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降低成本及“改善”口味,西五环永引桥附近一家菜市场内的三家调料摊,将几种酱料勾兑,做出剁椒、海鲜、蒜蓉等各种调制辣椒酱,销往烧烤摊和小饭馆。
《法制晚报》记者探访发现,原料罐被放在排污口的箅子上,摊主用锈迹斑斑的辐条撬开盖子,再倒进沾着黑色残渣的绞肉机内。调制出的辣椒酱经检测,其菌落总数是食品标准的10倍。

食品药品卫生监督部门到现场检查确认,调料摊主拿着海淀的执照在石景山经营,且不具备现场加工的资质,属于无照经营和非法加工。执法人员现场拉走了加工用的绞肉机,并查封了摊位和存货。
现场 原料桶放排污口箅子上
近日,记者来到西五环永引桥附近的一处菜市场。在菜市场的一个角落内,三家调料摊位前都摆放着一个大功率的绞肉机,绞肉机上残留着不少辣椒酱,一些残渣已经呈现黑色,凝固在出料口。
在绞肉机出料口下方的引流槽上,散落着一些刚搅拌好的辣椒酱。在绞肉机的正下方,一个沾满辣椒酱的白色塑料桶扔在地上。记者注意到,其中一个摊位的塑料桶就摆放在排污口的箅子上。
其中一家摊位设在一个公厕旁边,现场弥漫着一股骚臭味。用来搅拌辣椒酱的机器放在地上,距离公厕不到十米,上面落满了苍蝇。
这家调料摊的老板告诉记者,这里制作的调制辣椒酱比正规辣椒酱便宜,主要销往一些食堂或小饭馆。他解释说,用一桶1公斤的剁椒辣酱兑上一袋便宜的(1公斤)腌制辣椒,能调制出两桶辣椒酱,从而降低每桶酱的成本。
他提到,有的烧烤摊既要节约成本,又要求辣椒酱有蒜蓉或海鲜味儿,“特地嘱咐我们在调制时兑上7毛钱一包的蒜蓉酱,或是10块一瓶的海鲜酱。”老板说,蒜蓉辣酱和海鲜辣酱都是烧烤摊特别爱用的酱料。
制作 用生锈辐条撬开原料罐
老板现场给记者制作了剁椒和海鲜两种口味的辣椒酱。他先从柜台上拿出一桶剁椒辣酱,然后从库房中取出了一袋腌制辣椒。由于装剁椒辣酱的罐子打不开,他就随手从桌上拿起一根锈迹斑斑的辐条将罐子撬开,又用牙齿将腌制辣椒的包装袋咬开,最后将一个大塑料袋套在绞肉机出料口下方的塑料桶上。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老板打开绞肉机,将剁椒辣椒酱和腌制辣椒一起倒进去。很快,搅拌好的剁椒辣酱便从没有清洗过的出料口流了出来。
调制好剁椒辣酱后,老板将塑料袋封口放在一边,拿了一个新塑料袋套在出料口下方,开始调制海鲜辣椒酱。他打开一桶辣椒酱和一瓶海鲜酱,直接倒进绞肉机内。等原料全部绞碎后,老板用套着塑料袋的手将出料口处的残渣拨进塑料桶内,最后抱起桶用力摇晃了一阵。至此,两种辣椒酱就算调制好了。
记者品尝后发现,剁椒辣酱的口感火烧火燎,比正品的还要辛辣,海鲜辣酱则有一股浓重的咸腥味儿。记者注意到,勾兑、调制后的辣椒酱容量翻了一番,足足装了两个塑料桶。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