     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昔日的零售业霸主,传统百货企业也同样面临重大的挑战。  其实中国百货业涉足电子商务还是比较早的。西单商场2001年就建起了igo5爱购物网站,北京王府井、上海百联、

长期投资策略 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应有长期策略

    看了一则新闻“京剧进中小学课堂遭遇最大困难是师资”,觉得作者分析的非常好,很到位,同时反映的问题也值得深思。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是我们的根。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下,很多的学生受环境影响很容易接受的所谓的

声明:《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历史剧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冲击》为网友指尖上的风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