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档案:王维本
1916年出生在浙江永康县象珠镇的一个农户家庭
1937年前后被抽壮丁加入国民党军队
1938年进入黄埔军校三分校军官训练班八期学习
1941年-1942年参与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时,在预10师29团任中尉侦察排长并协助团副工作
1949年8月随傅作义起义后参加解放军
1953年左右转业至长沙救济分会(民政局前身)
1979年退休,老伴李丽清过世,目前和女儿在一起生活
我用枪榴弹打下日军侦察机,真过瘾
“注意隐蔽,敌机又来了!”王维本叫了一声,将身边的团长张越群按到。4架日军的飞机几乎同时从他们头上掠过。
一阵机关枪扫射的声音,王维本感觉到头上一凉,帽子被打飞了。接着“轰、轰”几声巨响,王维本明显感觉到大地在震动,接着溅起的泥土打在头上和身上。他用手支起身子,震了震,将身上的泥土抖落,然后抓起旁边的帽子,帽子的顶部已经被飞机的机枪打了一个很大的洞,他拍了拍帽子上的土,戴上、扶正。

杨看过后,决定在报纸上发表以鼓舞士气,于是拟了新闻稿连夜送给《长沙日报》。次日《长沙日报》头版大字标题:“方师长誓死守土,预立遗嘱”。
王维本说,许多战士听说方师长立了战前遗嘱之后,十分感动,一些士兵和学校表示要“成则以功勋报祖国,死则以长沙为坟墓”,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入战斗。
阵地上除了硝烟外只有残肢断臂
1942年1月3日,预10师的第二道防线遭受到了空前惨烈的攻击。王维本现在回想起来依然经常紧握双手。
王维本说,2日晚,他派出了几组便衣进行敌情侦察,发觉日军的第3师团已经得到第6师团的部分增援,而且增援部队都聚集在大小冬瓜山以及火车南站至红头山一带。他估计第二天日军可能进攻的重点就在大小冬瓜山一带,目的是突破阵地后占领杏花园高地上的军械库。他将情况报告了团长张越群并引起了师部的重视。
3日开始,日军主力果然开始攻打冬瓜山、红头山一带防线。
“我军在阵地上修建了许多明暗工事,交叉的火力造成日军很大的伤亡。为突破我军的阵地,日军向我阵地投掷了许多燃烧弹,燃烧弹把我们许多在明工事的战士卷入了火海,这些战士就这样被活活烧死。”
“尽管如此,我军修建的暗火力点还是造成了日军进攻部队极大的伤亡。日军为了摧毁我暗火力点,开始使用'肉弹'攻击:遇到阵地的暗火力点时,日军就出动敢死队,全身用烈性炸药绑在身上前仆后继地向前冲,直到炸飞这些暗火力点。最后高地易手,整个高地被削平了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