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是清代康熙雍正时期著名的将领,敦肃皇贵妃的兄长,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女婿。
年羹尧在康熙年间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得到康熙帝的赏识,且康熙对他即以厚望,他也没有令康熙失望,多次平定叛乱,功绩显赫。雍正继位之后,年羹尧得到了雍正的重要,与克隆多并称为雍正的左膀右臂,凭借其勇猛的战功享誉朝野。年羹尧在西部边境的问题上掌握了绝对的权利,而雍正还将他作为知遇,朝政问题也多与他商量,给了他很多特别的待遇。
得到雍正重用的年羹尧志得意满,进而做了许多超出其本分的事,引起了雍正的警觉。公元1724年十月,年羹尧进京陛见,态度傲慢骄横,甚至在雍正面前都“无人臣礼”,自此失宠,而他的处境也急转直下。公元1725年,雍正抓到年羹尧的小把柄,并借题发挥,将他的亲信更换革职,又降其官职。而后年羹尧又被削官夺爵,并被开列了九十二大罪,在狱中被赐死。
中文名年羹尧别名字亮工,号双峰国籍/朝代清朝职业将领民族汉族(旗人)出生日期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逝世日期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爵位一等公旗籍汉军镶黄旗主要成就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家庭成员年遐龄,纳兰氏,苏氏,年熙,年富,年斌目录清朝李卫李卫是雍正年间的大臣,他本来是雍正府上的一名家奴,后来随着雍正当上皇帝,他开始平步青云,最后做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清朝李卫虽然不懂得书文,但是却会做官,懂政治,任上做了不少的利民事情。
清朝李卫剧照
清朝李卫是江苏人,很熟悉浙江与江苏的当地情况,在江浙任职的时候,他负责追查当地的私盐问题,当地的很多盐商勾结京城里的阿哥,行不法之事。李卫到任后,开始大力整治盐商,不畏惧京城里的权贵。
清朝李卫还善于缉捕盗贼,浙江当地有很多盗贼,每任的官员都无法肃清盗贼,李卫上任后,加强兵丁训练,开始缉捕盗贼。当时浙江有个闻名的人物名叫甘凤池,这个人武艺高强,曾经参加过康熙年间的朱三太子谋反案。后来,李卫派人严厉追查,终于杀掉了甘凤池。
李卫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籍,因此他非常喜欢读书人。在浙江做官的时候,当地的读书风气很浓厚,李卫经常与当地的读书人在一起,彼此讨论时政。李卫还经常资助当地的贫穷书生,让他们能够去北京赶考。
李卫在晚年的时候,做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雍正一直很信任自己的这位得力干将,雍正去世后,乾隆继位。乾隆很尊重这位老臣,李卫去世后,乾隆命内侍陪着李卫的灵柩回故里,并命令沿途的百姓去祭奠他。清朝李卫在自己的一生中,为百姓做了很多的事情,是一个清官。
阅读全文年羹尧怎么死年羹尧身为一代名将,平定边疆,在清朝时期一度权倾朝野,尤其在雍正年间更是达到了可以左右皇上决策的地步,极度受到赏识与提拔。如此一代名将功臣为何最终会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他又是怎么死的呢?
狱中年羹尧剧照
据悉,年羹尧得宠后,变得得意忘形,自恃不凡目中无人,因此引起皇上不满,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1724年,年羹尧进京朝见皇上,一路上他令众大臣在路边叩拜相迎,到京城后,面对前来接见的王侯视而不见,极度自傲,甚至面对圣上都轻视君臣之礼,此次事件成为爆发年羹尧和皇帝矛盾的导火索,从此皇帝便对其心有不满,还下旨警告其需谨慎守功。年羹尧之势正是由此开始走向下坡路。
次年,由于年羹尧结党营私,出现多种贪暴之举,任人唯亲,弹劾四川巡抚并将该职位换由自己的私人上任,扩散自己的势力,目无王法,日渐激化了与皇上之间的矛盾。

三月,天象出现难得一见的祥瑞之兆,于是群臣纷纷进京向皇上祝贺,年羹尧也不例外向皇上称颂道贺,但是他犯了一个小错误被皇上抓住把柄,招来死罪。年羹尧献上的祝贺由于字迹潦草,又将朝乾夕惕的顺序写反了,被皇上借题发挥,指称其自恃功高,目中无人,对皇上大不敬。
皇上遂以此收回了他手中大权,由于年羹尧势力削弱,群臣纷纷揭发检举其罪行,最终以92条大罪被革职,赐狱中自尽,抄家革职,子嗣充军,一代名将以此收场。
阅读全文年羹尧的下场年羹尧,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屡立战功的大将,帮康熙平定西北边疆动乱,又以自身极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协助雍正登上皇位,作为雍正的心腹大臣,在军事、政治多个方面手揽大权,那么最后他的结局如何,如此位高权重的将军落得什么下场呢?
年羹尧画像
由于年羹尧家族势力日益显赫之后,其手中权势极高,过于居功自傲,以权谋私,屡屡侵犯皇威,逐步失宠最终酿成大祸。
一方面,滥用职权,作威作福。由于年羹尧自恃功高,趾高气扬,将同级官员视作下属,要求郡王向之跪拜,对待御前侍卫有如奴仆,且在雍正面前也极度势力,多次冒犯君臣之尊卑。
其次,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举人唯亲。凡是年羹尧属下或亲信,在任何官职选拔上,均能优先采用,以自己的势力集结地区官员骨干,打造小团体。且年羹尧注重培养私人势力,以自身权位吸收朝中须溜拍马之人,权力逐渐膨胀,私自弹劾官员换之以自己属下替任。
除此之外,年羹尧贪污腐败的行为及其严重,屡屡受贿,贪恋财富数量惊人。
忍正是年羹尧种种恶行使雍正忍无可,下决心除之,雍正对他的打击也是逐步进行的。
首先,雍正下诏书警告年羹尧“守功难”,接着雍正开始联络亲信、官员与之割裂,揭发检举,站对阵营。然后,雍正就选中时机,公开将矛头对向年羹尧,将其调职,并抓住其写错贺词为把柄,以大不敬的名义将之降职,加以群臣弹劾,列出92条罪状。
年羹尧最终被赐狱中自尽,家中群臣革职,子嗣充军,抄家充公,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阅读全文年羹尧简介年羹尧,清代康熙、雍正时期著名的大将,集多个高官职位于一身,官达四川、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等,受封为正一品官位。
年羹尧画像
年羹尧虽为武将,但自小读书,以进士入官场,一生屡立战功,运筹帷幄、骁勇善战,平定边疆,为清朝时期的边疆稳定与国土统一做出巨大贡献。
年羹尧在康熙年间便才能尽显,颇得康熙的赏识,管辖四川期间极有作为。后年羹尧在藏区攻退准噶尔入侵军,杰出的军事才干使其扶摇直上,任川陕总督。同年,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消除地区矛盾,获得更大军务权。
到了雍正年间,年羹尧更是得到了皇帝的至高恩宠,几乎亦臣亦友,共商国事,成了雍正帝不可或缺的助手,可谓权倾一时,位高之至。
1723年,年羹尧奉命掌管西部一切军务大权,实权大过其它一切高职军官,西部地方官员均听命于他。同年,年羹尧奉命平定罗卜藏丹津动乱,战争持续到第二年,年羹尧巧妙战术横扫全场,大获全胜,于是声名四起。至此,年羹尧更是受封一等公爵,威震四方,掌管西北西南军务、政务。
此时的年羹尧不但手握军权,更是参与朝政,左右着皇帝的决策,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宠信。
但随着年羹尧的平步青云,他逐渐变得骄横,无视群臣诸侯,对皇子不敬,甚至轻视君臣之礼,加之朝臣的进言相劝,遂引起皇上的不满,矛盾逐渐加剧。
1725年,年羹尧在为祥瑞天象道贺时将祝词写错,被皇上抓住把柄,列出种种罪名,令其自裁,举家革职,一代名将以家破人亡收场。
阅读全文年羹尧的简介年羹尧生于公元1679年,又名年双峰,安徽人士。自幼读书习武,在其二十岁时,高中进士,入翰林院当职。在翰林院当职兢兢业业,备受朝中大臣关注,于1709年升任内阁学士,后又为四川巡抚,成为当时朝廷的中流砥柱。
年羹尧剧照
年羹尧自此开始了平步青云,一马平川的升任之途。他在四川当职期间,不仅处理政务十分出色,更在平定西藏的战事中,确保了后勤的充足补给。于是,在1718年,康熙下令,年羹尧升任四川总督,统领民政军事。出色的表现,无可挑剔的行事准则,被康熙看在眼里,三年后,年羹尧成了西部的重要大臣,当上了川陕总督。
康熙去逝后,雍正登基,年羹尧原本就亲近雍正,这次更是被委以重任。雍正即位不久,就将西部所有大小事交给了年羹尧处理。他俨然就是雍正在西部的代言人,事无巨细他皆可自己做主。
阅读全文年羹尧是怎么死的年羹尧早在雍正还未登基的时候就是雍正手下的家臣,他的妹妹还嫁给了雍正做福晋,可以说年羹尧的利益是和雍正绑在一起的,所以年羹尧尽心尽力帮助雍正登上皇位。
年羹尧凄凉晚景
果然,雍正登位之后,年羹尧深受器重,成为了军中的一号人物。后来,在雍正三年的时候,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天象,所有官员都上书以表恭敬,年羹尧在上书的时候把“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这让雍正很不满,认为年羹尧自恃功高,拥兵自重,就将要将他从陕甘总督这个位置上赶下来,调往别处。
但是年羹尧还新村侥幸,上奏希望继续留在陕甘一带,这让雍正大怒,斥责他有造反之心。雍正这一表态,下面的人就纷纷上奏弹劾怒斥年羹尧,就这样年羹尧被抓到了京城,临死前,年羹尧还苦苦哀求“希望留下这条小命,可以继续为皇帝效力”然而雍正已经下定决心,命其在监狱中自尽,无奈之下年羹尧只好上吊自杀。
阅读全文年羹尧的妹妹生平年羹尧的妹妹是年贵妃,年氏的具体出生年月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她死于雍正三年,据考证,年氏大概于康熙五十三年嫁给雍正,进入雍亲王府,她是雍正当时所有妻子中最年轻的一个,雍正刚登位的那一年她就被封为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之后又被晋封为皇贵妃,可惜刚受封还未等到仪式举行,年氏就病逝了,谥曰敦肃皇贵妃。
年贵妃的影视形象-华妃
年妃生来气虚体弱,而且,她在怀孕的时候又恰好碰着康熙去世,不停的弯腰磕头,对于孕妇而言,这是十分危险的,果然,皇子出生就死了,而年妃的身体也更加不好。年贵妃生前曾为雍正生下三儿一女,可惜都未长大成人就已经夭折了,孩子的夭折与哥哥年羹尧和雍正之间越发激烈的冲突让她更加的伤心,这就更导致了年贵妃病重,在雍正三年十一月终于还是大限已至,溘然长逝。
对于年贵妃,雍正还是非常疼爱的,雍正曾夸她“品性温和,贤淑恭谨,在雍正未上位时,待其谦恭有礼,对于皇后也是敬爱有加,对待下属更是平和宽待。是一个对人对事都尽心尽力,能够帮助他管理好内政的贤内助。”并且,当时雍正和年羹尧已经有了嫌隙,雍正已经在着手准备动年羹尧,也许是不愿当时病重的年贵妃伤心,雍正暂缓了对于年羹尧的处理,直到年贵妃身死才对年羹尧动手,在年贵妃死后,雍正对其留下的皇子福惠十分宠爱,更胜其他的皇子,可惜福惠还是夭折了,雍正伤心之下以亲王的规格葬他。这些点点滴滴都足以看出雍正对于年贵妃的喜爱。
阅读全文年羹尧简介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生于康熙十八年,卒于雍正四年,是清朝著名大将。年羹尧于康熙三十九中进士,之后又深受康熙恩宠,以不到30岁的年纪就升职为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后来又连续加官进爵,被提升为四川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封为太保、一等公,实在可以称得上是位极人臣,已经做到了武官的极致。在清朝时期,年羹尧战功赫赫,身经康熙、雍正两朝皇帝,资历很老,威望极高,或许也是因为自己处的位置过高了,有点飘飘然了,人也变得骄纵,即使面对雍正也不守人臣之礼,做出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招致了雍正的猜忌,最后被赐死。
阅读全文参考资料1.清朝李卫的简介 李卫和年羹尧的关系[引用日期:2016-02-17]2.年羹尧怎么死的 雍正为何派李卫杀年羹尧[引用日期:2015-11-08]3.年羹尧的下场 年羹尧墓在哪[引用日期:2015-11-05]4.年羹尧的简介 年羹尧是谁 年羹尧的用兵之道[引用日期:2015-11-04]5.年羹尧的简介 年羹尧的妹妹是谁[引用日期:2015-10-21]6.年羹尧是怎么死的 年羹尧的下场为什么这么惨[引用日期:2015-08-07]7.年羹尧的妹妹生平 年贵妃的下场到底如何[引用日期:2015-07-27]8.年羹尧生平简介 年羹尧的人物性格分析[引用日期:201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