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草科名禾本科牧草科拉丁名Gramineae牧草科英文名Grass Family牧草属名针茅属牧草属拉丁名Stipa L.牧草属英文名Needlegrass,Feathergrass天然牧草沙生针茅牧草学名Stipa glareosa P.Smirn.牧草英文名Sandy Needlegrass牧草图片地理分布沙生针茅分布于中国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青海西部、新疆、西藏西部和北部等地区;西伯利亚南部、中亚、蒙古也有。形态特征多年生密丛型草本。秆斜升或直立,基部膝曲。基部叶鞘粗糙或被短柔毛,叶鞘的上部边缘有纤毛;叶舌长约1毫米,边缘有纤毛,叶上面被短刺毛,粗糙或光滑,下面密被短刺毛,基生叶长20厘米,茎生叶长2~4厘米。圆锥花序基部包于顶生叶鞘内,分枝单生,短且直伸,被短刺毛;颖狭披针形,二颖近等长,长20~30毫米,顶端延伸成长尾尖,中上部皆为白色膜质,第一颖基部具3脉,中上部仅剩1中脉,第二颖具3脉;外稃长7~11毫米,基盘尖锐,长约2毫米,密被白色柔毛;芒一回膝曲,全部着生长2~4毫米的白色柔毛,芒柱扭转,长约1.5厘米,芒针常弧形弯曲,长4~7厘米。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为强旱生丛生禾草,叶层高10~15厘米,生殖枝高20~30厘米。一般4月初返青,5月下旬到6月上旬开花,6月中、下旬种子成熟。旱年不抽茎结实。沙生针茅对干旱气候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分布区湿润系数0.13~0.3,年降水量150~300毫米,年≥10℃的生物学活动积温2200~3000℃。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西部和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高原的沙质、砂砾质棕钙土地带(海拔1100~1300米)。在荒漠地带沿着干燥山坡,沙生针茅可上升到海拔3700~3900米的高山,形成山地草原的组成成分,在狼山、贺兰山、龙首山、马鬃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植被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在荒漠地带的浅覆沙洼地及沟谷等局部生境中亦有零星片段出现。沙生针茅草地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灌丛化特点。灌木的主要代表为中间锦鸡儿、矮锦鸡儿和狭叶锦鸡儿等,植丛分布均匀,长势旺盛,这显然是与沙质土壤中生理有效水分含量较高保持着一定的联系。禾草层片中除以沙生针茅为建群种外,稳定的亚优势种成分为石生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半灌木层片也比较发达,常见的代表植物有女蒿、蓍状亚菊、冷蒿、旱蒿等。常见的杂类草有草芸香、戈壁天冬、叉枝鸦葱、兔唇花、燥原荠、乳白花黄芪、彭氏鸢尾等等。草地的产草量为150~300公斤/公顷,其中禾草占50%,杂类草占20%,小半灌木占12%~15%,灌木占15%~18%。沙生针茅还常与小半灌木组成不同的草地类型。如沙生针茅+冷蒿 (Artemisia frigida) 草地、沙生针茅+旱蒿 (A.Xerophytica) 草地、沙生针茅+女蒿 (Hippolytia trifida) 草地、沙生针茅+蓍状亚菊 (Ajania achillaetrides) 草地、沙生针茅+刺叶柄棘豆 (Oxytropis aciphylla) 草地 (见于沙质地上)、沙生针茅+木紫菀 (Astcrothamus centraliasiaticum) 草地 (见于干河床两侧的砾质沙地上) 等等。饲用价值为优等饲用植物。各种家畜均喜食,颖果无危害。萌发早,特别是冬季枯草能完整保存,有抓膘 (早春) 和保膘 (冬季) 作用。沙生针茅植丛低矮,最适宜牧羊,但具灌丛的沙生针茅草地则适宜放牧骆驼。营养含量丰富,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是荒漠草原地带优质上等牧草。沙生针茅草地的土壤沙性大,质地疏松,结构不紧实,不宜过牧。必须重视这类草地的合理利用,以免引起土壤侵蚀和沙化。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沙生针茅"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