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简单动作能缓解足跟痛保健时报记者 许译文
不少老年人都有足跟痛的毛病,比如,早起下地走路就疼,然后走几步就好了,但是走多了就又疼起来,足跟部像针扎一样疼。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刘凤岐表示,足跟痛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其中70%~80%跟足部变形有关,而变形又与人们跟腱短、小腿肚内侧发紧有关。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人是用两条腿走路的生物,四肢行走类动物是脚尖着地的,人站起来后,脚跟才着地,但是因为进化得并不太完善,所以会出现跟腱短、腿肚子紧的情况。
可有的人却以为足跟痛源于脚上的骨刺,千方百计想把骨刺去掉。其实大家把因果关系弄反了:是因为脚部生病,才容易诱发骨刺,而不是脚部有骨刺,才会导致足跟痛。所以,就算把骨刺去掉,足跟痛依然难以缓解。刘凤岐表示,足部的筋很特别,它出现毛病后,最好不要打针或吃药,而要调整它已变形的结构。为此,他特别提供了四个锻炼方法:

1.双腿并拢伸直,将毛巾放在脚心,双手分别抓住毛巾两端往后拉。在此期间,腿和手臂依然保持伸直状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膝盖一定不能弯曲。
2.双手平行伸直扶墙,一条腿向前一步呈弓步状;另一条腿向后一大步伸直,绷直小腿。双脚均着地,保持不动停留20~30秒;双腿交替,每条腿做10次,一天做4组,一般2~3周就会有效果。
3.不要穿鞋,拿一个矿泉水瓶放在脚底下来回滚动。疼得厉害,可将瓶中灌满凉水,千万不能用热水。
4.练习脚趾的抓挠功能,比如用脚趾夹起笔、毛巾等小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