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住宅社会学


zhuzhai shehuixue
社会学 住宅社会学
住宅社会学
sociology of residence

   研究住宅与社会中的人口、家庭、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因素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起源和发展 18世纪以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人口剧增,住宅不足、居住拥挤、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K.马克思的《资本论》和F.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都揭示了这种状况。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1872~1873)就是研究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住宅社会问题的一部代表作。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国家的学者在城市理论的框架内提出了解决住宅社会问题的一些设想。1898年英国学者E.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理论,主张在大城市周围建立一连串的花园城,把大城市多余的人口疏散到花园城市中去,以减轻城市人口压力,缓和城市住宅供求矛盾。1922年,出生于瑞士的法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画家L.科比西埃在《现代城市》一书中,提出用发展高层建筑的办法来争取生存空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都制订了大规模的住宅修建计划,在战争的废墟上兴建大量住宅。这种社会需要和实践,促进了住宅社会学的发展。1978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会议上,正式为住宅社会学命名并成立工作小组,以加强国际间有关住宅社会学的合作研究。会议提出开展:①住宅建设和居住区规划研究;②住宅建设的重大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研究;③住宅建设预测研究;④居住区的良好社会环境研究。1981年4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住宅和城市问题研究会议上通过的《住宅人权宣言》,进一步明确把住宅问题的研究从经济、建筑学扩大到社会学领域。联合国规定1987年为国际住宅年,呼吁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美、法、苏、日等国都设置有住宅社会学研究机构,并展开了许多应用课题研究。法国建筑科学研究中心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小组着重研究度假房屋问题;苏联中央住宅研究设计院住宅社会学研究室所论证的住宅发展远景课题,已被政府采纳,作为制订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的依据。发展中国家开展住宅社会学研究较早的印度,已完成几十项有关住宅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
 研究内容 住宅社会学主要研究:①住宅建设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住宅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城市住宅的社会环境及住宅的规划和管理;③不同居住对象(青年和学生、老年、伤残者、复婚家庭等)对住宅的不同需求;④居民的人际交往和邻里关系,以及住宅造成的社会隔离问题;⑤住宅政策和居住法;⑥住宅建设的规模和发展趋势的预测。
 功能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住宅问题涉及每一个人和家庭,住宅社会学的研究,对于实现人的基本权利,提高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秩序和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住宅社会学研究在诸多问题上与多门学科相交叉,它是介于建筑学、规划学、经济学、消费学、美学、人类学、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同时又与人口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住宅社会学研究 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就对住宅的社会问题进行过研究。1929年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和1934年邱致中的《实用都市社会学》两书,探讨了城市规划与住宅区域等问题70年代末,对住宅的研究重点转移到住宅的经济理论与管理体制方面。1983年12月,费孝通在中国住宅问题研究会上提出“开展对住宅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倡议。1984年孙金楼等著的《住宅社会学》一书出版。1985年10月正式成立住宅社会学学术委员会,并对住宅与社会相互关系、居住环境的改善、住房制度的改革等课题开展了研究。
                 张仙桥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住宅社会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1151/225445213429.html

更多阅读

书评:论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

《社会学的想像力》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它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想像力”的重大意义

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61韦伯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韦伯最初在柏林洪堡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

比较杜尔凯姆和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杜尔凯姆

杜尔凯姆和韦伯的主要社会学思想的分析比较爱米尔·杜尔凯姆出生于1858年4月15日的法国洛林,逝世于1917年10月15日。法国社会学家,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自杀论》、《社会分工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研究生社会学读书会

《社会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是我的导师推荐给我读的,应该是作为一本必读数目的。作为民俗学专业的学生,初拿这本书的时候,总觉得这只是一本关于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理论的工具书,对于我的专业是相距甚远的。但当我真正读完的时候,才觉得受益匪

中国社会学网 中国社会学公众号

中国社会学网 > 学术讨论 > 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从人际互动角度针对“和而不同”的认知心理学分析王轶楠 2010-04-20 19:42:31摘要:本文试图采用现代的心理学语言,从人际互动的视角阐释传统的“和而不同”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所具

声明:《社会学 住宅社会学》为网友牵手过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