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说话晚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家长为此十分焦虑,在排除智力和疾病原因后,也感到不解,为什么信息量摄入这么大,反而说话晚呢?我们先来看俏妈的说法:
经常会有妈妈问到关于宝宝说话迟的问题,其实我的女儿俏妞也曾是一个语迟的孩子,快两岁了才开口叫“爸爸”“妈妈”,当时也着实让我担心了一把。尤其是看到真人秀节目里小甜馨那么一点儿大就能吧啦吧啦说一大堆话,着实让不少妈妈粉们惊奇不已。
之前逛各种论坛的时候,我也看到过很多年轻爸妈的讨论,才知道原来关注这个话题的群体人数还是蛮多的。甚至有家长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怎么现在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对于这个疑问,俏妈是这样理解的:
一是因为现在的宝宝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平常要么跟着妈妈要么跟着奶奶外婆,说话的人少了,环境的刺激不够所以导致说话晚吧;
二是以前的孩子,大人忙于生计很少会照顾得那么仔细,孩子说话只要不是太迟,一般的家长估计也就没那么在意了。不像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各方面的发育都非常关注,孩子稍微有点异样就紧张的不得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在网络上寻求答案和帮助。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大人多虑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每个人的发育速度都是不尽相同的,有人快有人慢,你走路早我说话早……
就拿刚才一直说的语言发育来说吧,开口晚的这些孩子真正最后诊断为是智力低下或者其它什么严重问题的,几乎很少很少,绝大部分孩子最后都能顺利学会开口说话,经过一段时间后语言水平也都能达到同龄孩子水平,智商也并不比别人低。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妈妈怎么说
@昊昊妈:我儿子两周岁以前也是只会说极少的两个字,数数从1到10,中间3和4就是不说,因为是发s,sh的音,山也从来不说!平时说话就嗯嗯啊啊的,家里人也很着急,可是我着急的同时总安慰自己:听力很好的小孩,肯定不会是哑巴!结果大概是2周2个月的一天,家人在包包子,他就在一旁玩面,玩着玩着自己开口数数就把3和4数出来了,我们都很惊喜,从那以后,他的语言发育就一发不可收拾,什么话都开始说,包括在他一岁时候我们哄他睡觉唱的儿歌他也会背!现在宝宝两周四个月了,说话像个小人精。
@冬冬妈: 我儿子也是说话晚的,真正开口说话是2岁9个月,一开口就是一句话,会说话后非常啰嗦,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每个孩子发育的情况有快有慢。
@轩轩妈: 我们家两三岁只会说:嗯,奶。其他什么也不会,但是四周岁时,我记得是国庆,他自己跑到墙上贴的儿童贴图那边,把画面上的内容说了个遍,之后小嘴就停不下来了。宝宝虽然不会说,但是他自己会听会记住一些东西,父母要经常和他说话。
@童童妈: 我的小孩3岁时,也不太会说话,只会几个称呼。在市妇幼做了测试“自闭症倾向”,虽然只是倾向,但医生还说得比较恐怖。随后也看了一二家专业训练机构,最后我还是决定自己训练他。
1、教他说话,先教一个字的,然后两个的,然后3个字,后来一下子就会说句子了,每天跟他至少说两个小时的话,听只有四五句话的故事,我把故事录起来,睡觉是让反复听,听到他睡着为止。
2、每天跟他做小游戏,简单的游戏,比如我投球他接,他投时我接。
3、周末带他出去玩,看到什么说什么,跟他说个不停。
4、跟他说话时,眼睛要对视,你要蹲下身跟他说,他的目光不看你时,用手把他的目光扫回来。
我现在想到的就这些。现在我儿子8岁多上二年级了,学习中等偏上,就是胆子小点,表现能力稍弱一点。其它都也不错。比我想象中要好。希望我的文字能帮到大家。
@灵子妈: 我家2岁9个月才会说话,根本没有必要做什么康复训练,现在4岁多,虽然没有同岁的宝贝说的话多,但是基本什么都会说,只要智力和舌头没有问题,就不要担心。
@诺诺妈: 我女儿28个月都不会讲,不知什么时候一下子说很多,放心只要会发音,说话是迟早的事。
@丫丫妈:我女儿两岁半多才说话,在女孩里面绝对算晚的,只会说“阿”。交流靠打手势!谁有我受的惊吓大啊!吓得我带她去医院各种检查。啥事没有,医生让我回家耐心等待。后来一开口就说句子,长句啊!直接跳过单词这关了。结果现在那么多孩子里面就属她话最多。我每天被她絮叨的烦死了!
@特特妈: 我家24个月的时候还只会2个字的词,2岁生日当天过后上了亲子班……我能说当天晚上就会背悯农了吗,全家惊奇。现在2岁半,那个话多那个能说,我只求能安静一会。
@登登妈: 我家的宝宝两岁3个月才开始说话,不要担心,只要能发声音慢慢会好的。
@菲儿妈:我外甥四岁半才会说话,还是大人没耐心,教的少。我家宝贝之前也是说话晚,带到一家大医院去看,还有说孩子弱智的,医生说话不负责任。后来去北京看医生说看曲线评判孩子不合理,我们就放心了,回来后用心带了一年,孩子就开智了,现在马上上小学了,各项考核得A,很聪明,要相信自己的宝贝。
节选自微信号:俏妈说
宝宝正常的语言发展路线
发展心理学认为:
宝宝在三四个月时会发出单音,如“ba”“da”;
8个月左右会发出一串音节,如“ba ba ba”“da da da”;
12个月左右开始说叠词,如“爸爸”“妈妈”;
14~18个月进入单词句阶段,开始说“苹果”“汽车”等单个名词;
18~20个月左右进入电报句阶段,将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如“妈妈鞋鞋”;
24个月时,宝宝开始说有主谓语的简单句了,如“宝宝饿了”;
3岁左右,开始使用较复杂的句子,如“老师给我洗手”。
总结一些语迟的原因
1、大人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很多妈妈喜欢和宝宝说叠音,如“吃饭饭”“看车车”,以为这种表达方式生动有趣,宝宝容易听懂。其实,这样做弊端很多,既影响宝宝抽象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也人为延长了宝宝从叠词过渡到说简单句的时间。
2、大人包办代替剥夺了宝宝开口的权利
宝宝能听、但还不会说的时候,喜欢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指着奶瓶表示要喝奶,指着玩具表示想要这个玩具玩。大人通常都很明白宝宝的意图,于是抢着为他服务。时间长了,宝宝有了依赖性,就懒得开口表达需要了,反正你总是能猜出他的心意。
3、强行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
有一种父母恰恰相反,什么都逼着宝宝开口说,一旦宝宝说错了,就反复予以纠正。例如,宝宝一开始喊爷爷为“呀呀”,就一个劲地纠正宝宝,非要他说对不可。这种做法只能让宝宝对说话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不高兴说话,宁可用肢体语言来交流。
4、语言学习环境混乱复杂
很多家庭有老人或保姆帮忙照顾宝宝,家里存在多种方言;有的父母望子成龙,从小就教宝宝学英语,使宝宝生活在普通话+英语+各种方言的环境中,这让宝宝无所适从,体验不到语言学习的乐趣,严重时还会造成失语。
5、大人沉默寡言
宝宝的语言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照顾人的影响。如果照顾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能给宝宝提供较为丰富的语言环境,宝宝受到的语言刺激少、模仿成人说话的机会少,语言发展自然缓慢。
应对语迟的策略的方法
知道了导致语迟的原因,我们也就知道如何去应对了,比如:
1、用成人语言和孩子说话
2、为宝宝说话创造环境
3、不嘲笑、纠正宝宝的童言童语
4、尽可能提供专一的语言环境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应用一些其它手段和技巧,以帮助孩子学习说话,比如:
1、和孩子说话要简单,要短,要重复,说话要夸张,要在关键词上加重音

2、当孩子用眼睛看着你的时候就是跟你沟通,你要帮他把想说的讲出来,或者孩子使用肢体表达自己的需求时,要帮他讲出来:你要牛奶
3、孩子是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吸收的,要低下来,跟孩子同一个高度视线齐平,一起玩,玩的过程中教给他动词,比如:推,推火车,我推,你推,推的很好
4、在做动作的同时要把动词讲出来,比如:开,开门……
5、每天洗澡的时候也要互动学习,身体部分,脸,眼睛……,水温热冷,动词洗擦搓,香皂,泡泡……
6、听、学儿歌是不错的训练宝宝语感的方法
7、2岁左右开始有意训练一些有节奏和美感的听读,如成语、诗词等
8、鼓励孩子的表达甚至表演欲,如给家长讲故事,模仿自己喜欢的卡通角色等
文章部分内容引自公众号:俏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