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江燮元将军参与指挥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全歼来犯的南越敌军,收复甘泉、珊瑚、金银三岛。当时广州、榆林、西沙分别设三级指挥部,三地来往电报均署“江”字。叶剑英元帅为此曾询之总参有否差错?总参对曰:“广州之‘江’,为塔山阻击战的原4纵12师师长江燮元(时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榆林之‘江’,为塔山阻击战的原‘塔山英雄团’副团长江雪山(时任海南军区司令员);西沙之‘江’,为塔山阻击战的原‘白台山英雄团’团长江海(时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叶帅闻言拍案叫绝:“三江奔南海,此役可操胜券。

1979年南疆自卫还击战,时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江燮元将军率55军和43军出征,在同登、谅山作战中毙15422人,俘敌216人,伤敌619人。
将军二子同在前线参战。老三江鲁平任某师作训科参谋;小儿江南平任某师侦察连班长。战前,将军召二子曰:“争取上前线,不许当熊包不立功休来见我!”
不久,前线来电,告江鲁平因抢救伤员腹部中弹。将军未问伤情而脸露喜色,曰:“老三可立功了。”后又传江南平于炮战中负伤,将军亦不问伤情而喜曰:“南平也可立功了。”战后,鲁平、南平果双双立功。人赞将军教子有方,将军喜不自禁,对曰:“哪里,哪里,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江燮元夫人姜克困于1998年10月5日广州采访笔录。见唐新秋文《挥戈征战南疆将军雄风长存》。)
中央电视台记者韩金度曾随江燮元将军赴前线,闻将军父子三人参战事,甚为激动,欲拍电视宣传。江燮元将军淡淡一笑,曰:“白费劲。”记者不信,遂将成片寄去北京。果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韩金度于1995年12月3日广州访谈笔录。)
1981年,江燮元将军抱病到前线指挥作战,连续5天5夜,取得法卡山战斗的胜利。
江燮元将军素不喜看电影,而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凡参战部队集合看露天电影,将军每场必到。到则决不坐“首长专席”,而自携小板凳跻身士兵之中。官兵见此,必掌声雷动也。
江燮元将军嗜烟,遇大事尤甚。凡临战决策,必嘴不离烟、烟不离嘴,足下积烟蒂盈寸。若将军跃起而掷烟蒂,此战必胜。江燮元嗜酒,凡下部队必自带酒。酒为农场“白干”,下酒菜,一碟辣椒、一碟花生即心满意足矣。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