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门的概念
快门是相机中用于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一种装置。当快门开始开启时,曝光开始,光线通过镜头到达相机的感光元件上,形成图像;当快门关闭时,曝光结束。
快门开启的时间被称为快门速度,在摄影中每当提及快门时通常都是指快门速度。
2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
快门速度用秒(s)作为单位的数值来表示,通常标示为1、2、4、8、15、30、60、125、250、1000、2000、4000、8000,其实际意义是指1s、1/2s、1/4s、1/8s、1/15s、1/30s、1/60s、1/125s、1/250s、1/1000s、1/2000s、1/4000s、1/8000s。因此标示的数值越小,实际上快门开启的时间越短,进光量也越少。
在实际拍摄时,摄影师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快门速度,以获得想要表现的画面效果。相机预设的快门速度通常在1/4000~30s之间(高端相机的快门速度能达到1/8000s)。
3认识安全快门
在快门速度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一个安全快门值。所谓的安全快门,是指在手持拍摄时能保证画面清晰的最低快门速度,其数值等同于当前所用镜头焦距的倒数。例如,当前焦距为200mm,拍摄时的安全快门速度就是1/200s,即要确保所拍摄出来的画面是清晰的,相机的快门速度应不低于1/200s。这种换算是针对全画幅相机而言的,如果是非全画幅相机,还需要考虑1.6(尼康相机为1.5)的焦距转换系数,即最终相机的快门速度应不低于1/320s。

当然,安全快门的计算只是一个参考值,它与个人的臂力、天气环境、是否有依靠物等因素都有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