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扶风县夏玉米生产现状及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途径

摘要 分析了扶风夏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夏玉米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途径,旨在推广“一增二水三改”新的生产模式,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关键词 夏玉米;生产现状;问题;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陕西扶风
  中图分类号 S53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045-01
  玉米是扶风县第二大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常年播种面积在1.8万hm2左右。玉米是粮食作物中收益较高的作物,是种粮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现将其生产现状及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途径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扶风县夏玉米生产现状及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途径
  1 夏玉米生产现状
  1.1 玉米品种发生了变化
  20世纪80年代,户单1号、陕单9号→20世纪80年代末,掖单12号、掖单13号→20世纪90年代,户单4号、陕单902、沈单10号、16号→21世纪初至今,以大穗稀植为特性的有正大12、蠡玉16、强盛9号等,以紧凑耐密型为特性的有浚单20、大丰30、天丞288等。玉米品种由大穗平展型转变为紧凑耐密型。
  1.2 耕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小麦收后,人工或畜力、半机械种植玉米→麦垄点播玉米→小麦收后机械旋耕,软茬播种玉米→机械收获留高茬,玉米免耕覆盖,机械硬茬直播玉米。
  1.3 作务理念发生了变化
  目前,农村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现代农村呼唤与渴求的是一种简便、轻松、高效的作务方法。而要实现“简便、轻松、高效”,“种、管、收”等作务方法,实行机械化是一种重要途径。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把农民从土地中、从农业中解放出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彻底改变大多数农民搞饭吃的局面,这样不仅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的矛盾;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把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2 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主栽品种不突出
  农户在品种选用上存在多、乱、杂现象。市场上销售的品种竟达30多个,让销售者和购买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而大部分农户喜欢选用大穗稀植品种;在品种布局上,一个区域有1~2个主栽品种,区域性布局特征明显。
  2.2 种植密度不够
  大棒稀植品种种植密度为4.2万~4.5万株/hm2,紧凑耐密品种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远远低于玉米高产的密度水平(8.25万株/hm2左右),种植密度较低,已成为扶凤县玉米产量进一步突破的技术瓶颈。
  2.3 把关键水灌成了救命水
  在供水方面,扶风县境内虽有宝鸡峡和冯家山水库两大渠系、四大水库、108眼深机井、3 500多眼浅井作保障,但在玉米播种前后,若遇天旱,因收、种、管矛盾突出,往往因灌水不及时,导致玉米出苗困难或出苗期延长;还会因水费较高、灌水麻烦、粮价低等因素,农户把关键水灌成了救命水。特别是在伏天,若不及时浇水,玉米常出现“卡脖”旱,甚者发生拔苗现象。
  2.4 肥料投入不合理
  在施肥品种与施肥时期方面,于苗期与拔节期追施为主,且只注重氮肥,少施或不施磷钾肥,施尿素600~750 kg/hm2;在施肥方法上,大多采用随水溜施或表施。养分搭配不全面,施肥方法不得当,导致肥料损失严重,利用率降低,从而限制了玉米产量的提高。
  3 夏玉米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途径
  结合扶风县气候特点(年平均降雨量590 mm,且集中在7―9月3个月。夏玉米生育期降雨量350 mm,十年九旱,伏旱频繁),针对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增二水三改” 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途径[1]。
  3.1 “一增”
  即增加密度,在原有种植密度基础上,对大棒稀植品种,增加密度7 500~10 500株/hm2,不超过5.25万株/hm2;对紧凑耐密型品种,增加密度1.50~2.25万株/hm2,达到6.75万株/hm2以上。
  3.2 “二水”
  即保证2次关键水,保证出苗水和灌浆水,确保玉米苗全、苗壮,正常抽雄,籽粒饱满[2]。
  3.3 “三改”
  即种植方式实行三改,一改常规等行种植为宽窄行种植。即由等行距60 cm,调整为宽行70 cm+窄行50 cm,或宽行80 cm+窄行40 cm。二改人工施肥为机械施肥。即改“基肥+追肥”人工2次施肥法为基肥一次机械施肥法。即采用玉米播种施肥机,在播种玉米的同时,将种子与肥料一次播入土壤,不再追肥[3],达到节种、节肥、省事、省力,简化作业的目的。种子选用可实行单粒播种的优质良种,用种量22.5~30.0 kg/hm2,肥料选用玉米缓控释含锌增效专用肥,施用量一般为600~750 kg/hm2。三改提前早收为适时晚收。进入9月中旬以后,玉米苞叶开始变黄,籽粒上部变硬,许多人误认为是成熟,陆续开始收获,其实离真正的收获期还差15 d左右。生产实践证明,玉米籽粒生理成熟标志为:苞叶变黄、枯松,籽粒基部变硬,黑色粒层形成,乳腺消失至 2/3以上,此时为收获适期,向后推迟5~7 d,即10月1―8日收获,可增产玉米750~1 050 kg/hm2,达到不增加投入也可增产增效的目的[4]。
  4 参考文献
  [1] 乌鸿科.扶风县夏玉米单产9 000 kg/hm2技术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58.
  [2] 乌鸿科.夏玉米增产的限制因素与应对措施[J].陕西农业科技交流,2013(2):27.
  [3] 郑强,王虹,丛辉.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0):49.
  [4] 李士林.夏玉米免耕直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0):18-19.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3751/518361756566.html

更多阅读

土豆高产栽培技术 土豆种植技术

土豆高产栽培技术——简介采用合适合理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土豆的产量。现介绍具体栽培技术如下:土豆高产栽培技术——方法/步骤土豆高产栽培技术 1、土壤备播 应选择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和两合土种植,在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耕

超级粉葛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02月04日 21:47超级粉葛高产栽培技术葛根又名粉葛,葛麻藤为豆科植物葛藤属,葛根富含淀粉,异黄铜类物质,及钙、硒、铁、铜、磷、钾、等十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断谷不饥,解表退热,生津止渴,开胃下食,疗痔疮,防癌、保钙”等功

有机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 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

有机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来源:县人大副主任马新立摘自山西新闻网山西农民报2011.7.8)编者按采用碳素有机肥+EM生物菌+植物诱导剂+钾+植物修复素5大要素技术温室栽培西红柿,是我省十佳科技致富专家、高级

雷竹笋高产栽培技术 毛竹笋高产技术介绍

   毛竹笋高产技术介绍  毛竹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大型散生竹种。它具有竹大笋多,可持续利用,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择适宜  竹林必须在气温不低于-15℃、年降雨量500至2400毫米、300至1

声明:《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扶风县夏玉米生产现状及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途径》为网友温婉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