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已被攻破?这是美好幻觉。眼下,结核病正卷土重来,而且出现了更可怕的耐多药、广泛耐药甚至完全耐药的结核病菌株。金砖四国成为该病多发区域。治疗结核病必须“四药联用”,缺药或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
众所周知,让林黛玉殒命的结核病,在上个世纪已经被攻破了。事实是,上世纪中叶,随着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抗生素被发现,联合使用和正确给药后,可以有效治愈结核病,因此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曾降到较低水平,其威胁一度被各国所忽视。业内也对这一疾病有过非常乐观的估计,即2025年有望消灭结核病。
遗憾的是,结核病没有像公共卫生专家们预测的那样成为过去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结核病再次出现上升趋势。1993年,已知结核病病例数量介于700万-800万人之间,每年死亡人数约为130万-160万人。
数字听着不太多是吧?但它可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处于结核病活跃期的一名患者,在整个病程内可传染10-20个健康人。尽管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成结核病,但对于免疫受损者和贫困人群来说,这并不是好消息。
压力正在降低人们的免疫力,人群移居不但是全国趋势也是全球趋势。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结核病为全球性危机,全球传染病中的第一杀手,并不为过。
对于我国,则是居世界第二位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据估计,我国拥有近5.5亿的结核感染人群,每年新发肺结核100万例,新发耐多药肺结核10万例。
死灰复燃找原因

专家认为,结核病死灰复燃,是多种相互关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两种情况影响最大,第一是艾滋病的蔓延,第二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
先说艾滋病患者。在感染了结核病的健康人群中,仅有约5%-10%的人会在一生中发展成活跃期的结核病。但是对于免疫系统受到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影响的人来说,有十分之一在一年内发展成活跃期的结核病。
然后是耐多药。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结核病治疗管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方案,必须四种抗生素类药物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这些用药是一线结核病治疗,如果能够连续6个月正确用药,可以治愈87%的药物敏感型结核病。但是,如果未能严格遵循给药方案,这个一线方案就会成为双刃剑,即可能导致药物敏感性结核病菌变异为耐药病菌,并不断繁殖。变异后的病菌可传播给易感程度与药物敏感性结核病相同的其他患者。而在医疗资源不足的国家,由于无法获取这四种药物,或者无法完成治疗,或者中途停药,或者错误的治疗方案,或者服用没有质量保证的药物,促使这种日益耐药、通过空气传播且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3.6%的新增结核病均对多种药物耐药,其中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这些“金砖国家”。在东欧某些地区,耐多药结核病在新增结核病中高达20%。而如果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不佳或者不完整,可能导致患者对更多药物产生耐药性。近年来,公共卫生监测机构还发现了广泛耐药结核病疫情的多次爆发,甚至还有似乎完全耐药的结核病菌株。专家估计,耐多药结核病的上升趋势即将赶超在疾病控制方面的努力。