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精讲班第42讲作业卷
详 细 情 况

一、简答题:
1、 2008年,G淀粉公司雇佣临时人员把仓库改造成第三生产车间。该车间为长80m、宽50m、高15m的桁架型砖混结构建筑,分成打包间和产品暂存间。打包间用7m高砖墙与暂存间分隔。打包间内有打包机8台、振动筛8台。振动筛安装在6m高的二层钢制平台上,振动筛内筛子采用木质框架,筛子四角与振动筛用铁质螺栓连接。振动筛开关和电机为防爆电器设备。 2010年3月10日10时30分,当班班长甲发现4号打包机故障,二层钢制平台滞留了大量淀粉,正散落到打包间地面。甲关停4号打包机,并向车间主任报告。14时,甲带领10名工人到二层钢制平台清理淀粉。一部分工人使用扫把、铁锹等工具清理平台上的淀粉,装包后,通过楼梯把成包淀粉滚落到打包间地面,或从二层平台直接将淀粉包扔到打包间地面。另一部分工人用铁制扳手卸下筛子,用铁棍敲打清理筛子上的淀粉。
当清理工作进行到15时10分时,突然发生燃爆,而后发生多次爆炸,打包间一片火海,第三生产车间厂房的四面墙体全部倒塌。事发时,打包间和暂存间分别有作业人员19人和79人。事故导致18人死亡、7人重伤、38人轻伤。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搜救人员多次进入车间内搜救,利用切割器、生命探测仪、液压顶杆、起重气垫等装备进行救援,并在厂房周边同时用消防水枪灭火降温,防止再次燃爆。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引起此次淀粉燃爆的基本条件。
2.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3.指出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在爆炸特性方面的不同。
4.提出G淀粉公司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标准答案: 1.引起此次淀粉燃爆的基本条件是淀粉在空中含量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有充足的氧气。
2.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工人在清理淀粉时有扬尘的行为,使打包间空中淀粉含量达到爆炸极限范围;二是大量使用铁质工具,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用铁质螺栓连接,大量使用铁质工具等;
(2)职工教育培训不够。如不知道清理淀粉时应防止扬尘、不应使用铁质工具等;
(3)没有清理淀粉的安全操作规程。职工在清理淀粉时不讲工作方法显然是缺少这方面的安全操作规程。
3.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在爆炸特性方面的不同是:
(1) 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2) 粉尘爆炸过程比气体的爆炸过程复杂,爆炸感应期比气体长得多。
(3) 粉尘爆炸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气体爆炸一般是一次完成。
4.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是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具体如下:
(1) 应加强对可燃物(淀粉)的管理和控制,不使淀粉飞扬到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 对点火源进行控制。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化学反应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
(3) 容易形成粉尘爆炸混合气体的工序,可以采取加惰性气体的方式防止粉尘爆炸;
(4) 采取粉尘抑爆器防止粉尘爆炸扩大范围。
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主要是:
(1) 应制定《防火防爆作业管理制度》、清理淀粉操作规程等;
(2) 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3)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如购置惰性气体保护装置、粉尘抑爆器等;
(4) 加大安全培训和教育力度,使职工掌握防止粉尘爆炸的知识及技能。
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粉尘爆炸条件、事故的原因分析、粉尘爆炸特点、防止粉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