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预案
作课人:范彩丽 作课班级:七年六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探究几个难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
(3)体会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学习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中疑难问题的探究,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
(2)通过人物速写练习,学习塑造人物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对贝多芬的热爱。
(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名人单元)中,学习本课探寻贝多芬的生命足迹,学习他的顽强精神。更要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刻画人物的写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由霍金引出与命运抗争的人,然后学生自由介绍,然后教师引出新课。
二、 自主学习:
1、 了解作者。
2、 了解贝多芬,学生自由介绍后,播放视频进一步加以了解。
3、 积累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心扉 门槛 徒劳 流氓 下颏 重荷 零乱不堪 蓬勃 踌躇 沉郁 感染 磐石 嚣张 深邃
(要求: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词义)
4、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 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2) 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
三、 激情互动:
一)交流整体感知内容:
1.记叙线索──“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2、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二)研读课文,分析人物:
1、作者怎样刻画贝多芬的?(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要求用“通过读——————————,我觉得贝多芬是————的人”的句式说出贝多芬的特点。(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补充总结。)
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贝多芬是平凡的:贝多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也会像常人一样孤独、苦闷、烦躁、甚至绝望。当有人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端被打扰时,他一样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
3、 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4、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
重点理解结尾段语句的含义:贝多芬以他整个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音乐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4、学生精读6、7、8、9段,勾画出关于贝多芬外貌的句子,看看作者是如何刻画贝多芬的外貌的。(学生结合语句加以赏析,教师点拨写法: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
四、魅力精讲:
外貌描写之写法指导:
1)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2)外貌描写后要加上提示性格特点的语言。
3)进行外貌写作可用修辞,如比喻、夸张,以其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 实践: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你写的这个人是班上的哪位同学)。
要求: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切忌脸谱化。
2、听《命运交响曲》,结合课文内容,你从一代音乐大师的身上学到什么,得到什么启示?
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到贝多芬在失去听力以后,与生命顽强的斗争,创造了音乐的辉煌,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他这种精神,做生活的强者。
六、课堂小结: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抓住特征来描写人物外貌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也学习了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因为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

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要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去战胜他们。
七、 作业:
1、 阅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2、将自己在课堂上的外貌描写整理好,写在日记本上。
八、附板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整体(身高、两肩)
(远)
外貌描写 衣服(由外到内,由前到后)
局部 手(特写)
(近)
脸部(由上到下) 注意描写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