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看如今社会,“老少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我们应该如何审视“老少恋”呢?在“老少恋”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动机呢?“老少恋”又有哪些种类呢?这就是我这篇文章所要阐述的话题。
“老少恋”是源于中国传统观念,古来有之,比较常见的是年长有身份的男子同年轻的女子,一则是因为年轻女子活力四射,皮肤光泽滑嫩;二则是年轻女子有生育能力,有利于未来繁衍子嗣;三则是年长者资历、见识、地位等远远超过年轻的男子,给予年轻女性安全感和人生智慧。
根据“老少恋”的组合种类,我大致分了以下几种,仅供大家参考:
其一,教授权威型(学者组合型),主要特征是年长男性与年轻女性在研讨切磋学术中,由于共同的话题,发展成精神爱恋。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研究生翁帆两人的结合,翁帆可以照顾杨振宁的饮食起居,替他收集整理他的学术论文;而杨振宁可以指导她课题的方向等,成为佳话。
其二,事业合作型,主要特征是年轻女子强烈的事业心激发了年长男性的帮助欲望,故而形成事业联盟,年轻女子激情有冲劲,年长男子沉稳老道,形成了事业上绝配的组合。就像默多克曾说过,邓文迪很像我年轻时候,野心勃勃,冷酷,一心想往上爬。当这群成功男人在进入中年的阶段时,遇到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就觉得很像年轻时的自己,理所当然的希望能帮她一把。
其三,父女型,主要特征是年轻女子生活背景密切相关,从小缺乏父爱,导致年轻女性心里渴望找一位像父亲一样的男子,给予自己多一点关怀。余幼薇年少时就是一代才女,温庭筠爱才惜才,多次接济她家,给予她作诗的指导,久而久之,她的心里刻下了他的名字。当温庭筠要离别的时候,她对他说,门前的三棵树分别叫温、庭、筠。虽然这份感情未果,但是这份深情厚意也将铭刻在他们的人生里。
其四,传统型,主要特征是基于传统的观念,为了家族利益,两个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孝庄为了维护家族名誉和地位,不得不同她的姑姑一起服侍皇太极,为他出谋划策,堪比女中豪杰。
其五,才华型,主要特征是基于才华,两人互相欣赏,互生爱慕之情。胡兰成因为读了张爱玲的作品,爱慕她的才华,亲自登门拜访,遭拒。他在一张纸上,写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塞进了张爱玲家的门缝。渐渐地,随着两人交流的深入,成了一对亲密爱人。后因胡兰成背信弃义,让张爱玲伤心欲绝,才导致了这段感情的破裂。
其六,家庭型,是基于两人有共同生活的愿望,互相照料彼此的生活。梁思成在失去爱妻林徽因后,人生最萎靡不振的时候,遇到了他第二任妻子林洙,虽然精神交流不像和林徽因那么多交际,但是起码能照料他的起居,两人因此走在了一起。
其七,拜金拜权主义型,主要特征是因为金钱、权利因素,而缔结的恋爱关系,可以说是赤裸裸的交换,年轻女子用青春美貌换取年长男子的权利金钱。在田朴?出道早期,为博出位,喜欢情爱片并参予拍摄,后与房地产大亨王石传出恋爱。我们说如果老少恋如果只停留在性爱层面,很难维持很长时间,这就好比嚼口香糖,一开始甜滋滋,久了也就淡而无味。从社会道义层面来说,钱权色的交换,是应当遭到全社会的强烈谴责的。
“老少恋”是恋爱组合的形式之一,只要合法合乎道德的关系,我们都应当给予尊重和祝福。现实中“老少恋”可能同属于文章所列的多个类别,本文只列举了较典型的“老少恋”类型,当然不排斥其他例外。总体来说,婚姻的幸福程度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如同穿鞋子舒适度只有当事人最有发言权。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有权势地位的年长男子为了追求刺激和时尚,盲目追求“老少恋”,忽视两人年龄跨度带来的生活理念、习惯等差异,最后只能哑巴只黄连——有苦说不出。另外,一些年轻女子为了改善自身生活,拜倒在金钱和权力脚下,沦为“地下情人”,只会得到一时的欢愉,长久看,不会有好果子的。
我们要相信:真爱是无关年龄界限,只要出于真心的感情都是美好的。反之,仅凭眼前利益的“老少恋”,即使外人看来再美好,其本质都是丑陋的,令人唾弃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