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谈恋爱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调查显示,目前处在恋爱状态中的同学大一、大二学生分别为25.5%和35.9%,大三、大四学生更是接近80%。
大学生恋爱如此普遍与当今社会环镜和大学生价值取向,特点密切相关。社会观念的转变是大学生谈恋爱普遍性的前提条件;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使大学生恋爱的普遍性大大提高,也使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变得复杂多样性。
当代大学生的“以金钱为至上,以快乐为目标,跟着感觉走,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在他们的恋爱中同样打下了深深的烙樱有人认为大学期间不谈恋爱是人生一大遗憾,也有人说大学期间应该要多谈几次恋爱,这样为了恋爱而恋爱成了一部分人的选择;中学的封闭禁绝和学习的紧张,在大学生活中一下子消失了,生活出现了真空,空虚寂寞开始占据心头,56.7%的人为了排解寂寞的痛苦开始了恋爱;青春年华,花样季节,情愫涌动,41.6%的人怀着好奇心向往着恋爱的神秘,甜蜜和激情开始了恋爱生活;当恋爱成为一种时尚风行于校园时,13.4%的人把恋爱当成了一种时髦而占有了;更有15.3%的人为了展现自我魅力,为了游戏人生而恋爱:仅有51.4%的人认为自己是为了爱情了恋爱。
恋爱中的人多会精神焕发,注意力集中。他们会为了对方而刻意改变自己的形象,讲究言行举止,处事认真细致而负责。他们会因为对方而感到生活的充实精彩,从而更富有创造力。他们会因为对未来有所期望而努力学习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
然而因为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纯,也使大学生面临了许多的恋爱问题。恋人们在公共场所搂抱亲吻给校园带来了一定的道德的影响;同居引发的各种问题及其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承担恋爱成本的能力和相关的责任问题;恋人与其他人群的疏远;失恋带来的伤害和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萦绕于大学生的恋爱之中。

大学生恋爱中,认为"人类的性行为"是"美好的"比例仅占50.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对"婚姻形式"的选择,选"一夫一妻"者占85.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对贞操的选择中,"非常重要"和"重要"的选择比例分别为34.7%和35.4%,女性的选择比明显高于男性。对于婚前性行为,婚前性行为对婚姻的影响选择中,认为"能提高婚姻质量"者仪占15.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选择"不会提高婚姻质量"者为36.9%,也是男性高于女性;选择"会影响婚姻"者占39.0%,男女间无明显差异;"不会影响婚姻"者为17.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在回答"大学期间的恋人会成为夫妻吗?"的选择上,选择"会"的仅占15.8%,而选择"难说"的占77.6%,而且女性要高于男性。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是相对成熟的。而他们的恋爱动机不纯则会产生许多不良的行为和后果,应该要有所改变。
作为当代一名大学生,我期待爱情,但我向往的是纯真的爱情。我期望对方能够理解并接受我。当春天里随处可拾的明亮走来时,我会张开手迎接,把心放在阳光下,让生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