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教育公平的理解 谈谈公平这档事

前几天我把梅比斯环这篇文章在FB的粉丝页上又转贴了一次。 有位网友看到了,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我对他人感觉不公平的吶喊会觉得生气?」

  前几天我把梅比斯环这篇文章在FB的粉丝页上又转贴了一次。 有位网友看到了,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我对他人感觉不公平的吶喊会觉得生气?」

  确实,这样的情绪似乎有点反常,会有人疑问倒也不奇怪。 只是三言两语之间很难讲清楚我的思维,所以兴起想写这篇来谈谈背后的整个逻辑。

  不过我要先说明的是,我不是生气公平这概念、也不生气别人对于公平的争取,而是生气很多人「对于公平的处理方式」…

谈谈对教育公平的理解 谈谈公平这档事

  学校从小就教我们下面这些陈述,如:

  「人人应该生而平等」

  「认真努力就会有好结果」

  「好好念书将来就会有好工作」

  「当个好人就会有好报」

  可是,我得坦白的说:「这些陈述终究是一种期待,而非世界真正运作的面貌」。

  (既然前面都宣告十八岁以上再来看了,我这段话应该不会误导到小朋友的世界观才是。:D)

  别误会我,我不是否定这些原则。它们在法律上、在道德上、在情感上、在教育上是合理也应当发生。我甚至衷心乐见这些陈述能真正落实在这世界上。我更同意每个人都应该致力让这世界的不公不义由自身开始逐渐消弭。

  可是遗憾的地方在于,无论我们多希望公平公义,但世界却没有义务要根据我们的期待做出回应,他人也未必会根据这些原则来对待我们。 所以我们在道德上、法律上、情感上所期待的公平,并非总是能在现实上看到。

前几天我把梅比斯环这篇文章在FB的粉丝页上又转贴了一次。 有位网友看到了,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我对他人感觉不公平的吶喊会觉得生气?」

  随手举例,世人会根据你的穿着与打扮评量你这人的可信度。 如果你要跟别人谈商务合作,你西装笔挺、头髮整齐、相貌堂堂的,别人会觉得你较可信。 但同样的你,若蓬头垢面、五天没洗澡、穿个破烂T恤的,别人很可能对你讲的内容就会产生疑虑。

  这种「以貌取人」的是事情公平吗? 很显然这是不公平、甚至是完全的荒谬。 人的本质无论怎么穿都不会变,为何别人能因为我的穿着而增加或减少对我这个人的可信度呢? 但遗憾之处、在于这就是现实存在的状况,也是一般人的「捷思偏误」。 梅比斯环那篇文章中写到老师以功课来判断是否好学生,是另一个例子。 其他诸如我们是否有钱、我们的学历高低、我们的社会地位、我们交甚么朋友、我们存在怎么样的思想(是否符合大部分人政治正确的路线),都会影响别人给予对待的方式。

  虽然我并不认同这是对的,只是这是实际的游戏规则。

  世界本身会怎么运转,跟我们是否认同毫无关系。

  这很残酷,但是随着我们年纪增长,我们总有一天得面对「世界真正的样貌」。 我们必须知道世界不是粉红色的、不是乖乖听话就有圣诞老人来送礼物、不是把事情都做好就会升官加薪,除非你有价值、否则没人在意你的感受。 所谓大人的世界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 不过,社会现实是对是错不是我要谈的重点,我想谈的是:当你发现世界的回应跟自己期待有落差时,该怎么去处理这部分的挫折。

  要嘛,是对这不公平的规则屈服。

  比方说,既然世人这么愚昧,会以貌取人。 那要找人谈事情时就把自己打扮漂亮、穿着得体。 就算内心不以为然,但既然这是世界要的,就媚俗吧。 只要你照世俗需求穿着得体了,别人就会公平的「以礼相待」。 换言之,你屈服规则后,你会得到「那个规则所认可的公平」,只是整件事在原本的道德原则上看似非常不公平就是。(对,这概念有点绕舌)

  这很多时候是一条Easy Way。是,我知道你要批评甚么!(摊摊手) 我也完全同意你的批评。这虽然是Easy Way,但绝对也是一条懦夫的道路。不过,你同样不能否认,这是一条能有效被公平对待的路。

  另一条路,是若不愿意媚俗,则可以跟这规则抗衡或是让自己不仰赖他人。你可以离群索居,可以刻意穿着破烂,透过建立自己的名声,让别人知道以貌取人是错的。你甚至可以招集群众,要大家都穿着破烂出门上班。你也可以努力成为一个名人,并大力宣导人应该因为本质以及灵魂而受到尊重。只要你「有实力」,最后世界会倾听,同样也会得到自己要的公平。不过这是一条Hard Way,但这是勇者与斗士的道路。

前几天我把梅比斯环这篇文章在FB的粉丝页上又转贴了一次。 有位网友看到了,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我对他人感觉不公平的吶喊会觉得生气?」

  当然,两条路并行也没甚么不可以。但总而言之,你得做些甚么。

  会让我生气的,是那些期待着理论上的公平将要自然降临的族群。

  有一些人,他们觉得自己既然照着老师教或父母教得方法行事,世界怎么能不给「对的回应」? 我每次听到「怎么能」的句子,就会有点冒火。「人人应该生而平等,怎么我没得到我该有的分?」 「老师应该有教无颣,怎么能因为我功课不好的就被老师找麻烦?」 「明明我也很认真,怎么能最后升他不升我?」 这些陈述都是对的,唯一问题仅在于世界没有义务要落实这些陈述。自己得做些甚么,让这些陈述成真。

  比方说,若觉得老板升了别人不升自己,很不公平。 要嘛就去找老板抗议、搞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跟自己认知有差的状况。 若觉得老板就是偏心,那赶快换个环境,换个更公平行事的老板。 再不然也可以督促自己变强,长期而言这会累积自己实力、也可能会让事情变好。 总之,必须要「做些事情」才能取得更多的关注,也才能获得长期的公平。

  可是这群人往往只是私下抱怨、找不相关的人哭诉受到的不平,不断强调自己是对的、是别人负了自己。 然后呢? 他们哭完了却选择继续待在原位,但是刻意降低表现来表示无言的抗议。 这在我来看就很不值得了。 这种抗议能成甚么事? 不平根本没解决,只是让评价你的人觉得你真的很弱,让自己进入恶性循环,并离想要的东西越来越远罢了。

  甚至有人终其一生过不了这一关,大公平要不到,反而变成补偿性的在各种小地方要求公平,去餐厅在服务生身上挑刺儿,买东西每项权益都不能吃亏、停车被开单抱怨为何别人也犯法不去抓。 脾气越来越坏、在意的点也越来越小。 眼睛盯着所有事情,别人有的我也要得到,我没有的别人更不该有。 最后一辈子都在斤斤计较别人有甚么,以及我为何没有。 当然,我不是说在意这些事情不对,这确实是他的权益。 只是我觉得做这些事情其实不值得。 只是让自己看甚么事情都不顺眼,让自己的快乐指数越降越低。

  结论:

  在公平这件事情上,我的想法很简单。若你真心觉得有甚么事情不公不义,要就是真的正面争取,提升影响力、招集人群、改变法律、影响舆论、或是证明自己不可或缺的价值,透过行动来影响这个世界。这虽然是一条Hard way,但这是一条勇者的路。

  不然最起码也可以试着接受世界其实存在另外一种形式的公平。进入那个游戏圈,如努力念书、用力赚钱、打扮漂亮、锻炼身体、拓展人脉、政治正确(如不谈宗教或政治)、决策从众,你还是能得到潜规则下的公平。这也能解决你的困境,虽然这很孬种。

  唯一不能解决问题的,就是不断跟别人抱怨「我应该要被公平对待、我应该要平等被尊重。」 这是最没用的一条路。因为这世界有一个不公平但很公平的规则:你有实力,你会被听到,你也会得到该有的权利;但若没有实力,无论如何吶喊与哭诉、无论在道德上多正确,世界很可能还是会冷漠以对。所以,与其把时间花在抱怨上,还不如真的身体力行地做些甚么。若只是一直哭诉着世界不给自己应得的公平,那实在是很让人生气的啊。 (图片来源:CFP)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0151/923743217068.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高考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附答案 对mis含义的理解

一、考点解读考试手册针对阅读提出六种三个层次的能力,即认读、理解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鉴赏、评价的能力。其中认读、理解的能力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意义。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理解文中重

论教育公平的必要性 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论教育公平的必要性摘要:教育公平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解决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保证社会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并且人人都能公平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关键词:教育公平,受教

对"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解_dzhgjd 对人文艺术的理解

对"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解德州市第三中学郭金东2012年7月29日16:12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关注多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单词,学会了多少语法,最终是看考试究竟能得多少分,这都是急功近利的知识本位教学思想,只重视了语言

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小数乘法的意义

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福建省诏安县白洋乡中心小学 吴幼盛今天上午,中心校组织到塘西小学进行期初教学常规检查。我在检查沈长川老师的教学业务时,发现在学生的作业本中有一道填空题:“32个25相加的和可用算式____________来表示”。当学

我对“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理解 对优秀学生的理解

作者:潘璋荣我对“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理解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此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对此的常见的理解大致有四大路数。一路将“知”作“智”(音zhi读去声)的通假字解。于是理解这话就是,滔滔不绝夸夸其谈的言说的人,常常是缺少

声明:《谈谈对教育公平的理解 谈谈公平这档事》为网友彩虹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