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对于一个即将迈入20岁或者30岁的年龄坎儿的年轻人,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爸妈提醒ta:你今年已经二十多或者三十多了……对,他们算的是虚岁。
这对于赖着不想成年人的你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迎面一拳窝心一脚附赠兜头一瓢冷水,并产生了下图这种感觉↓
△主张“古人周岁计年”的钱大昕同志
据《左传》记载,“绛县”那个地方的老人都搞不清今年是哪年。襄公三十年,绛县人“不知纪年”,只知自己“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师旷推算出他生于“鲁叔仲惠伯会郄成子于承匡之岁”,即文公十一年(前616),时年73岁。因为计算起点是出生月和日,所以这个计算应该算是周年计算,支持了钱大V的周岁计年说法。
但仔细推敲,又感觉哪里不对了。绛县老人的出生日期比较特殊,他的生日“正月甲子朔”即夏正的岁首。这样,周岁、虚岁的增年节点在同一天;但在计龄上,周岁因为不算出生的这一年,就比虚岁少一年。到鲁襄公三十年(前543)二月,表面上已经过了岁首和绛县老人的生日;但当时行周正,三十年二月即夏正的二十九年十二月,实际上距岁首和绛县老人的生日还差几天。所以按照周岁算,绛县老人只有72岁;师旷说的73正是虚岁,即加上出生那一年的算法。这样,这个例子只能证明古人其实还是以虚岁来计算自己年龄的。
事实究竟如何,答案在风中飘,就无法追究了。

最后才是本文的重点:虚岁作为一种连发明虚岁的古人都搞不清的东西,你可以完全不用理会它对你的心理压迫,拥抱年轻的周岁,享受门槛之前的最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