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光勋章是中华民国最高荣誉的军职勋章。
此勋章于1937年11月8日制定,1938年2月20日施行,主要颁授予捍御外侮、保卫国家的军人。截至1949年10月为止仅有两人(蒋介石、傅作义)获得。由于获得者罕见,对军人来说实在高不可攀。
1940年4月17日,当蒋介石要把第二枚勋章颁发给傅作义的时候,他为啥要拒绝呢?
往返千余里牵制日军

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先后参加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绥远抗战、百灵庙战役。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39年12月,日军南犯长沙,为牵制和吸引华北日军兵力于塞北,傅作义主动请战,于19日夜,以35军为主力,配以骑7师,长途奔袭敌之重要战略据点——包头。大同各地日军调集重兵反扑。傅部完成牵制任务后撤回河套防区。此役往返行程近千里,历时半月,歼灭包头守敌两个团及援敌300至400人,毁敌坦克4辆,汽车6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