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好呢?从「点餐方式」看出你会不会做人
我们的身体、行为,透露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也形塑了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在职场上,有哪些口头禅的人,我们应该敬而远之?又有哪些习惯动作其实只要稍微修正,就能大幅提升自己的形象?
从「行为」透视人心
●慢慢走,给人会做事的印象(透视力关键字︰防卫本能)
【重点1】有自信的人是不会急躁的!
企业界有个说法是,「在走廊上跑的人不会做事!」

因为会在走廊上跑,就代表这个人无法管理自己的工作,才会陷入不跑不行的状况。代表这个人不够沉稳,缺乏定性,才会这么慌乱。也许本人还觉得自己是很迅速、很认真在处理事情,但别人可不是这么看的!
那么,想让周围的人认为自己是「会做事的人」,该怎么做比较好呢?答案很简单,你只要注意不要急躁,慢慢行动就好。放慢走路的速度,让人觉得你是很轻松的。
各位不妨回想一下,在校园里散步的校长,或是在公司里的社长,他们是不是都把双手摆在背后,慢慢的走呢?这样的姿势表现出「我在这里不会被任何人攻击」、「我不需要采取防卫姿势」,因为有自信,所以他们才能维持这样的状态,不需要开启防卫本能。个性急躁的人则刚好相反。
如果想让交涉对手或同事认为自己是大人物的话,就可以利用这个「双手摆在背后慢慢走」的动作。只是,凡事过与不及都不好,若是太过于「慢慢来」或「放轻松」,可能会让别人误认为你「动作迟钝」、「做什么都慢半拍」,那可就不好了。另外,各位也要会学习判断,在自己面前动作缓慢的人,究竟是真的大人物,还是只是虚张声势而已。
●选择「主厨推荐」的人,习惯将责任转嫁给别人(透视力关键字︰游移不定)
【重点2】点餐的方式,透露出一个人的性格与心理状态!
在餐厅的吃饭时,从点餐的方式,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
选择「本日推荐」或「主厨推荐」的人,会想把责任转嫁给别人。因为,如果出来的料理不好吃的话,他们还可以有借口说:「这是店家推荐的,我也没办法……」这是他们选择「主厨推荐」的原因。在快餐店中,当店员问:「要不要尝试新商品?」就点这项新商品的人,也是同样的心理。他们其实很苦恼不知道要点什么,又想快点决定,于是就直接点店员所推荐的餐点。
还有一种类型是,本来在两个选择之间游移不定,最后决定的却是第三个选项。这种人的心理是,他们在两个深具吸引力的选项之间犹豫不决,为了脱离这样的状态,干脆选择别的选项。旁人看来,也许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原本苦恼要吃汉堡还是意大利面,最后却选择焗烤?」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却是一个人很真实的心理。
至于不囉嗦,很迅速决定自己要吃什么的人,具有领导者的性格。他们很懂得表达自己的主张,相对的,也会有顽固的一面。
还有一种人是先询问其他人「要吃什么」之后,才决定自己餐点的人。这种人很重视人际关系,具有优越的协调性与弹性。
●选择坐在靠近会议室门口的人,对议题没兴趣(透视力关键字︰眼神交会)
【重点3】从一个人选择的座位,就可以判断他对会议的关心程度!
在会议室里,通常担任会议主席的人会坐在上座的中央位置,至于掌控重要发言的人,基本上都坐在两侧较里面的地方。至于坐在离出入口比较近的人,基本上都不太发言。一般开会时,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吧!
因为这样的印象,所以当可以自由选择座位时,选择坐在离出入口最近的座位的人,大部分的心理状态都是「对这场会议没有太大的关心」、「想要早点离开」。至于率先坐到会议主席座位附近的人,也许没有要当领导者的意愿,但应该是关心开会议题,想成为话题中心的人。而选择坐在中间位置,离主席座位和出入口都有点距离的人,比较重视协调性,在会议中会协调大家的意见。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他准备了一张圆桌,一边摆两张椅子,另一边摆四张椅子,让学生围着圆桌开会。结果,选择坐在两张椅子一侧的学生发言次数较多,也让人觉得比较有领导者的风范。他们很自然的与对向的四个人做眼神交会,主导整场会议。
会议室中,选择的座位位置,左右你着对周遭人的影响力。只是,欧美也有一句话说:「如果想引人注目,就坐在离出入口最近的位置。」因为人们会将目光聚集在人来人往的出入口,而且坐在出入口附近,也最有机会与他人交谈。如果想要让人对自己留下印象的话,坐出入口附近的确最合适。
总归一句话,各位要好好活用自己选择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