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姓氏 汉族姓氏源流(上)

汉族姓氏 汉族姓氏源流(上)

姓、氏的产生与合流  汉族的姓,早在原始社会华夏族群尚未形成之际便已产生。《说文解字》中曰:“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由此可知,姓与女性生子有关。女性繁衍,代代相继,为了把同一个女性的后代与别人加以区别,就产生了姓,此为“从生”;由于时处母系社会,生而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故“从女”。所以最早的一批姓多带女字,如姬、姜、姒、妫、妘、始、嫪等。此时姓成为氏族部落的标志。  氏是独存于中国的,其产生晚于姓。随着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同姓集团中又分出一些支系,这些支系的名称就叫做“氏”。从母系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氏便由从母发展为从父。阶级和国家产生后,氏的确立逐渐与宗法制相联系,世系依父系血统计算。姓具有区别血缘关系的生物性功能,所以人皆有姓,而氏则不同。“三代之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于文。”(郑樵《通志·氏族略》)又《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天子分封诸侯要立氏,诸侯分封大夫要立氏,贵族最底层的士也有自己的氏,随着宗法制的自然发展,分出来的氏也就愈来愈多。所以非贵族者则无氏。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别贵贱,时常变更,乃是特权与地位的象征。  另一种观点,认为并非只有贵族才有氏,氏产生于对偶婚时代,男子要“嫁”到别的氏族去与妻同居,此时就产生了“男子称氏”的必要,而氏既然因“嫁”获得,氏名也只能借用妻姓来表达。如同后世出嫁女子以夫姓冠父姓之上称“某某氏(前为夫后为父)”一样,原始时代的“氏”的本义就是男子“嫁”后的称呼。而氏的产生使人们知道了血缘关系有父母两个来源,母系血统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人们由诸父中认出了生身之父,男子由众子女中认出了亲生的子女,为父权制的确立提供了血统依据,成为父权取代母权的前奏,所以在进入阶级社会后为贵族所重,成为其“贵功德”的标志。  到宗法制与分封制臻于鼎盛的西周时期,姓氏二级制的发展也趋于完备并得到了严格的遵守。西周的姓,乃是作为氏族血缘标示流传至此的古姓,严格按照父系世系传递给子女,却仅限于女子使用,其数量有限而稳定,已不再发生分化,如姬、姜、嬴、子等,由周天子和各国诸侯作为姓的最高代表,在周代政治统治、婚丧嫁娶、祭祀祖先等活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血缘约束作用。同姓的人们组成的团体称之为同姓集团。氏发展到周代已与最初产生时的含义不同,原始社会表示部落名称的氏,如有虞氏、陶唐氏、有穷氏、有仍氏、有扈氏、斟灌氏、斟寻氏等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被表示家族组织的氏取代了。西周的氏是具有浓厚的血缘色彩的宗族或家族组织的名称,乃是姓的分支,由父亲传给儿子和未婚的女儿,且根据需要不断分化出新氏。氏是贵族的专利,庶人及其以下阶层皆无氏。领有同一个氏、有共同世系可寻的人们组成的共同体称之为同氏集团(不包括同氏不同祖者) 。同氏集团是周代分封制和宗法制推行的载体,内部有严密的宗法关系。且需要指出的是,西周的同姓集团基本没有连续的世系可溯,而同氏集团则往往一脉相承,有清晰的世系可寻。  然而,到春秋战国之际,各种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姓氏制度也不能再固守其常,姓、氏逐渐开始合流。如前所述,西周时姓的数量是很有限的,氏却越分越多,而周代又恪守同姓不婚之礼,如《礼记·大传》曰:“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又《礼记·曲礼》曰: “取妻不取同姓,买妾不知姓,则卜之。”这势必会制约婚姻的发展,打破这个制度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同姓而异氏通婚的例子随之愈来愈多。同时,井田制的瓦解和私有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宗法制度的解体,姓氏二级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崩溃了,再按照宗法关系上的亲疏划分贵与贱的做法越来越失去了现实意义;而日寻干戈、贵贱无常的时代也使宗族的灭亡、贵族的没落、士阶层甚至平民的上升不断发生,同氏集团日趋解体。而战国时代各国的变法运动也一方面打击了宗法贵族的势力,一方面通过“立户授田”和编户齐民使个体小家庭获得了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独立地位,无疑大大加速了氏在平民中的普及,出于现实的需要,这些本来由于身份低贱而与氏无缘的广大平民开始纷纷为自己取氏,与大量原本就有氏的破落贵族一起,平民也跨入了有氏者的行列。这就意味着姓氏合一之前氏“所以别贵贱”的含义彻底消失,氏具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标志着姓氏合一在理论和实际上的基本完成。而在姓氏合一之后,无论男女,其个人名称都以“新姓+名”的形式出现,此形式流行于秦汉,并一直沿用至今。版权声明:学国学网致力于好文精选,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谢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1251/207994435793.html

更多阅读

国姓源流 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

来自:网文国姓,拼音:guó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54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公子发,字子国。子国的儿子公孙侨字子产,在郑国执政三十多年,

司寇姓源流 中华姓氏源流史

来自:网文司寇姓,拼音:sī kòu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41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一、姓氏源流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夏、商、周时期官吏司寇,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近有学者说,“在商王朝和西周初年的铜器铭

中华姓氏源流通谱 中华姓氏家谱 注册码

中华姓氏源流通谱普及本序中华姓氏总始祖少典氏第一四0代、黄帝第一二九代、詹姓第九十二代裔孙詹招琳撰着中华各姓氏家族谱创意编谱法一、中华民族姓氏炎黄总始祖少典氏,生于黄帝纪年前丁亥五七七年、民国前五一八五年、公元前三二七

二十世纪的汉族密宗上师简介 汉族服饰简介

 二十世纪的汉族密宗上师简介  一般的说法,在台湾、香港及海外弘法的二十世纪的汉族密宗上师有三位。他们是刘锐之上师、陈健民瑜伽士及贡噶老人申书文,可以用日月星三尊来形容。而在中国大陆则有法尊法师、能海上师与黄念祖居士

你有贵族血统吗?中国人姓氏源流调查 贵族血统 萨科皮肤

上一篇:中国人何时开始吃午饭?“一日三餐”史考推荐阅读:中华始祖伏羲、神农与羊的“血缘关系”中国人姓氏源流调查本文作者 倪方六“你贵姓?”“我姓——”这大概是中国古今最为传统和最为流行的社交语言。但是,在大家都知道自己姓什么

声明:《汉族姓氏 汉族姓氏源流(上)》为网友那份执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