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立法 中医药立法 以制度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三九养生堂据中国中医药报7月30日消息,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近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及建议,呼之欲出的中医药法来之不易、意义重大,怎样认识制定这部法律的历史背景、现实基础、重要意义及立法宗旨,本报今天刊发了第二篇。

中医药立法 中医药立法 以制度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在贯彻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今天,通过立法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长远大计。

  加快中医药立法是保障扶持中医药发展的迫切需要

  扶持发展中医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党和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及完善,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中,出现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不稳定状况,中医药事业投入及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仍然存在,导致了地区之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不平和,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有必要从国家立法的层面,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将党及国家关于扶持保障中医药的方针政策,通过法律的形式制度化,更加有效、持久的保障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加快中医药立法是加强中医药规范管理的迫切的需要

  依法管理、依法治业是如今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医药立法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们国家中医药事业已经逐渐的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中医药立法将有利于加强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强化对中医药机构、从业人员,有关技术的准入及认证,进一步加快中医药行业法制化的进程,提高中医药建设法制化的水平,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到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提高中医药行业依法管理、依法治业的自觉性。

  加快中医药立法是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的迫切需要

  法制化、规范化是中医药继承创新的客观要求,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医学科学体系,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其科学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药学坚持继承、创新的丰富实践,不仅促进了自身发展,而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中医药的传承出现弱化的现象。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经验的传承缺乏长效、稳定的制度保障,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面临失传,中医药传统知识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被不当占有使用,这些都影响了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中医立法,明确将继承与创新作为中医药立法的基本原则,明确中医药继承创新应该遵循的路径及方法,加强中医药传承及保护,并且体现在具体的制度措施上依法予以规范和保障,将给中医药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推动中医药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6151/79196258542.html

更多阅读

万民英 三命通会白话全本 三命通会谁编的好

论五行生成天高寥廓,六气回旋以成四时;地厚幽深,五行化生以成万物。可谓无穷而莫测者也。圣人立法以推步者,盖不能逃其数。观其立数之因,亦皆出乎自然。故载于经典,同而不异,推以达其机,穷以通其变,皆不离于数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

热血江湖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战略在汽车业仍然有效吗?

     “以夷制夷”的外交战略产生于1000多年前的宋代,当时的宋朝相对于北方两个强大的邻国军事实力较弱,因而不得不平衡二者以求利益最大化。但使这种策略变得更为知名是1848年后的晚清,面对着八个西方工业化国家,当时的清朝处于极

首家村镇银行诞生记 首家中医文化连锁药店诞生

广东新南方携手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22家药店连锁企业中,仅5家靠销售盈利?但药店间惨烈竞逐并没有挡住资本大鳄进军医药连锁业的步伐。   记者昨天从有关方面获悉,广州中医药大学以技术入股10%的形式,与合生创展的股东之一———

第20节:以儒攻儒,不拘其古(2)

系列专题:《中华文明复兴的必由之路:管理治国》  蒙古南下入侵,元代90年的暴政让方孝孺深思《春秋》典籍中的夷夏论。中原的帝国心态一直将外族视为"夷狄",历来都是中国居内以制夷狄,而夷狄居外以奉中国。然而北朝与蒙古两次席卷中原,

声明:《中医药立法 中医药立法 以制度保障事业健康发展》为网友宁做女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