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炎成为斗帝后的故事 最终,我们都将成为故事

萧炎成为斗帝后的故事 最终,我们都将成为故事

(Amelia/编译)2003年,作家詹姆斯·弗雷(James Frey)出版了一本自传回忆录,畅销书《岁月如沙》(A Million Little Pieces),据他所称,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克服毒瘾的经历。将近三年后,弗雷现身奥普拉脱口秀,承认书中一些被认为是事实的细节其实经过了润色,或者干脆是编造出来的。这本书之后的版本都加上了一段弗雷撰写的注释,他承认修饰之举,但同时又声称,自己的主要错误在于“描写了我在脑海中创造出来、帮助我克服困难的人,而非那个确实度过了这场经历的人。”

弗雷自白戒酒、戒毒经历的自传《岁月如沙》因被奥普拉推荐大卖,但人们随后发现书中的许多情节都是杜撰。图为弗雷的嫌疑犯照片。图片来源:thesmokinggun.com

考虑到故事在个人身份构建的作用,他的措辞很有意思。在内心深处,我们都是讲故事的人。我们汲取记忆,将它们编织进一个连贯的叙事中,以此构建起我们的自传性自我。“将生活比作故事十分贴切,”丹·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说,他是一位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专攻自传性自我。“故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有身处不同时间和场景中的人物。这就是生命展开的方式,也是人们看待生活的方式。”

在他的自传性自我模型中,麦克亚当斯定义了三个不同的层级。在两岁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能够认出镜子中的自己,明白了自己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是何角色。在这一阶段,我们是自己的个人故事中的“演员”,靠鲜明的个人特质和所扮演的角色来定义自我。我们可能是害羞而内省的学生,而其他人则有趣外向又受欢迎。

到了八岁左右,我们的自传性自我又增加了一个层级:作为“主体”的自我。现在,除了作为自己生活中的演员之外,我们还觉察到了自己的主体性: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过去,规划未来,设定目标,思考自己到底是想成为宇航员、作家,还是仅仅想要寻觅到一位挚友。最后,随着我们进入到青年时代,我们接纳了作为“作者”身份的自我。我们将用一生时间不断打造这个叙事身份,它描述着我们到底是怎样的演员,以及作为主体,我们为什么会做自己所做之事。

麦克亚当斯的结论来自数百场人生故事采访。这些采访时跨多年,包括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年人,每次持续两个小时,经过录音和整理,而麦克亚当斯则在文字稿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实验对象被要求将他们的生命想象为一本分章节的书,就像小说一样。

然后,麦克亚当斯要求他们专注于一些重点场景:一个高潮,一个低谷,一个转折点,一次消极的早年记忆,一次积极的早年记忆,如此等等——组成好故事的所有那些共有的元素。这些场景的大框架都是一样的: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并在我们的故事发展推进的过程中,将它们编织进去。

下一步,麦克亚当斯要求实验对象指出在他们的故事中扮演了英雄和反派角色的人。实验对象同时也被要求思考未来的章节——他们的目标和抱负,以及自己的价值和信仰是如何反映在整个个人故事中的。

最后,麦克亚当斯要求实验对象们指出贯穿他们故事的主题。一个常见的主题是救赎,尤其是在被他称为“高生产力者”的人群中——那些在慈善厨房或政治竞选中做志愿者的人,建立自己的公益慈善组织的人,其他试图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苦难和受难是他们的故事中不变的元素,但总会出现乐观的转折:他们战胜了苦难,从苦痛中学习到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并由此变得更加强大。

这并不意味着非高生产力者讲述的故事更逊一筹,只不过他们的故事并不包含强调救赎的主题。要成为一个生产型的人需要付出许多艰辛的努力——相比之下,窝在家里看看《美国偶像》可轻松多了。麦克亚当斯认为,心怀强有力的救赎性故事可以作为人生的驱动力。

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1年,麦克亚当斯在《乔治·W·布什和救赎梦》一书中,发表了针对这位前总统的首篇综合性心理分析。这是一个棘手的任务,尤其是对一个在政治上如此两极分化的人物。按照麦克亚当斯的说法,布什身上展现的是一个经典的救赎故事,他成功戒酒,并通过成为福音派基督教徒而字面意义上地“救赎”了自己。麦克亚当斯认为,这些经历给予了布什一个强有力的动机,使他尝试将自己的故事强加于整个国家(Youtube上有麦克亚当斯对布什心理分析的讲座视频)。弗雷也在《岁月如沙》中采用了救赎主题。

小布什在年轻时有酗酒问题,还曾因酒后驾驶被禁驾两年。他在1986年彻底戒酒。图片来源:kizaz.com

当然,所有的故事归根结底都是关于变化的故事。没有人会讲述一个自己如何一成不变的故事。这就是叙事的心理学力量。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故事,由此改变我们自身,尽管我们的本质核心依然如初。(编辑:Ent)

本文由 Nautilus 授权果壳网(guokr.com)编译发表,严禁转载。 

编译来源 http://nautil.us/issue/30/identity/whats-your-story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1951/210045181245.html

更多阅读

《萧十一郎》之后的故事 萧十一郎原著中的结局

《萧十一郎》之后的故事    前言:这是一位目前尚不知名的作者给《萧十一郎》写的续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给配在《血掌魅影系列》的古龙伪书中。  《十一郎》故事  按古龙的小说,十一郎应该姓萧,但这个故事不是古龙写的,咱们不能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月下追韩信歇后语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萧何为何要追韩信?当时名义上的首领还是楚怀王。项羽把他改称为义帝,表面上承认他是帝,实际上只让义帝顶个虚名,一切分封的事,都得听他主张。他把六国旧贵族和有功的将领一共封了十八个王,自称为西楚霸王。春秋时期不

升米恩,斗米仇。 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

升米恩,斗米仇。今天午饭后在房间看手机小说:“侯卫东官场笔记”,刚好看到这句话,不过他的原话是:“寸米恩,斗米仇”。刚才网络上查了一下,诚然。你和员工的关系是这样,男女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小恩小惠引来感激,太多的关心与照顾却会得到

《金陵十三钗》秦淮河女人离开后的故事 秦淮河女人

2个月前看的张艺谋的电影作品《金陵十三钗》,导师请实验室的学生去看的,电影里德南京话让我特别亲切,本人四年本科在南京读的,也很喜欢南京这座有韵味的城市,更喜欢里面婀娜身材的着旗袍的秦淮河女人们,太妩媚了,当然更被书中的故事感动落

汉明帝尊师的故事 汉明帝尊师

汉明帝是一位尊敬老师的人。他尊敬老师桓荣的故事,在历史上传为佳话。据说,桓荣当时是一位很有名的学者。他勤奋好学,学识渊博,为人谦逊,对《尚书》很有研究。汉明帝在当太子时,曾向桓荣学习《尚书》,对他十分敬仰。明帝登基为皇帝后,依旧

声明:《萧炎成为斗帝后的故事 最终,我们都将成为故事》为网友装酷不聊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