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守治疗
膀胱阴道瘘一旦确诊,有条件者应先尝试保守治疗,产后不久发生瘘孔或瘘孔较小者,不需手术治疗,留置导尿管10天左右,可自愈。
1.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尿液:虽然这种保守治疗的成功率还没有被文献充分证明,但瘘孔很小的病人有可能治愈。使用此方法时应加用抗生素以控制可能存在的感染,口服抗胆碱能药物以控制可能出现的膀胱痉挛。
2.经阴道或膀胱电凝术:电凝瘘道口边缘,结合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尿液,对小的瘘孔可使其封闭。Stovsky(1994)报告了17例膀胱阴道瘘中,儿例瘘于L直径在1~3mm左右者(73%)用此法治愈。具体方法是采用小儿电极和最小的电凝电流,电凝瘘道周围上皮,电凝后留置Foley导尿管2周。使用此方法须小心,否则有可能反而扩大了瘘口。
(二)手术治疗
1.一般原则
修复膀胱阴道瘘的首次手术是成功的最好机会,对此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手术应当遵循基本的外科原则,它包括:瘘道局部组织应没有感染、过度的炎症和癌变;手术区域应保持充分的血供;能够无张力的分层缝合以及保证缝合时的良好对合;局部应使用可吸收且组织反应小的缝线;局部组织薄弱、成活有困难者,应采用有良好血供的移植物;术后需持续留置导尿,可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手术能否成功还须考虑瘘的成因,瘘形成时间的长短,对修复瘘拟采用的组织质量以及手术医师的经验和训练程度等诸因素,这些因素均与手术成功密切相关。
2.术前准备

通过泌尿系有关检查,了解双肾及输尿管情况。包括静脉尿路造影了解上尿路形态与功能,膀胱镜检查直接观察输尿管口与瘘的关系。绝经后或子宫卵巢切除术后的病人,术前适当应用雌激素可以改善阴道组织的血供和活力,有助于阴道上皮组织的增生,有益于局部的愈合,故可考虑术前尽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