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江于哪个地方 揭秘屈原为什么投江 屈原投江的地方在哪里 屈原投江的地方

  屈原为什么投江

今天的人们每年能够在五月初五吃上粽子,过上节日要多亏了屈原的贡献。屈原当年纵身一跳,跳到了汨罗江的时候一定没想到今天的人们会如此的惦念他。

越剧中的屈原

关于屈原为什么选择投江这种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珍贵的生命,历来说法不一,人们猜测的他投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为国而死。当时的秦国特别强大,楚国的都城被秦攻陷后。屈原感到自己的国家就要灭亡了,作为一个对楚国有着浓烈情感的人来说,屈原不愿亲眼看到这一幕的发生,因此投身汨罗江中。

2.为想要完美而死。屈原性格刚直,而政治是黑暗和残忍的。屈原发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楚怀王这样君王的带领和无能却攻于心计不为民政的同事们的配合下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业。屈原想要的是“明君”和“哲王”,想要能真心为百姓做出业绩的同事,而赤裸的现实一次又一次的将他扇醒,终于投江。

3.为救顷襄王而死。这是一种较为新奇的说法。起源与一个民间传说:怀王死后,楚国已经变的不能再承受任何的攻击,而那时候的秦国经常对楚国进行侵犯,终于攻占了郢都。倾襄王在被秦国追杀的过程中想到了流芳在汨罗江附近的屈原,想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扳回一局,重振楚国。然而秦军得知倾襄王的想法后追随而来,屈原为力保倾襄王,便与他交换衣服当着秦军的面跳下汨罗江,襄王获救。

总的来说,不管哪种原因,屈原或是因为绝望,或是因为大义和性格原因都使得他不得不投江自尽。

  屈原投江的地方

  一代文学巨匠一代忠臣良士屈原随着楚国的大门被攻破,愤恨之下抱着还未被秦国士兵沾染过的石头跳入了汨罗江中。那么,汨罗江到底在何处,屈原投江的地方又在哪里?

汨罗江风光

  汨罗江发源于现在的江西省境内,途径丘陵地带,以汨水和罗水两支水系并入洞庭湖。它的流经区域非常宽广,全长二百多公里,水量非常充沛,河道情况满足通航要求。汨罗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屈原选择投身在此,更是为汨罗江增添了人文气息。如今,各个省市都在依靠地区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汨罗江成为洞庭湖整体旅游开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纳入到湖北省综合旅游项目当中。每逢端午节,以纪念屈原的各种主题活动陆续展开,包粽子、赛龙舟成为吸引人们的传统项目。在传统休闲项目之上,当地围绕楚文化建立纪念馆、公园,增添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氛围。这一点在价值观取向混乱的当代,意义尤其重要。人们可以从屈原身上领悟到个人发展离不开国家强盛,个人命运始终是与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终身追求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每一个学习。

  历史再怎么演变,文化再怎么推移,大方向始终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像屈原这种心系国家的大爱精神仍是值得大力推崇和赞扬的。

  关于屈原的故事

  说起屈原,大家首先可能会想到他报国投江的故事。其实还他有另外一个故事同样动人心魄,那是关于爱情的一个故事。公元前325年,屈原15岁,正是青春年少,情愫懵懂的年纪。

屈原投江于哪个地方 揭秘屈原为什么投江 屈原投江的地方在哪里 屈原投江的地方

屈原剧照

  屈原每天早起读书,读累了就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田地里散步。连续三天了,每天他都能看到一个小姑娘背着一个大大的竹篓,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小姑娘右手持着镰刀飞快地划过野草,左手迅速接住,然后头也不抬,顺势扔到背后的竹篓里。整个动作成熟老练,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可是小姑娘的面容却一点也不成熟,眼睛不大,嘴巴也不大,看起来小巧精致,大约有十三四岁的样子。屈原看着小姑娘背着满满的竹篓消失在田野里时,心里总会升起一阵莫名的失落感。好几次,他都想走上去问个好,但都没鼓起勇气。

  又是一个清晨,这天天气并不好,阴得很重。屈原刚走出门口就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小姑娘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割着草。屈原在远处静静得看着,他忽然觉得这默默地关注着也挺好的。

  乌云很快越积越多,随后就下了雨。小姑娘头发一下子被打湿,她无助得抬起头。突然看到屈原所在的屋檐,她咧开嘴,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飞快地跑到屋檐下。

  竹篓里草已经很多,她想卸下来,但是有点吃力。屈原赶快上去帮了一把。

  小姑娘回报了一个和刚才一样甜的笑容并且问道:下雨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啊。

  屈原是第一次听到小姑娘的声音,这声音直爽干脆,像是田野里无拘无束的风一样。屈原支支吾吾地说:我回家也没事做,在……这看你割草。

  小姑娘说:唉,割草很累的,有什么好看的,看你这打扮,平时很少干农活吧?

  屈原点点头。

  小姑娘低头想了会,狡黠地笑道:那以后你帮我割草啊,我俩一起割。

  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事?屈原捣蒜一般地点着头。

  遗憾是,自从雨后两人分别后,屈原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个小姑娘。屈原每天都在房檐下等候,小姑娘的身影再也没出现过。很多人认为是小姑娘雨后回家时遇到了意外,但这只是猜测,具体原因无人得知。

  后来屈原根据这段伤心事写成了诗歌《九歌》,诗中主角也是苦等心上人而未至,大概是屈原最真实的内心写照吧。

  屈原披发行吟

  屈原家世背景优渥,但是仕途不顺,两次被发配流放,最后殉国投江而死。在此之前,屈原曾经披发散步江边,然而细细想来,他这一举动却也是对当时楚国朝政的不满。

屈原画像

  在古时,只有少数地方的人会披发。真正有文化发达的地方男子都是束发戴冠,这也是当时的一种文明人的表现。《左传》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路,在卫国内乱的时候,被人砍断了固定帽子的缨,当即停下来,整理自己的帽子,最终命丧他人之手。这么看来,古代文明人对自己的着装打扮真实注意到一种极致的的程度了,即使在危及生命的关头,竟然还在乎自己的帽子是不是戴得还端正。这份勇气,真实让在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再来说回我们的屈平,出身贵族又洁身自好,同时性子里还有文人的那份气节。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应该是一个相当注重自己仪表的一个人。但是他竟然做出披发的举动,可见他当时内心是多么的绝望。

  还有一说,屈原披发的行为是对当时楚国腐朽的朝廷权贵的一种轻蔑不满与反抗。因为那些权贵上朝时,纷纷都是束发戴冠,一副人模狗样的正经模样。而真正心怀天下的自己却被流放,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其实,在我看来,屈原的这种结果也是他自找的,以他的条件完全可以混的更好,既能做自己也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他本性里的那份“直”让他容不得半点沙子,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也才得以在历史上留名。

  屈原的爱国诗

  屈原是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人,他具有非凡的自信与自负,为人狂傲,诗也是常常含着瑰丽出奇的想象,超脱物外的浪漫情怀,忧国忧民的爱民之心,更有那磅礴汹涌的爱国热情。

屈原的名言

  他的诗就如他的人,感情真挚,一不小心就会喷涌而出。

  恰如《九歌·国殇》。

  《九歌》创作于屈原晚年被流放的时期,那个时期的屈原怀着对于天地的敬畏,对于楚国先祖创下基业的怀念,满怀着屈原对于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公认的屈原作品的最高峰,而《国殇》是其中的佼佼者。

  穿着铠甲,拿着吴戈的战士在车毂交错中喷洒热血,既然离开国家想要开创基业,保家卫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回国。他深爱着他的国家-----楚国,愿意为塔放弃生命,只求它的屹立不倒,所以即使是身首异处也从不后悔,他拿起武器就不曾放下,保卫它,守护它,只求在死后也能化作英魂,来看着它——他的楚国。

  这是屈原对于英雄的赞歌,但这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感情,对于他深爱的国家,他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希望他的君王能理解他的苦心,希望他的国家能够长盛不衰,希望哪怕失去了躯壳也能守护它。全诗不过十句,就将一场激烈异常,场面惊险的诗句描绘的栩栩如生,满含着屈原异乎偏执的爱国之心。

  虽然现在对于这段历史几乎不可考,我们不知道交战的对方是谁,但是谁在乎呢,我们在乎的只有屈原的委屈愤懑,屈原的爱国之心。这就够了,愿他的诗陪着他的英灵,永生!

  对屈原的评价

  屈原其实是个没有什么黑点的人,对于他的评价似乎也没有特别走向极端或者是两极分化的情况存在。当然除了对他的性取向有一些争议。

屈原画像

  有一种说法是《离骚》表面上是表达了屈原对于朝政的不满与自己的郁闷,但实则是他在吃楚王的醋。因为他是一个同性恋。至于这一点的真假已无从可辨,怎么推断出来的也不想深究,作为我个人来讲,只是当个趣闻来听听也不错。

  那么说正经的,不可否认,屈原的确是个忧国忧民,有着自己美好的政治理想并且单纯的一心想实现它的“五星好少年”。但是他也的确是个情商不高,得罪人却不自知的贵族少爷,也是一个心气极高的极富有才华的文人。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这样固执的人,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评价他或许就没有那么好了。世人都爱称颂这等有才华又愿意牺牲自己的人,而我却觉得他们是一群被国家大义绑架的可怜人。在我看来,屈原的性子中的“固执”就是笨,被人流放也怪不得别人,因为既然身在朝野,就要明白其中的规则。若你真的心怀天下,那么首先就要让自己留在一个能为天下人办事儿的地儿。

  再来看,屈原是个文人,文采斐然。一般文人都心高气傲,这份气节让人佩服,但是也是最终让他被流放,投江自杀的一大原因。当然,如果没了这份气节,或许也就没有这些佳作,也成就不了历史上的那位屈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3651/379932890947.html

更多阅读

屈原为何选择五月初五这个凶日投江? 五月初五出生的女孩

屈原为何选择五月初五这个凶日投江?舒新宇1、五月五日是上古楚人的凶日和鬼节五月五日,是屈原的祭日。屈原在世时,五月五日就是楚国南方的凶日和鬼节。《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荆楚人并踏百草,将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也。

屈原投江的江叫什么江 屈原投江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屈原是多少年前的人 屈原投江自尽的故事

屈原投江自尽的故事 浪漫诗人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

海参全家福的做法大全 海参全家福是哪个地方的菜

说起海参全家福,这是一道十分滋补的菜,或许很多人都没有品尝过,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其实,海参全家福是中国鲁菜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海参全家福以海参为主要材料,烹饪以烧菜为主的一道美食。那么,海参全家福是什么地方的菜呢?今天美食专家

声明:《屈原投江于哪个地方 揭秘屈原为什么投江 屈原投江的地方在哪里 屈原投江的地方》为网友海上明月共潮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