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古德寺
古德寺的大门宛如昨天才用钢筋水泥筑成

单单从建筑看有些像西方哥特式教堂,实则否也,它是参照缅甸著名佛寺阿难陀寺的建筑艺术风格建造的。
单从外型看真的很像教堂也!反正我是分不清两者的区别。
古德寺位于汉口江岸区黄浦路上滑坡路74号,古德寺创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来此参观是因为我在网上见着一张古德寺的图片,整个就是哥特式教堂风格。但到此后经介绍才知不是,在这里全寺的核心建筑是圆通宝殿,此殿仿照缅甸阿难陀寺建造,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浓郁异域建筑风格的、装饰精美华丽而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寺庙,为汉传佛教唯一、世界仅存两座此类风格的佛教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宗教、建筑和文化历史价值。
古德寺的历史比宝通寺、归元寺、莲溪寺要短。1877年(清光绪三年),在汉日今解放大道东段,黄浦路北段一带还是一片坡地。有位法号叫隆常的禅师来到这里,建了一座小小的寺庙,名“古德茅蓬”,他便成了古德寺的开山祖。随着后湖的变迁,前来烧香的人一天天多了起来。到1905年进行了第一次扩建。据说该寺还请了藏经,加强了它在佛寺中的地位。民国初年,昌央法师主持扩建,定名古德禅寺。黎元洪当了北京政府的大总统后,支持古德寺的改建、扩建,并亲笔题写了寺名,悬于山门之上。1921年秋,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作,重修了大雄宝殿及其他殿宇,塑造了各殿内供奉的大小佛像多尊。1931年汉口大水时被淹没,水退后又继续修复,前后历时13年乃告竣工。
殿内的三世佛
该寺最大的亮点便是圆通宝殿,也有称是大雄宝殿,此殿参照缅甸著名佛寺阿难陀寺的建筑艺术风格建造,正方形大殿内空高达16米,殿内可容千人,殿顶盖有象征五佛(即东、南、西、北、中五方佛,又名五智如来。中为法身佛,即毗卢遮那佛;南方宝生佛,表福德;东方阿网佛,表觉性;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四菩萨(即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四菩萨)的9座佛塔,塔周围有96个莲花墩和24诸天菩萨像。殿中供奉三位主尊:释迦牟尼、药师、弥陀,三尊托纱丈六金身大佛盘坐在8级莲花座上。这种三佛同殿的安排,近世少见。三尊大佛前还保留着古德茅蓬时代所供奉的三尊同名佛像,相比之下,后者的形体显得很小了。三主尊佛坛的背后为西方三圣,两廊为楞严二十五圆通及文殊、普贤佛像,但可惜殿顶的布局和细部无法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