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生产历史悠久。
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用普茶已自唐朝。清代普洱府即现代普洱县周围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再加工再运销,普洱成为集散地,蒙、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那么,地道的普洱茶具体生产于云南的哪里?
产普洱茶的范围包括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临沧市、普洱市、昆明市、德宏州、大理州、保山市、红河州、楚雄州、玉溪市、文山州等11个州(市)。
从大区上来说,主产区分别是:西双版纳州、临沧市、普洱市三大茶区,其中最知名、产量最大的是西双版纳州。
一、产量最大、山头最多---西双版纳
勐腊县
勐海县
二、世界滇红之乡---临沧
三、以普洱为名的---普洱市
当然,昆明市、德宏州、大理州、保山市、红河州、楚雄州、玉溪市、文山州等这些地方也产普洱茶,只是产量较少、名气小,不为众人所熟知而已。
如果,你对普洱深感兴趣,那么,就请先从普洱的各产区先开始了解吧!
正所谓“正本清源”。
那么,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产区为易武茶区,它包括攸乐、革登、莽枝、蛮砖、倚邦、易武这六大山头,也叫做六大古茶山。
易武茶区的茶具有蜜味兰香,其古树茶具有木味兰香,存放久之后,逐渐出现樟香、松木香、檀香、沉香等气息。它属于甜茶区,其古树茶茶品是从淡雅、柔和向茶气强烈沉稳,汤质醇厚、细柔转变。前期微涩,从淡到厚的过程。
第二产区为勐海茶区,它包括南糯、班章、布朗、勐宋、巴达、景洪等山头。
勐海茶区的茶的特点是具有野菊花香,它属于甜苦茶区,其茶品的变化是从浓烈、苦涩转化为汤质饱满,香气高扬,茶气浓烈,微苦,长期存放从浓到平和的过程。其古树茶存放之后,茶品是从野菊花香转化为樟香、木味的过程。长期以来,勐海茶厂主要采用该产区的茶进行拼配。
第三产区为思茅茶区,它包括景迈、景谷、景东、邦威、南桥、无量山南、哀牢山、苦竹山等山头。
思茅茶区的茶具有稻谷花香,为甜苦茶区,其茶品一开始很香,有蜜味,茶气高扬,茶清甜。茶底多为苦底,存放久了茶水易淡薄。
第四产区为临沧茶区,它包括勐库、冰岛、昔归、凤庆、双江、永德等山头。
临沧茶区的茶的香味不是很稳定,以板栗香为主,属于苦茶区,其茶品性烈,厚重,香气杨。其基调为苦底,存放久了,香气丰富,但茶底多为苦而不化。
第五产区为大理茶区,它包括无量山东、无量山西、黑龙潭、德安、南涧等山头。

大理茶区大部分是新茶园,主要为下关茶厂提供制茶原料。大理茶区的茶属果香型,为苦茶区。下关茶厂研究出一套有效制茶工艺,对该产区的茶品有着提升的作用。
当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讲得再多再好,不如身经百战。多品尝,多比较,多回味,用心的话,过不了多久,大家都会成普洱茶品鉴高手。
再遇到忽悠咱们的,哼,门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