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付盗汗米汤和桑叶搭配有奇效(图) 时间:2012-09-07 04:45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上期提示:精神一紧张,肚子就不舒服,属于典型的过敏性肠炎,每天喝一杯酸奶,持续一个月,效果不错。
徐先生听了说很有道理,问我应该怎样办?接着又补充说,如果要他去做运动就比较难了,他工作太忙,回到家往往都七八点了,根本没时间去锻炼。我说知道他忙,所以我会教他些上班期间就可以实施的方法。拿出处方纸,我给他开了个方子:胖大海2~3枚,配黄芪10克,把这两味药放入保温茶杯里,倒上沸水,拧紧茶杯盖子,泡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还可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每天饮用1~2次,就能治他的大便问题了。
我告诉徐先生,这个方子对他的职业来说最是适合,胖大海既有治便秘的效果,也能对付咽喉肿痛,保护嗓子。徐先生说胖大海能治咽喉他是有所耳闻,但治便秘倒是第一次听说。
很多人确实不知道胖大海有通便的作用。其实,胖大海这味药早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有记载,被归入肺、大肠二经,被认为有清宣肺热、清肠通便之效。此药原产于东南亚,因为它一泡沸水,就会裂皮发胀,几乎可以充满整个杯子,所以俗名“大发”。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泡水后释出的成分能够刺激肠道蠕动,所以可以治便秘这种属大肠经的病,如果过量服用的话,甚至会引起腹泻,恰恰反映了这个药促进肠蠕动的效力之强。
徐先生听了这才信服,又问为什么还要配着黄芪一起喝呢?我告诉他这有两点考虑:首先刚才说过了,久坐伤气,引起便秘,而黄芪正是补气的上品,对于气虚便秘非常适合。第二点,胖大海这味药属于偏凉之品,如果长期服用的话,恐有伤正气的可能,但加入温性的黄芪配合后,就能抵消胖大海的寒凉之性了。
除了这个方子,我还教徐先生一个自我锻炼的方法,腹式呼吸按摩,做起来非常简单,他在上班主持节目的时候就能实施。具体是让他坐在椅子上工作时,每隔一两个小时,就有意识地在吸气时让腹部鼓起,呼气时让腹部凹陷,连续进行3~5分钟。通过这样的动作,就可以起到锻炼腹部肌肉,以及促进肠道运动收缩的效果,而且还不影响他的正常工作,可谓是一举两得。
徐先生回去后按照我的方法做,第二天打电话告诉我说,昨天晚上他就有了便意,而且排便的时候也非常通畅。我又提醒他,胖大海毕竟寒凉之性较强,尽管有黄芪的辅助,还是不要服用太久,一般用2~4周就应该停用一段时间。但腹式呼吸按摩法却可以长期坚持进行。要知道腹式呼吸在中医看来,是补益元气的一种养生方法,而且是完全的非药物绿色疗法,长期使用毫无害处。
44.过度疲劳常盗汗,快用米汤和桑叶
症状:盗汗症、自汗症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取干燥桑叶若干,研碎末后备用,每晚睡前取9克,用米汤送服,一周为一个疗程。
小朱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在公司的业绩一直不错。但是高强度地工作让他的健康亮起了绿灯。原来小朱一觉能睡到大天亮,可现在每天晚上都要做梦,而且每次醒来浑身大汗淋漓。奇怪的是,一醒来后,出汗就自动停止了。同事们建议他找中医调理,于是他找到了我。从中医角度说,小朱这个病叫做“盗汗症”,指的就是晚上大量出汗。治这个病,倒是有个特效的偏方,就是将干燥的桑叶研碎成末备用,每晚睡前取9克,用米汤送服,一周为一个疗程。一般患者服用此药当晚即可见效,症状减轻,一个疗程一般即可治愈。
听了我的偏方,小朱有点惊讶,说自己老家的院子里就有桑树,小时候经常在树上摘桑葚吃,却从没听过桑叶还能治疗出汗病。我笑着向他解释,其实桑叶有止汗之功,这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早已有记载。南宋医家张杲还在《医说》中写了一个病例:当时有个和尚,患了二十年的盗汗病,后来遇到个老僧人,教他用桑叶和米汤一起调服,仅仅三天,就治好了盗汗病。
中医认为,盗汗多是因为过劳、熬夜引起的。人过度疲劳,就可能导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桑叶味甘性寒,甘能养血滋阴,寒能泻热,切中盗汗症阴虚火旺的病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含有的芸香苷和槲皮素能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起到止汗作用。
虽然桑叶止汗的奥妙还不很清楚,但大量的临床事实已证明它确实有效,所以我建议小朱不妨试试。我给了小朱开了七天的桑叶用量,他回家后,每晚按照我的嘱咐睡前服用。他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有效果,出的汗比以前少多了。坚持服用了一个星期,盗汗的症状完全消失了。
桑叶这个方子,其实不仅用于晚上出现的盗汗症,对于白天出现的出汗过多(称为自汗症),也可使用,往往亦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不过要提醒的是,盗汗、自汗,还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比如结核病、甲亢、肿瘤等,均有可能导致这个症状,这时桑叶的偏方就没什么效果了,这是需要注意的。
朱晓平 著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授权本报省内独家连载
(编辑:闫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