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复渠23个真实细节
1、韩复渠说,徐向前这个名字起得不错,走得慢,却不停向前走,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2、韩复渠治鲁时规定,公务员夏天必须穿白布制服,白布袜,黑布鞋,戴白色平顶草帽;冬天穿黑布棉制服,黑布袜,黑布鞋,戴黑色棉帽。有公务员不以为然,自嘲说:我们夏天是一群白羊,冬天是一群黑猪。
3、韩复渠去济南市政府点名,市政府公务员旧习难改,应点者寥寥,他一怒之下将点名册上的所有名字划掉,批了“解散市政府”几个字拂袖而去。
4、韩复渠痛恨贪污受贿,在山东,凡公务员贪污500元以上者即枪毙。
韩复渠和蒋介石
5、孙良诚治鲁时政府驻泰山,泰山上涂满了革命口号,山顶无字碑上有“当权高于一切”六字,从此无字碑变成有字碑。
6、汪曾祺感慨,韩复渠治鲁多年,泰山上没有一块他写的碑。
7、何思源任山东教育厅长时,经历石敬亭、孙良诚、陈调元、韩复渠四任省府主席,自叹“四朝元老”。而后又经第五任沈鸿烈、第六任牟中珩,第七任时何思源才当主席。
8、西北军禁烟。冯玉祥经常检查官兵手指,若发现有烟熏的痕迹,轻则罚跪,重则打军棍。一次,冯玉祥与韩复渠谈话,冯说“你吸烟吧,没关系。”韩答已经戒了。未久,韩复渠出去方便一下,一出门就找副官要纸烟。
9、韩复渠严禁家中仆人称主人为“老爷”“少爷”,因此,他的三个儿子分别被称为“大学生”“二学生”“三学生”。
10、韩复渠的翻译陆鼎吉每有诗作,就请秘书指正,秘书毫不客气大加修改,陆自是不悦。一次,陆又奉上一诗,曹照例修理一番。良久,陆说:曹老,不瞒您说,这是杜工部的诗。
11、李汉章说,现在的南方军队,只要一提到蒋委员长,在场官兵都要立正。韩复渠答道:要是当兵的一听到长官就立正,那“老总”们一天到晚光立正就完了。
12、晚清名妓赛金花晚景堪怜,贫病交加,韩复渠乃资助国币一百元。赛金花当即写诗一首:含情不忍诉琵琶,几度低头掠鬓鸦,多谢山东韩主席,肯使重金赏残花。
13、冯玉祥请军官吃西餐,军官们狼吞虎咽,大嚼面包、果酱、黄油,待主菜上桌时早已吃饱。冯哭笑不得,回营后写了一本《宴会须知》供军官们学习。
14、冯玉祥进驻北京时,韩复渠离他而去,后冯玉祥兵败,韩复渠两次接冯玉祥上泰山。
15、冯玉祥在泰山修了四座亭子,有“向方(韩复渠)亭”,“明轩(宋哲元)亭”,“协和(李烈钧)亭”和“右任(于右任)亭”。1938年前三座亭均毁于战火,独右任亭幸免于难,据说日本人崇拜这位书法家。
16、韩复渠极恨走私贩毒,一次他恰巧遇见两个被绑押的日本毒贩,便厉声训斥。不料日本人愕然相顾,全无反应。良久,韩复渠才知他们不懂中国话,不禁一笑,两个日本人见韩复渠笑,也跟着笑。
17、蒋介石讲话时常用“这个是”的连接词,一连使用三四个“这个是”是极平常的事。张宣武曾记录,开封会议时蒋介石一段讲话中说了二十四个“这个是”。
19、日本人接管了上海的报纸后,凡是有“英”、“美”字样出现,一律加“犭”。
20、1918年,冯玉祥驻军常德时,部队射杀了一只老虎,老虎还未断气时,手枪队排长赵登禹便骑在虎上,做“武松打虎”状。有人拍了这个场景,冯玉祥在照片上欣然题字“打虎英雄”。
21、溥仪被驱逐出故宫后,鹿钟麟问他以后自称皇帝还是以平民自居,溥仪回答:我既已接受修改之优待条例,当然不能再称皇帝,以后只是中华民国国民一份子,鹿报之以掌声。
22、韩复渠儿子韩嗣燮、孙连仲儿子孙湘德在湖南常德出生,这是第一拨;韩复渠次子韩嗣燠、张自忠之女张廉云、孙连仲之女孙慧书都在北京出生,这是第二拨。因此西北军将领子女常互相询问:你是哪一拨的?
23、韩复渠被枪决后开吊,亲朋故旧为避嫌,不敢前往,只有孙连仲全副戎装前来鞠躬致祭、送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