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ThinkingMap?
在美国加州小学跟随校长学习的三周内,我走遍了学校的每一个教室,发现几乎每个教室里都张贴着一组同样的图片,那就是Thinking Map(思考图)。什么是思考图呢?这个问题学校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回答。他们会说这就是“学习的工具”。我认为用中文来解释的话,它就是帮助我们思考,理清条理和思路的思想线路图,有点类似我们中国人说的提纲。但是它形式更多样,用途更广泛。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学校每一个学生都有大量的课堂作业是借助Thinking Map来完成的,这些作业在教室里随处可见。
Thinking Map主要包括八种图,分别是:
1、圆圈图Circle Map
2、气泡图Bubble Map
3、双重气泡图DoubleBubble Map
4、流动图Flow Map
5、多倍流动图Mulit-FlowMap
6、支架图Brace Map
7、树型图Tree Map
8、桥型图Bridge Map
(二)怎样指导学生使用Thinking Map完成课堂作业?
Thinking Map在语言类学科课堂作业中的使用非常普遍,无论是说话、写话,还是阅读、理解,ThinkingMap都有它的用武之地。借助Thinking Map,教师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教学意图,学生学会有条有理地完成各项课堂作业,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的有效途径。
1、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口头表达
案例一:介绍我和朋友的双重气泡图
开学初,学校三年级一个班级的老师请每个学生介绍自己和一个好朋友。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纸,纸上是空白的“双重气泡图”。两个中间圆圈要求学生写上自己的名字,这两个圆圈有一些共有的圆圈,这里是写两人共同的特点,左右两侧不共用的圈圈里要求写两人分别有什么的特点。
这个名叫Trinity的孩子指着她的双重气泡图来给大家介绍他和朋友Rodrigo。他们共有的特点是“都喜欢游泳”等五个。他用五彩的笔分别写了自己和朋友个人独有的特征,包括:I Have(我有)….I like(我喜欢)……I hate(我讨厌)……I want to(我想要)…….等句式。有了Thinking Map的帮助,Trinity说得清晰流畅,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学习使用思考图帮助学生井井有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可以像加州小学的老师一样,在此基础上创新设计出更适合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Thinking Map。
(文章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