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ppt 明治维新ppt 明治维新PPT_明治维新ppt

明治维新ppt 明治维新ppt 明治维新PPT_明治维新ppt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1、德川幕府统治危机 2、“黑船事件”——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3、倒幕运动与明治政府的成立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日本幕府统治 时间:1192年~1867年 性质:军事封建统治 一、镰仓幕府(1192~1333年) 二、室町幕府(1336~1573年) 三、德川幕府(1603~1867年)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统 治 阶 级

天皇 将 军 藩主(大名) 中下级武士

实际统治者 封建割据势力
封建统治的军事支柱

被 统 治 农民、手工业者、商人 阶 级 经济基础: 领主经济 封建

京都
长崎

江户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日本幕府统治 时间:1192年~1867年 性质:军事封建统治 一、镰仓幕府(1192~1333年) 二、室町幕府(1336~1573年) 三、德川幕府(1603~1867年) 特点:双重政府;封建等级 基础:武士阶层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1、德川幕府统治危机 (1)经济: (2)政治: (3)外交: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1、德川幕府统治危机 (1)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材料一: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 ——黄尊严 冯瑞云《日本皇宫100年内幕》 材料二 :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 在富人手里,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 下田……至于下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 佃户。——(日)武阳隐士《世事见闻录》 1、材料一 、二反映了当时日本的经济状况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封建领主经济日益瓦解。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材料一: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 ——黄尊严 冯瑞云《日本皇宫100年内幕》 材料二 :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人手 里,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下田 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 ——(日)武阳隐士《世事见闻录》 材料三 武士们衣饰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手中的财 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 …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 士染上了商人习气。 ——(日)武阳隐士《世事见闻录》 2、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日本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阶级关系变化: 商人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新兴地主出现,大批农民破 产;武士阶层走向没落,逐渐同新兴地主、商人接近。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实际统治者 封建割据势力 封建统治的军事支柱 反幕府的领导力量

统 治 阶 级

天皇 将 军 藩主(大名) 中下级武士

天皇 将 军 藩主(大名) 中下级武



被 统 治 阶 级

结论: 要求改变 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 幕府统治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农民、手工业者、商人 农民、手工业者、商人 产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 经济基础: 封建领主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 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1、德川幕府统治危机 (2)政治: 等级制度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大名 武士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新兴地主 商人
农民、城市平民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 国 内 阶 级 矛 盾 激 化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1、德川幕府统治危机 (3)外交: 闭关锁国——使日本落后于世界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1、德川幕府统治危机 2、“黑船事件”——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 了哪些影响? (1)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2)激化日本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幕府统 治; (3)冲击旧体制,客观上推动日本社会经济 的发展,加速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4)先进思想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 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黑船事件:民族危机

浦贺港

1853

《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为什么日本在十九世纪中期也难逃被侵 略的厄运?从中我们能又一次受到哪些启 示? 国际: 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殖民扩张、掠夺原料 国内: 统治腐朽、矛盾尖锐、闭关锁国、发展缓慢 启示: 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抓住机遇、发展生产 力……

商品经济的发展 改革力量的形成 幕府统治的危机
日本经济的恶化 西方列强的入侵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倒幕运动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1、德川幕府统治危机 2、“黑船事件”——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3、倒幕运动与明治政府的成立 (1)领导力量: (2)目的: (3)结果: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1、德川幕府统治危机 2、“黑船事件”——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3、倒幕运动与明治政府的成立 4、中国战败成前车之鉴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 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 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 术装

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 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 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 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1)说明材料中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 (1)政策原因: 锁国政策。 (2)“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 的何在? (2)目的: 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 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 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 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 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 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 仿西方国家。——[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 通史》 (1)依据材料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目标是什么? (1)目标: 建立一个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的强大的日本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二、目的 1、巩固新政权 2、摆脱民族危机 3、富国强兵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三、明治政府的施政纲领 《五条誓文》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措施 经济: 殖产兴业 政治: 废旧建新 文教: “文明开化” 军事: 富国强兵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四、明治维新主要内容
1、政治领域:废旧建新;核心词——立宪政体 措施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 加强 中央集权 废除 等级制度 改革 政治体制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四、明治维新主要内容
1、政治领域:废旧建新;核心词——立宪政体 措施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 加强 废藩臵县 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中央集权 实现了民族国家统一,为 “四民平等” 废除 实行其它改革和富国强兵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等级制度 奠定基础。 废除武士特权 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 改革 制定《大日本帝国 国家; 政治体制 宪法》1889年 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 体(君主立宪制)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原因: ?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满 藩阀专制,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内容: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原因: ?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满 藩阀专制,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内容: ?影响: ?初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 体制。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天皇拥有绝 对的权力。 ?实质: ? 专制主义统治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君主立宪制 ?又称立宪君主制,亦称“有限君主制”, 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 的一种国家体制

。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 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 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 制。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 特点: ? (1)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 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 ? (2)宪法:往往是钦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 ? (3)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 ? (4)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 任命。 ? 典型国家: ? 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 ? 1889年~1945年的日本是二元君主制的典型国 家。 ? 20世纪80年代,约旦、沙特阿拉伯、摩洛哥等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君主 权力 英国 日本 议会与君主 内阁与议会 关系 关系 掌握实权者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君主 权力 英国 日本 议会与君主 内阁与议会 关系 关系 掌握实权者

统而 不治
至高 无上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君主 权力 英国 日本 议会与君主 内阁与议会 关系 关系 掌握实权者

统而 不治
至高 无上

议会权力 大于君主
天皇 解散议会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君主 权力 英国 日本 议会与君主 内阁与议会 关系 关系 掌握实权者

统而 不治
至高 无上

议会权力 大于君主
天皇 解散议会

内阁 对议会负责
内阁 对天皇负责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君主 权力 英国 日本 议会与君主 内阁与议会 关系 关系 掌握实权者 资产阶级 天皇为代表 的官僚军阀集团

统而 不治
至高 无上

议会权力 大于君主
天皇 解散议会

内阁 对议会负责
内阁 对天皇负责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材料一: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 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 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四、亲王、公卿、诸侯 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十一、 各府、各藩、各县所颁发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日本《维新政体书》 材料二: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五条 天 皇在帝国议会的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第十九条 日本臣民适合 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及就其他公务。—— 《日本帝国宪法》

? ? ? ?

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日本政体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变化:由君主专制改成君主立宪。 据材料指出其具体表现。 表现:宪法规定设立帝国议会,由议会协助天皇行使立 法权。 ? 材料二和材料三在任用官员的原则上有何不同? ? 原则:材料二依据的是封建等级;材料

三依据的是近代 法律。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四、明治维新主要内容
2、经济领域:发展新经济;核心词——殖产兴业 措施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 确认土地私有 土地改革 允许土地买卖 促进农业发展 创办官营企业 出现兴办工业的热潮; 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 殖产兴业 扶植和保护 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由 私人资本主义 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殖产兴业”的实质是什么?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1874年五六月间,大久保利通提出了《关 于殖产兴业建议书》,其中写道:“大凡国之 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 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工业 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于政府官员诱 导奖励之力。” (1)大久保利通认为国家富强的途径是什么? 途径: ? 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2)为什么明治政府坚持“诱导奖励”政策? 原因: ? 日本当时民智未开,经济落后,人民群众缺乏 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资金等。因此 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四、明治维新主要内容
3、军事领域:建立新军队;核心词——富国强兵 措施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

增强国防力量,提高国际地 培养军事人才 建立军事学校 位,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 民族自强提供条件; 武士道教育 忠君;尚武 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走上 改革军事机构 学习德国经验 军国主义道路; 扶植军事工业 建立近代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警察制度

建立常备军 实行义务兵役制

? “皇军”的称谓反映了日本军事近代化进程中 什么特点?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材料1:“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 不得不各就其役。” ——1872年征兵告谕 材料2: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御 笔信》中郑重宣布:“经营天下,安抚汝 等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 方。” 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军事的措施有哪 些?其目的是什么? 措施: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目的: 对内镇压,对外扩张。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四、明治维新主要内容
4、文教领域:倡导新文化;核心词——文明开化 措施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 推行义务教育 重视自然科学 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大量人才 教育改革 军国主义教育 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介绍西学 移风易俗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教育是最好的投资。 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 必期邑无不学之徒,家无不学之人。 多一个合格母亲,就少一个社会败类。 富有与贫乏之差,取决于是否有学问。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四、明治维新主要

内容
4、文教领域:倡导新文化;核心词——文明开化 措施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 推行义务教育 重视自然科学 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大量人才 教育改革 军国主义教育 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介绍西学 传播启蒙思想 吸收西方思想文化和习俗,摆 “欧化”运动 脱落后愚昧,推动本国民主发 移风易俗 衣食住行欧洲化 展。

? “文明开化”的实质是什么?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福泽渝吉是日本启蒙运动的旗 手,他从天赋人权的理念出发, 猛烈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 道德观念,宣传平等自由的思 想,鲜明地提出“天不生人上 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口 号,号召人们向西方学习,向 文明进军。被誉为“东方的伏 尔泰”。 “日本近代教育之 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 功臣”。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 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 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 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 在的问题。 存在问题: 抛弃民族传统,盲目西化。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五、明治维新的特点 1、“破旧”和“立新”同时进行; 2、工业化过程中政府实行大力扶植的 政策; 3、全面向西方学习;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 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 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 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98年颁布的 《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 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 代化之路。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 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 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 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 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 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 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 将一无所获。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特点:有选择的向西方各国学习。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五、明治维新的特点 1、“破旧”和“立新”同时进行; 2、工业化过程中政府实行大力扶植的 政策; 3、全面向西方学习; 4、有选择的向西方各国学习。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五、明治维新

的结果 1、结果:成功 (1)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迅 速崛起为东方强国; (2)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 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 的国家; 2、成功原因: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材料一: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1872年日本第一列火车 1876年日本的新式学校 官办八幡制铁所

材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 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 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 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 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16页(人教版)

依据材料五、六,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取得 成功的原因。 原因: (1)废除落后的封建制度;(2)顺应世界工业化潮流, 实行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3)发展教育,培养人才;(4) 天皇掌握较大实力,励精图治;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五、明治维新的结果 1、结果:成功 2、成功原因: (1)历史潮流: (2)力量对比: (3)政策措施: (4)改革者素质: (5)国际环境: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对我们中国现代化 建设可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1)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和深化改革 (2)重视教育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3)面向世界,全面学习,借鉴学习 (4)科学发展、和平发展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五、评价 1、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运动。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 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 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 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 改革”说: ? “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 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 “革命”说: ? “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 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 “中兴”说: ? 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 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五、评价 2、积极影响: ? (1)对日本:历史转折点——近代化的起航
①经济上: ? 农业国→工业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②政治上: ? 建立

君主立宪政体,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军事上: ? 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④文化上: ?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⑤外交上: ? 解除不平等条约,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五、评价 2、积极影响: ?(2)对亚洲:为邻国提供启迪和经验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五、评价 3、局限性: (1)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2)推行军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对朝鲜的侵略 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 (1)1876 第二步征服朝鲜 (2)1894 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 (3)1910 对中国的侵略: 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 侵略台湾 第五步征服世界 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俄战争 提出“二十一条” 三四十年代侵华战争
日本大陆政策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五、评价 3、局限性: (1)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2)推行军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

带军事封建性的 帝国主义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五、评价 3、局限性: (1)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2)推行军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 (3)人民的民主权利没能充分实现. (4)推行愚民政策,强制民众服从天皇。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 1862年,高杉晋作在中国,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 感触,他说“绝非隔岸观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 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即不 造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 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因循苟且, 空度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 ? 高杉晋作认为中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 ? 原因:军事力量薄弱、落后;思想保守。 ? 为避免重蹈覆辙,日本后来采取了什么样的针对措施? ? 措施:军事改革: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 神、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文明开话:改造旧文化, 发展近代教育,培养人才。 ?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影响:成为军事强国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培养人 才,推动社会进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5751/964180142168.html

更多阅读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_jy13histo 明治维新三杰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从锁国到开关17-18世纪的日本: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结束了日本战国纷争的局面。德川幕府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对内强化了以将军为首的武士专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639年,幕府颁布“锁国令”,严禁人民与外国通商,仅

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当此中日钓鱼岛争端持续之际,我认为有必要回顾一下两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西方人对亚洲的入侵,使中日两国面临同样的危机,但是由于两国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态的不同,同是出于自强目的的政治改革,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值得我们当代人

日本“明治维新”:民主与专制的对决详细全文

来源:《文史参考》2012年第14期 作者:纪彭 日期:2012年07月26日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源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下层武士们联合起来,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起以天皇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日本全面向西方文明靠

声明:《明治维新ppt 明治维新ppt 明治维新PPT_明治维新ppt》为网友深不知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