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绿萝吐水的探究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六小学 陈钦钦
辅导教师 杨建庄
【摘要】我家的绿萝每次浇足水后,叶尖就流泪吐水(植物泌水现象),观察很多植物确没有吐水现象,为究其绿萝吐水原因,我栽培绿萝做了种种探索和研究。探索1:绿萝滴水与供水多少研究,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给绿萝浇水500毫升以上出现吐水,除天南星科外其它植物浇水多少都无滴水现象;探索2:多数植物靠叶片气孔蒸腾水分,猜测绿萝吐水可能是自身叶片上没有气孔,通过探索得知,绿萝叶片表皮细胞有清楚可见的大量气孔,说明绿萝滴水不是因为叶片没有气孔引起的;探索3:列举多种植物叶片作对比观察,发现绿萝叶片布满有特殊的环型叶脉,其叶脉形状不同于别类植物;探索4:将绿萝叶尖两侧环型叶脉剪断,浇水10分钟后看到豁口处泌水流出,而叶尖处不再出现泌水,发现绿萝滴水与环形叶脉中导管大量输水有关;探索5:用显微镜观察绿萝环形叶脉结构,发现叶尖空腔(水孔)与叶脉中许多导管相通,这是排放植物体内多余水分的渠道。通过上述探究发现三点:一是绿萝叶脉布满环形叶脉,二是绿萝环形叶脉内有较粗较大导管与叶缘尖处的空腔(水孔)相连,三是气孔和水孔不是同一个孔。气孔产生植物的蒸腾现象,水孔产生植物的吐水现象。由此,我们研究认为:绿萝滴水与叶片的环形叶脉内有较粗大的导管有关,当水分充足时,茎输送到叶的水分,除供给叶肉细胞外,一部分由叶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大部分由大大小小叶脉导管汇集到环形叶脉的导管中,最后汇集到叶缘尖处的空腔(水孔)再由叶尖处排出体外。这是绿萝叶片环形叶脉(内有粗大导管与叶缘尖处的空腔(水孔)相连)结构区别于其它植物叶片结构不同所在。绿萝叶片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构,与它原产地的生存环境有关。绿萝原生长在热带雨林地区,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可是,绿萝在潮湿很大环境中很难通过气孔蒸腾水分,不利于体内水分的运输与循环,当绿萝吸水量大于蒸腾量时,叶片尖端出现水分外溢的现象,因而形成 “吐水”现象。这一结论给我们研究滴水观音(海芋)、马蹄莲属、绿霸王等属于天南星科的叶缘滴水或“吐水”现象,提供了科学理论。
1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关键词】 绿萝 吐水 实验探索 天南星科
一、选题背景:室内养花能草,普遍成为居民赏花观叶的闲情雅趣和业余生活重要内容。我
家新房放养了花草,为房间
增添了活泼线条和明快色
彩。尤其几盆绿萝更让人上
眼,清秀端庄,终年翠绿,宛
如翠色浮雕,摆放各个房间
更显美丽秀雅,色彩明快的
绿饰极富生机,给居室平添
融融情趣,惹人喜爱;爸爸
称她“春姑娘”,妈妈称她
“守望幸福”,我叫她“绿色天使”更是细心呵护与关照。通过长期观察真是让我开了眼,不仅欣喜发现绿萝会开出形态奇异的花朵,伴有淡淡清香味;更希奇的是每次给它浇足水后叶尖还会流出 “ 眼泪”。素来只知滴水观音(海芋)的叶片会滴水,却不想我家的绿萝也会有“吐水”现象。为什么其它植物的叶片不能吐水,而绿萝叶片能滴水呢?我怀着强烈好奇心和探求欲,先查阅了许多资料得知:绿萝又名黄金葛,原产热带雨林地区,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是天南星科喜林芋属植物,叶绿全缘是卵心形,属于攀藤观叶花卉,有很高观赏价值,但遇到水多就从叶尖吐水或流泪现象就不得而知。为此,我栽培了几种绿萝,通过观察实验与探究来揭示绿萝吐水秘密。
2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二、探究目的:亲自栽培绿萝进行观察探索,通过对比实验、叶脉制片观察,探究并发现绿萝吐水现象与叶脉组织特征的关系。
三、探究时间:2007年4月1日-10月30日,选择绿萝作对比实验,进行反复取证或验证,叶脉组织观察并拍照记录;11月1-30日,归纳、总结、撰写研究报告,12月1-30日请专家指教、梳理。
四、探究方法:查阅文献,上网咨询,种养观察,实验对比,叶片组织制片观察探究。
五、探究材料:绿萝两盆、月季、洋紫荆、蔷薇等植物的叶片、放大镜、显微镜(必要时TV数码显微镜观察拍照)、盖玻片、载玻片、纱布、剪子、镊子、双面刀片两个、培养皿、解剖针、水、吸水纸、数码相机等。
六、探究过程:
(一)探究绿萝滴水现象与供水多少的关系
1、问题与假设:在培养绿萝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浇水较少,绿萝叶片就不吐水。于是,我假设:绿萝吐水现象与供水量有关。
2、实验过程:培养两盆绿萝植物,进行对比观察,采用不同的浇水量,探究绿萝吐水与土壤供水量之间的关系。
3、观察结果:如果给绿萝浇少量的水(150—300毫升),叶片不会吐水;浇水500毫升以上,叶片才会吐水。
(注:我实验时所量绿萝叶片平均宽度为长约15厘米,宽约10
3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厘米。花盆上缘直径为27厘米、高17厘米)
(二)探究绿萝吐水现象与自身叶片组织结构的关系
1、探究绿萝吐水是否因自身叶片上没有气孔
(1)问题及假设:大多数植物依靠叶片的气孔蒸腾水分,绿萝叶片滴水是因为它的叶片没有气孔吗?假设:绿萝的叶片可能没有气孔。
(2)实验:观察叶表皮临时装片
①取绿萝叶片,叶背面对着自己,两手轻轻撕叶片,(用力方向左手为右上方,右手为左下方,图5),直到有透明表皮出现为止。
②取下透明表皮,作临时装片(图6),进行观察。
③观察结果:用显微镜观察(如图7),不但发现绿萝叶片表皮细胞有大量的气孔(如图8),而且清楚可见。可见我原来的假设与
4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猜想绿萝叶片没有气孔是错误的。也就是说绿萝吐水不是因为叶片没有气孔引起的。
2、通过对比观察发现绿萝叶脉环形有些特殊
(1)问题及假设:通过以上观察、实验发现:绿萝的叶片和其它植物叶片一样有大量的气孔,也就是说绿萝是可以通过叶片气孔蒸腾水分的,吐水现象可能另有原因。由此我假设:绿萝叶子可能和其它植物不一样,叶片组织可能有特殊结构。
(2)、实验过程:采集绿萝的叶片,同时也采集一些外形与绿萝叶形相似的植物叶子,如月季、玫瑰、扶桑、洋紫荆、蔷薇,滴水观音(海芋)、马蹄莲等八种植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比较(如图9)。从中选出月季、洋紫荆、蔷薇和绿萝作比较观察。
(3)四种叶脉观察观察比较结果:
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通过对比观察发现绿萝的叶片边缘有两圈环形叶脉,而且,叶片上大大小小的叶脉最终都会与环形叶脉相连通,上网咨询和多次到市植物园观察,而其它植物的叶片不具有环形叶脉(如图10和图11)。
3、探究绿萝环形叶脉与吐水现象之间的关系
(1)问题及假设:通过对四种植物叶片进行对比观察,我产生了新的疑问。于是假设与
猜想:绿萝吐水与叶片的
环形叶脉有关,水可能是
由环形叶脉汇集到叶缘
或叶尖处后滴出的。
(2)设计对比实验:
①选择一盆绿萝植
物,给绿萝浇水450-550
毫升。
②选择绿萝长势较
好的一个叶片,用放大镜
观察叶片叶尖的变化并记录。
③擦掉叶尖处的水滴,然后在叶尖两侧1厘米处剪断环形叶脉,并剪成一个豁口(如图13),用放大镜观察叶片的豁口处叶脉的变化。
(3)实验结果:给绿萝浇水10分钟后,叶片的叶尖处由小到大有水滴出现(如图12),叶片被剪断环形叶脉后,在豁口处远离叶尖被剪断的环形叶脉处由小到大有水滴出现(如图14),而叶尖处不在有水滴出现。
4、探究绿萝叶片叶尖的结构特点
6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1)问题及假设:通过以上研究得知,绿萝由叶尖处滴水或泌水。我假设与猜想:绿萝叶尖处有孔或大的细胞间隙。
(2)实验过程:
①用放大镜观察叶尖处,没有看到叶尖处有小孔。
②做叶尖横切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5、6、7、8)。
(3)观察结果:绿萝叶缘的环形叶脉之间都有空腔(水孔)相连接,而且绿萝叶尖有一个较大的空腔(水孔)更为明显突出(如图15、16)。
图15绿萝叶横切面低倍镜图片 图16绿萝叶横切面高倍镜镜图片
5、探究绿萝叶片环形叶脉与叶尖空腔(水孔)处的结构特特点
(1)问题及假设:通过探究3我得知:叶片被剪断环形叶脉后,在豁口处远离叶尖被剪断的环形叶脉处由小到大有水滴出现(如图
7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14),叶尖处不在吐水,也就是说叶尖处的水是由环形叶脉输送到叶尖处的。通过探究4得知:绿萝叶尖处有明显空腔(水孔)。所以,我假设:环形叶脉尖端与叶尖空腔(水孔)相通。
(2)实验过程:做叶尖与环形叶脉尖端相交处的叶片横切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7、8)。 (3)实验结果:通过叶尖与环状叶脉尖端相交处的叶片横切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我发现:在叶尖空腔(水孔)的一侧有许多导管(如图17、18),叶脉中的所有导管与叶尖空腔(水孔)相通,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导管输送空腔(水孔)排出体外,叶尖空腔(水孔)是排放植物体内多余水分的渠道。
图17叶尖与环形叶脉尖端相交处的叶片横切 图18叶尖与环形叶脉尖端相交处的叶片横切右
侧框内放大图片
五、研究结论:通过对绿萝对比实验与观察探究,我们发现三点:一是绿萝叶脉布满环形叶脉,二是绿萝环形叶脉内有较粗较大导管与叶缘尖处的空腔(水孔)相连,叶尖空腔(水孔)是排放植物体内多余水分的渠道。三是气孔和水孔不是同一个孔。气孔产生植物的蒸腾现象,水孔产生植物的吐水现象。由此,我们认为:绿萝滴水与叶片的环形叶脉内有较粗大的导管有关,当水分充足时,茎输送到叶的水分,除供给叶肉细胞外,一部分由叶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大部分由大大小小叶脉导管汇集到环形叶脉的导管中,最后汇集到叶缘尖处的空腔(水孔),由叶尖处排出体外。这是绿萝叶片环形叶脉(内有粗大导管与叶缘尖处的空腔(水孔)相连)的特殊性区别于其它植物叶片结构的不同点。
8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六、分析与讨论:绿萝叶片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构,与它原产地的生存环境有关。绿萝生长在原产中美、南美
的热带雨林地区热带雨林的环境中湿度大,
植物很难通过气孔蒸腾水分,不利于体内水
分的运输与循环,当植物吸水量大于蒸腾量
时,叶片尖端出现水分外溢的现象,因而形
成“泌水”或“吐水”的现象。海芋人称滴
水或泌水观音、马蹄莲属、绿霸王等属于天
南星科,它们都有从叶片尖端或边缘“泌
水”或“吐水”现象,这次探究首次发现马
蹄莲属、绿霸王也和绿萝叶脉有相似结构
(内有粗大导管与叶缘尖处的空腔(水孔)
相连),它们叶缘尖处也常吐水,其原因探
究是我们下轮研究性学习的首选课题。
七、收获与体会:通过绿萝吐水现象实验探究, 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与观察、对结果分析、得出结论”过程中,我们都在积极地参与,亲自制作绿萝叶的横切面装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亲身体验获取知识,感觉既有趣又愉快。这不仅有效激发了我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也在探究实验中培养了我们多种能力。首先是培养了我们培养了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是培养了我们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能力──即实验操作能力和对比观察能力。探究学习不仅让我们通过实验与观察获得有关科学结论,还学习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懂得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到了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活动过程中我们积极、踏实地探究,为观察早晨的吐水现象,为了弄清露水和吐水的区别,并锲而不舍坚持近一年时间早起床,进行观察记录,通过老师多次对实验操作规范要求和强调,培养了科学素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植物吐水意义和吐水本质,培养了我们对科学探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自然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究去发现!
参考书目:
9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1、《植物学》强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陈建勋 王晓峰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月版.
3、《初中生物教学与指导》生物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4、《植物生理学》王忠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植物生理学实验》张志良 瞿伟菁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3月版.
6. 《植物学实验指导》高俊凤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7.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 》中国科学院编. 科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版
10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观察实验探究掠影照片
观察滴水或泌水现象 切叶片
制作临时装片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1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绿萝种养部分照片
12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河南省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我家绿萝成了滴水观音也会吐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