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红飘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小说,作者是魏巍。作品从湘江之役写起,描绘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作者以诗人的激情和历史学家的严肃精神,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使诗与史融为一体。在读这本书之前,不是因为它描写红军长征,而是因为自己想读书才读的,但是当我真正读进去时,才感觉是那样的爱不释手。可以说,是满怀激情地读完的,长征的情节时时打动得我热泪盈眶,为红军指战员的勇敢、热情所打动。
长征是人类历史的奇迹,是我党我军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正像聂荣臻所说:“碰到了困难,人们就想起长征,想想长征,就觉得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全体红军指战员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进行长征,这在当时是最明智的举措。
长征途中我们的战士经受的是何等的艰难困苦,而他们又是何等的勇敢无畏。在当时,中国大地上到处是军阀横行,国民党政权腐败不堪,加上小日本的肆意侵略,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他们真是一无所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红军身上看到了希望,怎样都是苦难,何不拼一下,说不定将来的日子会翻身,几乎所有的红军都是穷苦出身,有的只是勇敢无畏。如若不是,怎样会在疲惫不堪、雷电交加的状况下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里去抢夺泸定桥。又怎样会在赤条条的大铁链上勇敢前进……他们怕什么?什么都不怕!他们是天底下最勇敢无畏的战士。正如一位军人曾说过,“明明是火坑,就要往里跳;明明是刀山,就是要上;明明前面就是死亡,却偏偏迎着死亡前去。”这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战士!我们红军的领导人呢?不顾疲劳,勇往直前,在困难面前他们没有慌,没有向它低头,不顾个人得失,不在乎个人利益,一切只为长征能胜利。像我们的毛主席,“遵义会议”之前,他的情况是多么糟糕,被李德、博古等人硬是给批了下去,一直处于低谷的他却一直心系红军;还有我们的周总理总是那样忙,没空休息,以致生了那样一场大病;还有王稼祥,看似一个文弱书生,却是何等坚强,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取身体里的子弹,一连八九个小时不吭一声,额上全是豆大的汗珠往下掉……
红军一方面军从开始的八万六千人到长征结束只剩下七千多人,还不足当初的十分之一,然而就是这么少的人,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最终还是战胜了蒋介石的百万大军,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蒋介石任凭怎样厉害也阻挡不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尤其是我们那些党和红军领导人,他们在革命危急时刻,忠贞不渝,从容不迫,使红军每每绝处逢生,不断走向胜利。

长征其意义远远超过民族范围。中华民族有独一无二的两个“万”——万里长城和万里长征。万里长征体现了人类克服困难的最高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没有红军长征胜利留下的火种,也就没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更没有新中国。 长征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史诗,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脚步和鲜血镌刻在这个星球上的,像一支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上,给人类留下了永久的纪念。正是长征付出重大代价后留下的火种,孕育了抗日解放的曙光。所以,长征是中国漫漫长夜第一缕躁动的晨曦。
就这样,我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看完了这套书,终于明白书名的含义:飘带指的是一部史诗,这是英勇的红军战士用自己的脚步和鲜血携刻在我们的地球上的。同时也有了不同的感受和思考,一个人认真地干一件事,总会发现它是有价值的,是不会白白花费你的时间的!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我们要发扬伟大长征精神,为创造中华民族的辉煌尽一份力。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