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项羽结拜 项羽刘邦结拜的原因 汉高祖刘邦葬在哪里 刘邦葬在哪里

  项羽刘邦结拜

  秦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各地纷纷揭竿而起,举兵起义。刘邦顺应民意,聚集三千余人,举起了起义的大旗。除了刘邦外,还有一直十分强大的反秦大军就是原楚国贵族后裔项梁和项羽,他们这支队伍在兵力上远胜于刘邦。

何润东扮演的项羽和陈道明扮演的刘邦剧照

  在雍齿叛丰之后,刘邦久攻不下,于是向项梁求援,终于在第三次时攻下了丰邑,就这样刘邦成了项梁麾下的大将。之后,项梁立楚怀王后裔为王,建立了楚国。

  为巩固楚国政权,项梁北上破秦军,刘邦与项羽合军,攻下城阳。在形式一片大好之际,项梁战死。项梁的死让刚刚建立的楚国摇摇欲坠,为保楚国,项羽和刘邦结拜,内有刘邦,外有项羽,使楚国能够转危为安。

刘邦项羽结拜 项羽刘邦结拜的原因 汉高祖刘邦葬在哪里 刘邦葬在哪里

  项羽和刘邦的结拜虽然是情势所迫,是为了楚国政权的稳固,但不得不说也是他们俩一种必然中的缘分。因为虽然他们有着很大的年龄差距,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志向和抱负,在交谈之后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们一起击破秦军,是同生共死的战友,这份在沙场九死一生中产生的感情,足以让他们把彼此当成自己的手足。种种因素交杂在一起,终于促成了项羽的刘邦的结拜。

  只可惜这份手足之情在关中之约中产生了第一次的裂缝,之后裂缝越来越大,成为了不可跨越的鸿沟。也因为这份曾经诚挚的感情,项羽多次对刘邦手下留情,让刘邦得以喘息。但遗憾的是,最后这份兄弟情在项羽的拔剑自刎中终究破碎,也许这就是宿命。

  刘邦怎么死的

  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受箭伤最终病逝,其死也是自身所作所为间接造成的。

汉高祖刘邦画像

  刘邦建立汉王朝,登基称帝时,年事已高,为人十分多疑猜忌,唯恐政权不稳,一一将自己身边那些当年陪自己四处征战打天下的功臣残害诛杀,使得群臣人心惶惶。自从韩信被杀害之后,英布便心生恐惧,同年,彭越没有反叛忠于高祖,却被平白杀害,甚至被剁成肉酱分与群臣食用,令人百般心寒。在外打猎的英布见到彭越得此下场,心如死灰,想到自己也难逃一死,便在暗中集结军队,等候时机。后遇到贲赫告发,英布遂杀其全家一了百了起兵造反。此时的刘邦身边的彭越、韩信等均已被杀害,刘邦已无大将可用,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御驾亲征。不料在双方激战时,刘邦被乱箭射中重伤,遂回京,由于年岁已高,此时在路途中他的伤情就已经十分严重了。吕后请来名医为刘邦治疗箭伤,医生检查刘邦的伤口说能够医治,谁知刘邦大怒,骂道:“我乃一介草民提着三尺之长的剑打出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吗?天意要我死,纵然你是神医再世又有什么用呢?”说罢便把医生赶出门外。医生走后,刘邦向吕后交代身后事,指名萧何去世后由曹参担任丞相,之后便可由王陵继任配合陈平辅助。刘邦还称周勃为人可靠,可以稳定社会政权,需令其任太尉。交代完这些事,便去世了。明明是可治之症却偏不医治,宁愿一死,刘邦的结局像是天注定却也是其自己选择。

  刘邦葬在哪里

  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夺得胜利,登基称帝,君临天下。然而登基之后,就一直担心皇权旁落,对昔日功臣多加猜忌,将异姓诸侯王一一铲除,以至于日后无将可用,需要他御驾亲征来平定叛乱,虽然叛乱成功,却也身受箭伤。

刘邦陵寝所在地长陵图片

  刘邦的箭伤和对皇权的日夜忧思,使得他的病情渐渐加重。终于在他称帝八年后去世,时年62岁。刘邦死后被葬于长陵。公元前180年,刘邦的发妻,执掌朝政多年的吕雉也去世了。她死后就与刘邦葬在一处,长眠于长陵之中。

  古时候的长陵也就是现如今的陕西咸阳,它位于咸阳市的东边的窑店镇三义村北。长陵的地址位于咸阳原的至高点,也就是秦朝咸阳宫的以前的地址上。长陵的面貌十分胸围壮观,十分符合刘邦的身份。而陵址的选择也是大有讲究的,南望未央宫,北北倚九山。而泾、渭两河将整个长陵横贯。在这里可以尽揽整个长安的景色,向来是枢纽之地。陕西的文物管理专家曾经对长陵进行了勘察,收获颇丰。

  现如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长陵的遗址。整个长陵的平面图就是一个长方形,长一千米,宽九百米。陵冢位于整个长陵的南部,而刘邦和吕雉则分属西、东两侧,相隔近250米。

  刘邦是汉王朝政权的开创者,在中国的历史上,他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刘邦称帝八年后逝世,死后葬于长陵。

  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

  众所周知,刘邦作为汉王朝的开国帝,统一天下,是伟大的政治领袖,那么刘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汉高祖刘邦剧照

  俗话说得好,穷家孩子早当家,但是刘邦却不一样,他虽出生于贫寒家庭,却不爱劳作,也不善生计,整日无所事事。家中有个会做生意的兄长,因此二人常被拿来作比较,家中长辈都不看好刘邦,他父亲也常常斥责他不务正业,但刘备却毫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是个十足的二流子。那么这样的一个人,最后又是怎样一统天下的呢,这又不得不说起他的性格了。刘邦情商极高,懂得笼络人心,他生性和善,爱交朋友,任泗水公期间,与官员们关系都不错,人际圈广泛,且乐于助人,大家都愿意与其为伍。此外,刘邦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他选贤任能,能够令众人才各司其职,各扬所长,效忠于己为己所用,还懂得体恤民情,汇聚民心。此外,刘邦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深谋远虑,目光长远,能够忍辱负重放长线钓大鱼,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能够为此不择手段去谋取。在楚汉之争中,刘邦虽然军事战术上不如项羽,但就靠着比项羽多了几分隐忍与谋划,且幸得众贤臣在危难关头为自己出谋划策,能够侥幸从虎口逃脱最终反败为胜一举定天下。刘邦能够称霸与他的性格是有必然联系的,他注定是个天生的领导者,有着极强的政治头脑,且登基后所作的一切举措,能够令政治稳固,社会繁荣,民心所向,实在是一代君王,一代英雄。

  刘邦和项羽谁是英雄

  刘邦项羽争天下,一个西楚霸王,一个大汉天子,最终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登基称帝,而项羽于江边自刎,那么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楚汉之争中,到底谁是英雄呢?

刘邦项羽剧照

  刘邦,一介草民出生,早年是个吊儿郎当的流氓,整日无所事事好酒近女色,如此一个无赖,为什么最后能得天下呢,若细细看来,他的胜利并不是无因可循的。刘邦目光长远,心胸宽大,深谋远虑,能够为了自己政治理想忍辱负重,能屈能伸以谋求长远的计划。刘邦具备领导才能,虽自身不懂兵法,但慧眼识英雄,情商高,懂得笼络人心,能使人才为己所用。且刘邦善于洞悉社会环境,掌握百姓心理,对部下言而有信甚有威严。或许正是因为刘邦是从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人,方才能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择手段。但是刘邦晚期,为人多疑猜忌,将身边功臣残害诛杀,甚是令人心寒。项羽,一代豪杰,有情有义,霸王风范尽显,重兵在手,上阵杀敌无比骁勇,最终却为何会败给弱势的刘邦,宁可自杀也不愿过江呢?项羽出生于名门家庭中,较刘邦年轻二十几岁,骁勇有余,而其智谋、情商却远不及刘邦。项羽优秀却也自负,太小看刘邦,固执不愿听信身边谋士的意见,不肯斩草除根遂埋下祸害,最终将自己也套了进去。但他一身正气,即便最终沦落四面楚歌的境地,与心爱的女人饮酒共度后,因无脸面见江东百姓,于是自刎于乌江。论刘项二人谁是英雄,皆有正负面,但一个称霸天下,一个名垂青史,哪一个称不上英雄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1951/275341514448.html

更多阅读

鸿门宴中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 鸿门宴项羽的性格特点

一、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项羽和刘邦在中国历史上,是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项羽是锐不可当的27岁霸王,刘邦是年逾50的垂老之人;项羽乃名将之后,刘邦为默默无名的农家子弟;项羽受过严格的大将训练,刘邦本身非将才,集结的亦多乌合之众;后项羽宰

刘邦与项羽 刘邦与项羽 司马辽太郎

一、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项羽和刘邦在中国历史上,是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项羽是锐不可当的27岁霸王,刘邦是年逾50的垂老之人;项羽乃名将之后,刘邦为默默无名的农家子弟;项羽受过严格的大将训练,刘邦本身非将才,集结的亦多乌合之众;后项羽宰

刘邦与项羽的性格比较 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

  刘邦用意霍如,大度汪洋,格局无限;当年被征夫时,在长安城见秦始皇出行,大加赞扬:真大丈夫也!大风歌 汉碑项羽力能扛鼎,意气用事, 格局逼涩;当年在江南见秦始皇出巡,不由发愿: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起事之初,吕公庆寿,亲朋好友进贺,萧何为

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项羽与刘邦》 项羽与刘邦

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项羽与刘邦》《刘邦与项羽》由日本著名右翼作家司马辽太郎所著,司马辽太郎(1923年8月7日-1996年2月12日),本名福田定一,专攻历史小说。笔名司马辽太郎是「远不及司马迁」的意思。被认为是日本大众文学的巨匠

千古之谜:项羽为何放掉敌手刘邦的妻子和父亲

千古之谜:项羽为何放掉敌手刘邦的妻子和父亲“我和项羽当年同时受命于楚怀王,约为兄弟,我的父亲不也就是你项羽的父亲吗?如果你一定要把咱俩的父亲烹了,希望能分一杯肉汤给我!至于我的妻子嘛,你要杀就杀,悉听尊便!”被羁押在彭城楚军大营

声明:《刘邦项羽结拜 项羽刘邦结拜的原因 汉高祖刘邦葬在哪里 刘邦葬在哪里》为网友爱你多荣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