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解答一:什么样的天气不能刮痧?
刮痧拔罐不以阴雨天气做,因为阴雨天邪气太多,尤其雨季风。寒。暑。湿。
燥。热。六种邪气都有可能随着打开的毛孔和经络进入我们的身体。我们刮出的痧是身体的代谢物
也就是垃圾,大家想啊。如果有堆垃圾在门口,会不会就招来苍蝇蚊子和蚂蚁甚至老鼠什么的?
这就相当于伤害我们身体的邪气,会随着代谢到表皮的垃圾进入我们的身体。如果真是为了保健,建
议大家阴雨天少刮痧拔罐。阴雨天难受可以用按摩或温灸的方法来解决。
相关解答二:雾霾天气可以拔罐和刮痧吗
你好,拔罐和刮痧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的。跟雾霾天气没什么关系。雾霾天气主要是空气中有悬浮灰尘小颗粒,这个只要外出戴上口罩就行。
相关解答三:拔罐刮痧需要注意天气吗?
但只要在做完刮痧拔罐后注意不要马上外出,做好保暖防护工作就行,这些传统疗法和天气的影响不是很大的虽然阴雨天湿气会大些
相关解答四:天气凉了可以做身体刮痧拔罐养生吗
没问题!不过要注意保暧。
相关解答五:自己能刮痧吗?
当然可以啦,刮痧可以是自我保健的一种方法,但你得有目的有方法,不能乱来,会刮伤皮肤的,另外还处以自己做面部美容刮痧,最好上网找找这方面的东西
相关解答六:怎么刮痧
刮痧的技法;刮痧的手法有很多种,什么啯痧、揪痧、琢痧、拍痧等;我们就学习应用最普及的刮痧就行了;其它的不是有难度就是用场少,特别是很对人喜欢的拍痧,我不主张大家用;
为什么呢?
(1)拍痧属于祖国瑰宝“自然疗法”系列--刮痧疗法的一种技法;拍痧的确不失为一种疗疾除患的好方法,特别对于疼痛疾病,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2)拍痧主要是针对关节处,象胳膊轴、膝盖等部位;因为经络瘀堵,往往都是在关节处瘀堵严重;
(3)拍痧,要量力而行,开始要劲力适可,不能过大;随着身体的承受力,慢慢加大力度;
(4)拍出来的痧,是什么东西呢?是关节处沉淀的瘀血;如果在出痧的地方用针扎几个小眼,然后再拔罐的话,出来的是又黑有秥的“果冻”;
(5)拍痧只把痧拍出来不算完成任务,还要把她它疏散开,通过循环拍出提外;或者拔罐把它们导引出来;所以,拍完痧,不拔罐的话,就要加上温灸,促进血液循环,快速把瘀血吸收,进入大循环通过尿液排掉;
(6)如果拍痧后不把瘀血及时排出来,会造成更严重的、新的瘀堵;甚至比原来还要严重;
(7)如果拍出来的痧积在那里排不出来,淋巴会分泌淋巴液来进行处理,就会造成肿胀,形成无菌性炎症,从而埋下隐患;所以温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快速促进淋巴吸收,使这里的问题被及时解决;
(8)有心脏病的人不适宜拍痧,心脏受不了;动脉血管硬化的人也不适宜拍痧,如果拍痧造成的“血癍”游离到要害部位,就会造成新的瘀堵,如果堵在心脏,人就会立马完命;
(9)刮痧与拍痧异曲同工,所以建议大家最好不要标新立异;一般情况下,只要把刮痧掌握好,处理到位,大部分疾病就能应对;除非特殊情况需要拍痧,我们何必冒些风险呢?
那么,刮痧怎么刮呢?很简单,以45度斜度,进二退一压住皮肤向前赶着走;进二退一为一个来回,每个来回的幅度最好是一掌宽,每个来回刮3到5遍;病重的病人,疼得厉害,可以一个来回先刮一遍,先向前刮着走,等一会回来再刮第二遍;这样一是转移了注意力,二是等疼痛缓解一下再刮;为了减轻疼痛,开始的力度,要轻、要缓、要慢,随着出痧的情况和适应能力,再适当调整力度;等痧消掉以后再刮第二次,在消痧期间,可以加上拔罐;痧消得快,一般2--3天,说明循环好;痧消得慢,说明循环不好;特别是头疼严重的,胳膊刮完第二天,皮肤象茄子皮一样乌黑,一般要7--10天才会消彻底;
相关解答七:如何自己刮痧
刮痧手法有十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还是比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应用于疏通经络方面。常见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疗效比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
(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
(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注意事项,工具、体位:
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证: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在刮痧的过程中和刮痧后应该注意的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相关解答八:自己怎么刮痧
刮痧的话可以分为按经络刮,按痛点刮,拍打刮(也要用刮痧油)等。
人体大的经络有颈部背部正中的督脉,旁开1.5寸和3寸的膀胱经,一共5条,可以从上到下分为三段开始刮。(用右手拿板,一角顶住手心即劳宫穴,板于皮肤成锐角,从上向下刮)。颈部连着背部刮下来要差不多30分钟左右,刮的时候不能见风,刮完也不能见,30分后喝一杯水帮助排毒。其他的静脉还有胸前正中的任脉
,胳膊上的心经,腿上的胃经胆经等,都可以刮,都是从上向下刮。刮前胸和腹部时可以不出砂点,只发红就可以了。腿上一般也不出砂。
其实有时候刮砂不用一定要遵循静脉来刮,也可以哪里痛刮哪,比如颈部腰部等。
还可以拍打关节来出砂,拍前抹上刮痧油,于关节相距15厘米左右拍打,声音为清脆的,拍出砂为止,肘窝甚至可以拍出砂包。
除了包保健治疗刮痧,还可以美容刮痧,一般是在连上刮,刮前抹上按摩膏,从中间向两边刮,从上向下。不出砂。
还有啥不懂可以给我留言。
相关解答九:没有刮痧油能刮痧吗?刮痧的方向怎么定?
可以用花生油 牛角刮痧板 刮痧油 步骤/方法 刮痧顺序:
刮痧的手法及操作的顺序,按身体的部位,依序为头颈部、背部、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
刮痧力量:
刮拭时用力要均匀、适中,力道应由轻渐重,不可忽轻忽重,同时以能耐受的力道为限,而刮拭的面积尽量能拉到最长。
刮痧方向:
刮痧力量应为单方向用力,回程不刮。 刮痧角度:
刮痧器具与皮肤间的角度以45度为宜,不可成推、削之势,刮拭方向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并保持同一角度,每个部位刮20次左右。 刮痧频率:
刮痧频率与疗程,则依疾病性质及患者体质状况而有所不同。每次刮拭的时间,以20至30钟为宜。初次刮痧时间不宜过长,且手法不宜过重,第二次使用刮痧疗法的时间,应间隔1至2周。 注意事项 建议刮痧后的身体调养,需注意以下事项:
1.刮痧后,病人需休息片刻(约15分钟)且注意不要受凉,如有出汗现象请立即拭干,并需补充温开水(切忌饮用冰水)或姜汤,以利体内之新陈代谢。
2.刮痧期间若有短暂体温增高的发烧现象乃属正常,这是因为体内潜伏的病菌正与白血球在进行对抗,但须注意观察,以防病情变化。
3.术后饮食调理上,禁食生冷、酸辣、油腻之食物,可以饮用清凉茶水(如淡盐开水、荷叶茶、桑叶茶、菊花茶……等消暑饮品)有助清热解暑,帮助情绪稳定、调养生息。
4.通常刮痧后的2至3天内,患处会出现疼痛感,这是正常的反应
相关解答十:自己在家做刮痧不用刮痧油可以吗?
可以,刮痧油攻主要作用是润滑,防止刮痧板反复摩擦把皮肤磨伤。刮痧油还有润肤和活血通络的作用,但是作用很小。也可以用其他油类代替,比如说甘油。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