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鲜类休闲食品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为这类食品不仅保留了海鲜产品的原汁原味,又方便携带,是旅游出门必备食品。近段时间,有媒体报道"鱿鱼丝含有甲醛”,引起消费者的恐慌,纷纷致电本报,了解真相。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标准法规室主任王联珠和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林洪教授,并走访青岛市北洋食品有限公司了解情况。
食品中检出甲醛 不能直接判定为违法添加
王联珠解释,甲醇在蔬菜、蛋、奶、肉等天然食物本身存在,需要与人工添加相区别。不得添加不等于不得检出,GB2760规定的是不得添加,不是不得检出,鱿鱼、海参、蔬菜、鸡蛋、牛奶、肉类等好多天然食品本身是自带甲醛底值的,也就是说即使不添加甲醛作为添加剂,也有检出甲醛的可能性,但此甲醛不等于工业甲醛。
林洪介绍,鱿鱼含有丰富的氧化三甲胺。氧化三甲胺通过一定的途径会分解产生甲醛和二甲胺,鱿鱼丝中的甲醛来源于自身分解,所以按照现有的方法去检测,海产品中含有甲醛是非常普遍的。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在关于干制水产品中甲醛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指出,甲醛天然存在于蔬菜、水产品……等多种食品中,食品中甲醛的本底含量可随着储存条件、加工工艺、加工时间不同等而动态变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和我国均未制定食品中甲醛限量标准。
对食品中检出甲醛,不能直接判定为违法添加,而要根据对其生产经营过程具体情况的调查作出判定。
鱿鱼从捕捞到加工

无需用甲醛来防腐
“甲醛是一种透明并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机化合物,它主要的作用是消毒、杀菌和防腐。在正规的干制水产加工企业中,加工过程就是脱水防腐的过程,无需添加工业用甲醛。”林洪在采访中谈到。
王联珠解释,鱿鱼从捕捞到加工,无需用甲醛来防腐。用于鱿鱼丝加工的原料是船冻鱿鱼,整个生产过程完成了脱水的需要,再加上放入少量防腐剂山梨酸钾,足够实现安全保质期。
山梨酸钾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盐)它可以被人体的代谢系统吸收而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体内无残留,是一种比盐还要安全的防腐剂。国家有明确说明,少量使用不会对健康产生任何影响。
若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甲醛,不仅不便于生产,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反而会使产品中蛋白质凝固,不便于加工。
欧美日等国际标准
都不对甲醛做强制监测
经专家调查,国内销售的日本生产的鱿鱼干制品也有甲醛检出,且欧、美、日等国际标准都不对甲醛做强制监测,且我国2014年鱿鱼干出口量超过10亿美元,主要出口地欧美日在通关时都不对甲醛做强制监测,也从未发现国外有通报甲醛超标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