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西周甲骨文的出土地点看,既有西周王朝的都城遗址,也有边远诸侯国遗址,尽管数量上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当时甲骨占卜非常普遍,故而也可以推测将来还会有西周甲骨文出土。另一方面,西周甲骨文几aIhUaU.COM乎都是在现代科学考古发掘下出土的,层位清晰,还伴随出土了其他同时代器物,每次出土都有详尽、科学的考古发掘报告公布,专家学者也随之作了研究考证,留下一批专著文献传世,一下子进入了对西周甲骨全面、深入的研究阶段,比如,在对西周甲骨文的释读(它们比大部分殷墟甲骨文要细小)、殷人与周人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商王朝晚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和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l世纪一前771年)使用的占卜文字,是迄今所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系统文字。
“甲骨文”这一名称是约定俗成的,仅是按这种文字的书写材质来称呼。其实,要全面、科学地给它定名确有难处。在甲骨文被发现、认识与研究初期,因为这种文字不见于典籍记载而产生了多种名称,如有按书写方式命名的,叫做“契文”、“殷契”、“书契”;也有按出土地点称呼的,叫“殷墟文字”;或按其用途命名,即“卜辞”、“贞卜文字”等,后来,才渐渐统一到“甲骨文”这个名称上来,意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以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叫做“甲骨学”(现已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甲骨文特点: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的特点涵盖甲骨文的字形特点和构形特点两个方面,字形特点是指它作为文字整体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文字形态(包括其他类型的古文字、今文字,乃至于其他民族的文字)的特点,而构形特点这是指构成某个具体的甲骨文字构件的组合特点。
从字形特点上说,甲骨文也是块体文字,有别于其他字母文字的线形序列。尽管有的甲骨文字不能像现代汉字一样方方正正,但方块汉字仍适用于甲骨文字。

最初接触甲骨文的学者,大多为它的缜密、流丽、工整所吸引,力图解读其中的奥秘,揭开这段上古历史的神秘面纱。要解读甲骨文,当然要从文字表面入手,由浅人深。从表面看去,甲骨文的表现形式是古人迷信活动——占卜的记录,它有一定的格式,颠来倒去,问这问那,虽然几乎任何一本《中国文学史》都要提到这最早的书面记载,有的将其视作中国散文的雏形,但表面读来却是有些单调枯燥的。
甲骨文的深刻意义在于透过表面的占卜形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比如,我们首先必须了解甲骨文的由来,乃是古人占卜的记录,这样,就要通过其他资料,去了解古人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的种种情形,从而去读通甲骨文字的表面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