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养生六个核桃 养生︱要学会吃核桃

大核桃又名胡桃,在国际市场上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核桃在国外,人称“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在国内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其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



一分钟了解核桃
  1、核桃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每100克中含蛋白质15.4克,脂肪63克,碳水化物10.7克,钙108毫克,磷329毫克,铁3.2毫克,硫胺素0.32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1.0毫克。脂肪中含亚油酸多,营养价值较高。

  2、核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E,可防止细胞老化,能健脑、增强记忆力及延缓衰老。核桃中还含有特殊的维生素成分,不但不升高胆固醇,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适合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人食用。

  3、核桃仁含有亚麻油酸及钙、磷、铁,是人体理想的肌肤美容剂,经常食用有润肌肤、乌须发,及具有防治头发过早变白和脱落的功能。

  4、核桃仁还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是中成药的重要辅料,有顺气补血,止咳化痰,润肺补肾等功能。当感到疲劳时,嚼些核桃仁,可缓解疲劳和压力。



智汇养生六个核桃 养生︱要学会吃核桃



核桃不能这样吃!



核桃虽好,也讲究吃法和宜忌。



1不宜与酒同食

据宋。马志《开宝本草》记载:“饮酒食核桃令人咯血”。可能是因为核桃性热,多食生痰动火,而白酒也属甘辛大热,二者同食,易致血热的缘故。特别是有咯血宿疾的人,更应禁忌。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患者,饮白酒即可引起咯血,不与核桃共食,亦可致病。




2不能与野鸡肉一起食用

核桃不能与野鸡肉一起食用,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不宜食之。




3不宜过量食用

专家认为,应该适量、长期、坚持服用。核桃仁所含的脂肪,虽然是有利于清除胆固醇的不饱和脂肪酸,但脂肪本身具有很高的热量,如果过多食用又不能被充分利用的话,就会被人体做为胆固醇储存起来,结果适得其反。



一般来说,每天服用核桃仁的重量,应在40克左右,大约相当于四五个核桃。同时应该适当减少其它脂肪摄入,以避免热量摄入过高。



4上火、腹泻的人不宜吃

专家认为,核桃火气大,含油脂多,吃多了会令人上火和恶心,正在上火、腹泻的人不宜吃。很好的一种吃法是把核桃仁和红枣、大米一起熬成核桃粥喝,因为核桃可以补“先天之本”,大米、红枣可以补“后天之本”,这样搭配起来,保健效果最佳。






两个核桃食疗方有助补肾、延年益寿  核桃仁大米粥
  核桃仁30克,大米100克,洗净后加水共煮成粥。每日1剂,分早、晚二次温服,能温阳健脾、纳气归肾,可用于脾肾阳虚哮喘治疗。

  核桃仁生姜片
  核桃仁1~2个,生姜1片。每晚睡前同嚼吞服,可补肺肾纳气、止咳平喘、祛风和胃,对哮喘有辅助治疗作用。






学会这样挑核桃  核桃个头大小均匀,缝合纹路紧密,壳色白而光洁的是优质核桃,如果表面泛油发黑的核桃则是劣质核桃。
  看手感:饱满,优质的核桃放在手上感觉有重量而饱满,如果轻飘飘的话,则是劣质核桃。
  闻味道:变质的核桃会有哈喇味,所以在挑选核桃要闻闻有没有哈喇味。




本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6251/841110246827.html

更多阅读

六仁核桃 是谁成就了“六个核桃”?

六个核桃异军突起后,核桃市场便热闹起来,诸多产品粉墨登场,其中不乏有伊利、蒙牛等大牌的加入,大有以核桃为代表的,植物蛋白饮料整体崛起之势。   虽然市场在热闹中进行者,但市场反响已初现端倪,那就是大家都是来给六个核桃帮忙的,这个

创造奇迹舞蹈视频 六个核桃创造大奇迹的启示

近年来,在中国饮料行业中,继红罐凉茶后的另一个蓝罐饮料脱颖而出,这就是河北养元公司出品的核桃乳饮品六个核桃。从2009年到2013年,六个核桃的销售额从3亿元飙升到110亿元,5年间的销售量增长了35倍,可以说,小核桃创造了大奇迹。核桃乳饮

六个核桃jd 六个核桃真的有六个吗?

(一)认知大于事实     这给企业家当头一棒!很多企业家,特别是技术出身的企业家,说起自己的产品如数家珍,认为自己的产品这里好、那里好,流露出的神情,一点也不亚于父母替大龄儿女出席某个相亲会,介绍自己宝贝孩子时的那份执着、认真与

六个核桃广告片下载 六个核桃为什么卖得这么好?(下)

二、对竞争的研究   需求是形成市场的根本力量,但在现代商业社会,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必须导入竞争思维,考量产品可满足的消费需求是否有能力专属自身?在市场及消费者认知上是否已被别的品牌充分满足?竞争导向的需

声明:《智汇养生六个核桃 养生︱要学会吃核桃》为网友浮生夢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