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梁端负弯矩调幅的原因?

相关解答一:梁端负弯矩调幅什么意思

首先弄清楚弯矩调幅的意义:

对梁端进行弯矩调幅的原因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因为在梁端形成塑性铰之后,仍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因而可调幅让梁端弯矩调小一点,而增大梁跨中弯矩。这样做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梁端弯矩减小后,可以让梁柱节点的配筋减少点,不会因配筋过密而无法浇筑捣实混凝土。

简单说来,弯矩调幅就是让支座处弯矩减小,跨中弯矩增大,通过增大跨中配筋,减小支座配筋,避免支座节点处配筋太密。注意:我们只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由于竖向荷载下,连续梁段一般是负弯矩,所以才有“梁段负弯矩调幅”、“跨中正弯矩调幅”的说法。

如何进行弯矩调幅?

梁端负弯矩,采用直接乘以一个0.8~0.9的系数,让负弯矩减小;

跨中正弯矩,由以下公式计算,也可以乘以一个1.2左右的系数简便运算。

调幅等调整需在内力组合之前完成。

这个是我计算书的截图哈,有问题可以继续追问我。


相关解答二: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负弯矩为何要进行调幅

进行调幅(是人为干预手段)是对框架采取的抗震措施。

框架分析下来,梁的跨中弯矩经常可能比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小50%,而支座弯矩很大,这对于边柱、角柱确很不利,因为梁柱节点的不平衡弯矩来自梁的固端弯矩,必分配给柱端,这样设计下来,梁的能力有富余恭柱不足,呈现 ‘强梁弱柱’ 之势,不利于结构抗震;

竖向荷载作用下,使梁端负弯矩人为调小而跨中弯矩相应调大后,当地震降临时,让梁端抢先开裂,形成塑性铰,一则消耗地震能量,二则框架内力自动重分布,再次减小柱端弯矩,减小柱的负担。

抗震概念设计除上述抗震措施外,还有抗震构造措施,抗规6.3.4规定梁端配筋率不得大于2.5%。就是要人设计出的梁,刚度又要小,配筋还要小,而且还要满足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的限制。


相关解答三:怎么看框架梁端负弯矩有没有调幅系数

《高规》JGJ3-2002第5.2.3条规定: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时的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

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7~0.8;现浇框架梁端负珐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8~0.9;应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弯矩进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框架梁弯矩进行组合;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

程序中仅对框架梁进行调幅,对于一般梁、次梁、悬臂梁等均没有调幅。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在分析设计>控制信息/调整信息中输入,默认值为0.85。


相关解答四:梁端负弯矩调幅的内容在规范哪一条上有啊

混凝土设计规范中

第5.1.5条 结构分析时,宜根据结构类型、构件布置、材料性能和受力特点等选择下列方法:

--线弹性分析方法;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

--塑性极限分析方法;

--非线性分析方法;

--试验分析方法。

其中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就是关于弯矩调幅的分析方法。

然后:

第5.3.1条 房屋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宜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其内力值可由弯矩调幅法确定。

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双向板等,经过弹性分析求得内力后,也可对支座或节点弯矩进行调幅,并确定相应的跨中弯矩。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设计的结构和构件,尚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或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侵蚀环境等情况下的结构,不应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

这一条说明了连续梁用弯矩调幅法确定弯矩。

具体怎么使用弯矩调幅法,请搜索相关文章学习。


相关解答五: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在什么范围内取值。

这个系数是梁支座弯矩调幅系数,是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的一种近似方法,在SATWE里默认为0.85,在规范里,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可取0.8~0.9,对装配式结构的梁可取0.7~0.8。具体取多少,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经验,一般情况下按软件默认值计算亦可。

梁支座弯矩调下来后,程序会按结构力学根据平衡相应加大跨中弯矩,手算亦复如是。这激规范正文和条文说明上有,请参考


相关解答六:钢框架结构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这个应该设置多少呢?

钢框架结构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这个应该设置0.7~0.8;

由钢梁和钢柱组成的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用于大跨度或高层或荷载较重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民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厅堂等的钢框架,其杆件可为实腹式也可为构架式。国外的高层建筑采用钢框架较多,工期较长及构件截面和重量较大。如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进行弯矩调幅的具体意义: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梁端负弯矩调幅的原因?

(1) 追求与实际相符的受力

(2) 减小梁端负弯矩,可减小支座处负弯矩钢筋,改善结点区钢筋过于密集的状况,便于混凝土浇注,保证结点区的强度。

原则:按某一比例减小梁端弯矩;再按平衡条件求出增加后的跨中弯矩。

弯矩调幅系数:对于现浇式框架取0.8~0.9;对于装配式框架取0.7~0.8;

注意:

(1)先对竖线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然后再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值进行组合;

(2)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一半;

(3)弯矩调幅概念区别于“强柱弱梁”概念,强柱弱梁是基于塑性极限分析方法对结构延性储备的一种考虑,属于抗震概念设计的内容;

(4)处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侵蚀环境下的结构,不得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

(5)对于钢结构,不需进行弯矩调幅,因为钢结构设计分析一般采用塑性极限分析方法。


相关解答七:什么是梁端弯矩调幅?为何设计时要进行调幅?

推荐给你:对梁端进行弯矩调幅的原因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因为在梁端形成塑性铰之后,仍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因而可调幅让梁端弯矩调小一点,而增大梁跨中弯矩。这样做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梁端弯矩减小后,可以让梁柱节点的配筋减少点,不会因配筋过密而致混凝土无法浇注;

调幅的方法是,通过计算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后,然后把梁端的弯矩乘于0.8(不一定是这个值,不过通过可取这个值)的折减系数。然后利用结构力学的叠加法原理,算出梁调幅后的弯矩。


相关解答八: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对梁端弯矩进行调幅?如何调幅?

对梁端进行弯矩调幅的原因是订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因为在梁端形成塑性铰之后,仍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因而可调幅让梁端弯矩调小一点,而增大梁跨中弯矩。这样做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梁端弯矩减小后,可以让梁柱节点的配筋减少点,不会因配筋过密而致混凝土无法浇注;

调幅的方法是,通过计算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后,然后把梁端的弯矩乘于0.8(不一定是这个值,不过通过可取这个值)的折减系数。然后利用结构力学的叠加法原理,算出梁调幅后的弯矩。


相关解答九:pkpm中,如何在总的梁端弯矩调幅系数之外,再设置一个梁端弯矩调幅系数,对局部装配式的梁进行条幅

pkpm2005也可以将其设为次梁,然后再SATWE的,PM次梁内力与配筋计算理,输入梁支座的负弯矩调幅系数


相关解答十:梁端柱边弯矩是什么,怎么算?

根据剪力图,先求出柱边截面的剪力Va'和Vb' 再取梁为隔离体根据平衡就能求出柱边截面的弯矩Ma&丁39;和Mb'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4951/598020986613.html

更多阅读

结构设计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 钢结构强制性条文

(2011-08-11 15:28:05)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结构1.活荷载取值不对。(主要是楼面、走道、屋面、楼梯及消防疏散楼梯的荷载)2.基本风压、雪压取值不对。3.钢筋的保护层取值不对(主要是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保护层及低标号混凝土时的钢筋保护

梁启超《呵旁观者文》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笔 端梁启超《呵旁观者文》原载1900年2月20日《清议报》第36册。其文开首便道“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进而指出:旁观者,人类之蟊贼,世界之仇敌也。继而分析道: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而“旁观者,立于客位之意义也。

连梁超筋处理方法 pkpm连梁超筋

连梁易超筋的 部位, 在一般剪力墙结构中, 竖向自下而上总高度1/3左右的竖向楼层的连梁;在平面中, 较长 墙段中部的连梁,某墙段中墙肢截面高度悬殊不均匀时, 在大墙肢连梁易超筋。1.在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应区分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两种

转 预制梁的横向力分布系数计算数. 桥博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从上面我能看出常见的预制梁包括板梁、小箱梁、T梁跨中横向力分布系数:对于板梁和小箱梁由于横向联系比较薄弱,所以采用铰接板梁法对于T梁有横隔板比较多,认为是刚接,所以采用刚接板梁法梁端横向力分布系数:通常采用杠杆法下面就讲一下3

声明:《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梁端负弯矩调幅的原因?》为网友老佉褦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