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妹妹两只魅魔 棉花糖 一块棉花糖,还是两块?

  我孩子明年就要参加中考了,可是他很贪玩,没有自制力,以致学习下降,怎样才能提高自制力呢? ――南京的曹女士

  
  将下面题为“一块棉花糖,还是两块”的文章推荐给您,或许对您有所启示。
  汤姆今年4岁。在父母的同意下,他参加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举行的一个心理学实验。沃尔特・米歇尔教授在汤姆面前放了一块棉花糖,一个铃铛。教授说他要离开15分钟,他不在时如果汤姆没有吃棉花糖,可以再得到一颗。如果他坚持不下去,只要摇一摇铃铛,就会有人进来让他吃面前的棉花糖。但这样,他就只有这一颗。
  摄像机记录着研究人员不在场时汤姆的一举一动。他开始在椅子上扭动身体,努力盯着别处看,分散注意力。几分钟后,想吃的念头占了上风,他的小脚直跺地面,接着又用手蒙住眼睛。可他坚持下来,没有摇铃铛。15分钟过去,米歇尔教授回来,夸奖了汤姆,并像允诺过的一样,又给他一块棉花糖。汤姆捧着糖,绽出笑脸。
  实验中的很多孩子都没能挺下来,有的在第1分钟就动摇了。也有忍耐了更长时间的,小舌头在棉花糖周围的桌面上舔了一圈,但最终还是在15分钟结束前放弃。
  米歇尔教授的实验室人员,随后对参加实验的孩子进行了长达30年的跟踪观察。研究结果大大动摇了我们当代的理念:要获得幸福生活的关键是什么?首先,控制对棉花糖的欲望和智商没有什么关系,特别“聪明”的孩子也会比智商特别低的孩子更早动摇。一些人在孩提时代就学会把目标放在心中,展开想象来抵挡欲望,他们成年后会更“和谐”,拥有更多的朋友,更受老师欣赏,能更好地管理压力,会更清晰地表达,并得到更好的课业成绩,尽管他们中有些人的智商不怎么高。他们在考试中表现得也更出色,并得以进入较好的大学。最后,他们赢得最令人满意的职位。相比那些在4岁时无法抵御糖果诱惑的孩子,他们在32岁时显然更少地陷入酗酒、嗑药等问题,这说明能更好预见成年后的成功,不是4岁时的智商,而是在棉花糖测试中对冲动的支配力。
  这一点向我们传递了希望――因为智商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无法改进。然而,我们每个人,包括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学会增强毅力,与想要即刻满足的欲望保持距离。瑜伽、冥想都在教练习者学会成为自身欲望的观察者,并抓住他们:“瞧,我的大腿绷直了,肌肉在灼烧。我想放松姿势,但是我能屏息呼气,对抗压力,再看接下来会怎样。”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能力就伸展到每一天的生活中:“我真想再吃一块蛋糕。它看着好吃极了、无比诱人。但我可以仅仅注意我的欲望,把呼吸送至蛋糕,什么也不做,看看会有怎样的结果。”
  同样,最能促进孩子自我发展的,是称赞、奖赏他们的努力和恒心,而非夸奖他们“聪明”。作为成人,最能帮助我们的,是懂得要获取第2块棉花糖并非易事。有时候,它需要我们藏起视线来躲避、抗拒;但从长远来看,我们越能亲切体察自己的欲望,就越能使欲望驯服、听话。

棉花糖妹妹两只魅魔 棉花糖 一块棉花糖,还是两块?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6051/69037383237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两只老虎》:人与自然的统一

原文地址:《两只老虎》:人与自然的统一作者:  影片要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的法属殖民地印度支那,声名狼藉的英国猎手艾丹·迈克拉里(盖·皮尔斯)本以猎取象牙为生,但却在一次猎杀行动中发现了老虎一家,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场意外的收

小评《两只前夫一台戏》 两只前夫一台戏番外

被手机里的小说腐蚀了,竟忘记了埋藏在角落已久的一本电线的小说。《两只前夫一台戏》其实刚开始看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怀疑它有np(3)行径,于是哗啦啦的掠过了,后来一番竟是电线写的,于是施施然的认真起来。电线的小说是有看过的,《蜜香沉沉

被吓到,家里飞进两只蝙蝠 蝙蝠飞进家里怎么赶走

被吓到,家里飞进两只蝙蝠一个人太冷清了,于是,我把儿子接了回来,屋子里一下子热闹了许多!­昨天,我带儿子去儿童乐园玩了一下午。晚上,我俩又一起去老街咖啡吃了牛排,这里的牛排味道还是不如豪客嘉族的好吃!­

声明:《棉花糖妹妹两只魅魔 棉花糖 一块棉花糖,还是两块?》为网友待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